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名是人类社会指代地理实体的符号或标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回顾、总结和研究南京地名30年的发展历史,既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5年底,重庆市渝中区111个老地名被正式撤除了。对于那些为在城市里找到一个生存空间而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来说,这事似乎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对于熟悉它们的老年人来说,那也只是记忆在时光面前又一次的走失。当老地名在重庆纷纷“出局”的同时,南京、杭州以及济南等许多城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曾搜集过一些老南京的口谣,这些已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学”诠释着许多老南京“暮鼓晨钟”的传说。  相似文献   

4.
石头城·石城 古今地名多有沿革,读史者皆知之。但也有一些地名从未变化过,如南京名胜之一的石头城便是。石头乃一地名,战国楚时已有记载,至于何以名石头,则不得而知。《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七年,孙权“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丹杨记》中说得较详细:“吴时土坞后因山加甓为城,因江为池,形势最为险固”。  相似文献   

5.
卢海鸣 《金陵瞭望》2008,(21):54-55
在当下中国大约2500个市县中,南京是除了首都北京外,在国内唯一的带有“京”字的城市。在贵州、福建有上京、报京等地名,但不是城市的名称。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名的历史变迁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名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地名变化的过程,不仅可帮助我们了解命名地名的人或民族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还可推断其统治状况、土地利用特征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作为一个近代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名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使日本行政制度实现近代化、合理化。在中日两国的地名研究中,尤其是地名变更及其比较研究将对加深两国间的了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取的名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民族的。地域的语言和心理特征,反映民族的、地域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观念。昆明的地名有汉语地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名,这些地名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本文将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来作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5,(14):61-62
说起抗战时期的老地下党员.现在还生活在南京的只剩下寥寥数人,而夫妻两个同是地下党员的就更少了。刘峰老人告诉我们,除了他和妻子欧阳仪外,南京还有一对老地下党员夫妻,这就是家住在厚载巷的盛天任和洪仪征老人。  相似文献   

9.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阿尔泰系几个主要古代民族迁徙的历史记载入手,运用地名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论证青海高原阿尔泰系古代民族语地名的族居问题。文章具体考证了投延、伏俟、慕贺、车我真等地名,从古代吐谷浑语地名与分之土族语音又相同或相近这一点出发,提出古吐谷浑为今土族先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