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开学以来,外語系的师生以教学和学习为中心,有計划地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教师方面,重点的科学研究項目是編写外語工具书,如“俄語常用动詞詞典”、“德語基本单詞及成語小詞典”、“英汉四用新詞典”、“实用汉法詞典”等,这些工作正在进行中。商务印书館邀請英語教师編写的英語自学丛书七种,(包括“英語語法入門”、“英語句法图解”、“英語动詞”、“英語同义詞淺释”、“英語自学文选”)等,已接近完成,此外还在翻譯一些英国文学名著和批評。其他专业教师所翻譯的著作’有的是配合今年紀念世界名人的任务的(如肖洛姆·阿萊汉姆著的“从市集上來”);  相似文献   

2.
畧論汉語动詞的重迭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汉語的实詞,除代詞外,每一类都有一部分可以重迭使用,經常重迭使用实詞,可說是汉語的特点之一。汉語各类实詞中,最常重迭使用的是形容詞,其次要算动詞。汉語动詞的重迭方法和作用也甚繁多,有必要来探索一下。在談到汉語动詞的重迭方法和作用之前,得先把动詞重迭的范围划清一下。汉語里,表示动作数量的方式有一种是即用表示动作的动詞來表示动量的,例如“笑了一笑”“想一想”。由于这种語言格式里重复使用了同一的动詞,因此有些人认为这也是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前,馬建忠先生出版了他的著作“馬氏文通”。这本著作标志着汉語語法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它超越了“助字辨略”“經傅释詞”“古书疑义举例”等书的范圍,跳出了訓詁学的領域,使汉語語法学由附庸蔚为大國?拔耐ā钡睦芳壑等藗兪遣换峄骋傻?馬建忠先生的劳績人們也是不会忘記的。“文通”的第一点貢献是破除了“語文神祕論”。早先的讀书人沒有想到語言和文章里面有什么“法”,他們只从背誦、熟习中了介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后出版的影响較大的汉語語法著作,在实詞詞类之下都設立了“附类”,少则一个,多則六个。张志公的《汉語語法常識》(初版)一个:动詞的附类——助动词,丁声树等的《現代汉语語法讲話》两个:动詞的附类——助动詞、次动詞;呂叔湘、朱德熙的《語法修辞讲話》三个:名詞的附类——副名詞,动詞的附类——副动词,形容詞的附类——数詞;张志公主編的初中《汉語》四个:名詞的附类——方位詞,动  相似文献   

5.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語語言結構的特点,汉語的借詞不但是汉語历史詞彙学的一个問題,而且是有关汉語結構理論的一个極其重要的问題(虽然是消極方面的)。大多数研究汉語的学者認为,在某种意义上說,汉語总是单音节的語言,虽然他們在这个問題上的意見有許多細微的区別。这里我沒有必要鑽进这些細节,因为我已經有个机会更詳細地对中国的語言学家们說过我在这一方面的看法。为着目前的目的,讓我重复指出,在汉語里,音节單位不但在音位学上,而且在句法学和形态学上,都經常地起着特殊的結構作用(我对这事实并沒有什么怀疑),也就够了:一般的情形,在汉語里,某一語言結合物之分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詞汇的特征及汉語基本词汇的远古来源 詞汇之区分为基本詞汇和非基本的一般詞汇,是和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在初民时代,可以說一切的詞都属于交际所必需的,基本詞汇与非基本詞汇的界綫是不明显的。其后,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出現了分工的行业,人們的生活面广濶了,交际頻繁了,語言的詞汇也复杂了,这才有基本詞汇与一般詞汇的区分。这种区分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另方面也体现了語言詞汇本身的系統的发展。但这种区分不是絕对的,两者有互相轉化的可能性。例如汉語的“官”,古代是基本詞,現在是一般詞;“党”,古代是一般詞,現在是基本詞。  相似文献   

8.
詞义和概念     
一詞义和概念的关系是語言学理論中的最复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爭論很多。近年来,这个問題也已經引起了我国语言学家的兴趣,发表了好几篇有关的文章,看了之后,得益不小。但是,对有些問題的看法也不尽同意,想提出来討論,以求得正确的认识。詞义是一种复杂的語言現象,它一方面和客观事物或現象有联系,是它們在人們意識中的概括反映,因而詞义就和心理意識和邏輯思維現象有着紧密的、錯纵复杂的联系。另一方面,詞义是語言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和語言系统的其他組成要素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苏联語言学家B.B.維諾格拉多夫說得好:“詞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和該詞表示的概念的相应关系(如:  相似文献   

9.
《尔雅》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尔雅》編纂的年代还不很清楚,它是我国第一部故訓汇編是可以确定的。它虽然不是专为解經而編纂的辞书,但自从《汉书·艺文志》把它附于“六艺类”的《孝經》之下,以后編书籍目录的都不敢不列之于經部。至唐开成鐫刻石经,它更和《易》、《书》、《詩》、《三礼》、《三传》、《論語》、《孝经》同时上石,而列为十二經之一了。当然,把它划归經部,未必合适,但由此也可以  相似文献   

10.
漢語簡說     
序目 1951年担任「中国語文概論」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声音」;1952年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語法」。1954年任「中国語言学」課时,又写出了一篇「汉語的詞汇」。1955后任「古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比較」。1956年任「現代汉語」課时,写出了一篇「汉語的涵义」。就这样,逐年增加篇章,随时加以修訂,经过了五六个年头才写成了目前的「汉语简说」。「汉語简說」共分五篇:第一篇是「汉语的涵义」,第二篇是「汉語的詞汇」,第三篇是「汉語的語法」,第四篇是「汉語的声音」,第五篇是「汉語的此較」。全稿从普通語言学的观点,簡要地介绍汉話的一般性質,自己虽然也有些不同的說法,但这些說法也只是融会于全稿之中。譬如解放前一般語法学者把汉語的语词分作八九类,我当时从千百例句中把它归納为十三类;解放后又重新釐訂为十二类,目前已有些学者体会出来十二詞类的說法,有的連十二詞类的类别也都是跟我的說法不謀而合的。又如国际音标簡表是根据我十几年教學和研究的实践制定的,这对作方言調查,学习普通话、学习语音知識都会有些帮助的。其中有些汉語的内部規律是从研究中归納而出的;有些例証也是从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的。虽然如此,但它仍不失为論述汉語一般性質的概說。  相似文献   

11.
一、应該重視漢語方言詞汇的研究汉語各个方言都有成千上万的語詞,这些語詞或多或少总不免跟别的方言有所不同,显示出本方言的詞汇特色。大多数汉語方言在詞汇上表現出来的特色不及在語音上表现出来的特色那各突出(例如广大地区的“北方方言”,在詞汇上一致性是很强的);但也有一些方  相似文献   

12.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汉语义典,它汇集了古代典籍大量的同义、近义词和多种名物专称分门别类进行解释,开创了义典的楷模,纂存了珍贵的词汇资料,理论及特点如下:一、以义类初便于翻检使用据宋邢吴《尔雅注疏并校勘记·序》,《尔雅》汇集的词语,除《五经》外,还取自《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秋》、《尸子》、《国语》和《山海经》等等①。这些典籍,都是古代汉语口语的"书面语言"和当时的口语大体相适应的。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13.
漢語的詞类划分問題是我們这几年來在語法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一。对这个問題,我們的認識一直不很明确。就所讀过的語法著作來看,語法学家們的意見有同有異,其差異表現在分类数目不同,所用的朮語及其內容不同币脖憩F在对具体的詞的归类不同。例如,“能、会、該、須、敢”之类,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和中國科学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語法講話》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划入“副詞”;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也划入“副詞”,叫作“限制詞”。“來、去、上、下、進、出”之类,黎錦熙、刘世儒《中國語法教材》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但和“方所詞”結合时  相似文献   

14.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15.
介词有人称之为副动詞,如吳文士同志的《語法讲义(初稿)》(1953年9月上海东方书店第一版)、郎峻章同志的《汉語語法》(《东北师范大学函授讲义》,1955年4月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孺牛同志的《大众語文学习手冊》(1957年6月广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为什么把已經习用的“介詞”改称为“副动詞”呢?陈书农同志說:“介詞是从动詞中衍化出来的一系列的詞。”(陈著《现代汉语语法》63頁)因此他虽然沒有把介詞称为副动詞,但仍把介詞当作动詞中的一类。这些看法和做法大概是受了王力先生和呂叔湘先生影响的結果。王力先生在1952年4  相似文献   

16.
向来治《尔雅》者,多重对其词语意义的疏证,而对体例的研究则不那么重视。实际上,对《尔雅》体例的深入研究,也是批判继承《尔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尔雅》体例的分类问题略作探索,以就正于方家。《尔雅》把2219个训列大致按义分为十九大类,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但编纂者并没就此而止,在十九篇篇内也基本上按义层层分类。如后篇(后十六篇略称)《释亲》《释天》《释地》《释丘》《释水》《释畜》七篇就在篇与训列的中间环节标明了类目,以示篇内的按义分类。我们试举《释地》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共十二节,分三部分。前四节重在批判胡适的詩三百言字解;中四节重在說明汉語助詞的特征和它在語句组织上的作用。末四节重在說明助詞和一般虛詞的关系,也即汉語虚詞从全虚到半虚的演化問题。現将全文分上、中、下三期发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語补足語里的輕音現象可以根据补足語的性質分成以下四类: 一、趋向补足語走·来走·过·来走·起·来趋向补足語紧接在动詞或形容詞之后,經常只是一个單詞。所有的趋向补足語都要輕讀,沒有例外。二、可能补足語跑·得快跑·不快  相似文献   

19.
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宫調》(以下簡称《董西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从語言学的角度来看,它对于我們研究汉語发展的历史也有很大的价值。它所运用的語言是宋金时代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新兴的文学語言。由于作者董解元具有高度的语言修养和大胆采用人民羣众的口語,它充分反映了当时汉語北方方言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0.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其书在战国时期已初具规模,秦汉之际递有增补。由于各种原因,在流传过程中《尔雅》用字发生了不少变易。变易后的《尔雅》用字储存在历代字书中,与《尔雅》文本失去联系,后人遂不知其字源于《尔雅》。借助《尔雅》字形、字义以及郭璞的注释,大型字书直接或间接源于《尔雅》的疑难字可以得到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