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野仙踪》“印图本”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清朝乾隆中叶的《绿野仙踪》是部重要的古代小说,很值得人们去重视、研究。《绿野仙踪哟版本,有抄本和刻本两大系统,抄本为一百回,刻本为八十回。过去,由于版本资料的局限,人们研究《绿野仙综》版本时,百回抄本只能见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的旧抄本(下称“北大本”),因而,《绿野仙踪》的版本研究出现了不少的疑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绿野仙踪》影印自美国印地安那图书馆藏有的百回抄本(下称“印图本”),与“北大本”有明显的不同,对《绿野仙踪》的版本研究有重大的价值。一、“印国本”有力地证明了…  相似文献   

2.
曾祖彭天相先生这本历经百年之久的《丧礼撮要》抄本,终于得以由台北秀威出版社点校出版。本书(《(丧礼撮要)笺释》,以下原著简称《撮要》、点校本简称《笺释》)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祖彭天相先生《丧礼撮要》抄本点校、笺释。  相似文献   

3.
孔凡礼先生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是目前最好的苏轼文集点校本。《文集》以明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并校以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三苏文粹》、《东坡外集》、《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博采众本,择善而从。但不免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47-47
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的《日知录校释》一书,由岳麓书社2011年10月出版。该书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的一种,以台湾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北大抄本”)参核,且主要参考了栾保全、吕宗力校本和陈垣校注本的成果。该书共有三十二卷,另有三个附录,反映了当前研究《日知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黄灵庚  肖选搏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23-132+159
黄宗羲晚年编纂的明代文学总集《明文海》未曾镌刻,只有抄本传世。天一阁藏《明文海》原稿本较多保存《明文海》原始形态,惜仅存26卷。而浙图藏本是存世抄本中最为完整的善本。《四库全书》抄本现存文渊、文澜、文津、文溯四种。诸本形态各异,文渊本、文澜本、文溯本抽毀严重,文字篡改颇多。惟文津本存文最多,文字较佳。涵芬楼、皕宋楼藏抄本自四库馆抄出,同出一源,各有优劣。整理《明文海》当以浙图本为底本,文字校勘宜取各本之优。  相似文献   

6.
<正> 《诗经稗疏》版本亦多,计邵阳曾氏藏旧抄本一,四厍本一,守遗经书屋《船山遗书》本、金陵节署《船山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太平洋书店《船山遗书》本等印本凡四。又有顾千里所校之浙江吴氏拜经楼传抄本,原系自四库抄出,其异文经王孝鱼记载于其金陵本点校稿中;王氏点校稿经中华书局转让与本书编委会使用,遂亦得窥知顾氏校勘之大略。  相似文献   

7.
《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宋人晁说之集《嵩山文集》系影印曹溶之藏本,惜其为抄本,难免有讹误之处。而《四库全书荟要》所收晁说之集《景迂生集》虽同为抄本但因皇帝御览,有馆臣校勘,故抄写较精。今以《四部丛刊续编》本《嵩山文集》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景迂生集》,发现《嵩山文集》讹误之处34条,遂加考订,议其是非,以期略有补焉。  相似文献   

8.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嘉靖年间冷于冰求仙得道作为故事线索,是一部融讲史、神魔、人情于一体的作品。它以广博的生活容量和佳处时见的描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作者李百川,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所能依据的有关材料,只有百回抄本作者及他的两位友人侯定超、陶家鹤的几篇序文。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本,通过挖掘文本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意蕴,探寻作者丰富多采的精神世界。   一   整部《绿野仙踪》可以说贯穿着李百川功成名就思想,而这一思想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人公冷于冰出身仕宦…  相似文献   

9.
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王华宝先生点校本《诗集传》,是通行本中点校质量较高的一个本子。据该书"整理说明"所言,本书以《四部丛刊三编》本所收的宋代二十卷本《诗集传》为底本,同时也参校了《诗集传》的其他版本,以及中华书局版的《十三经注疏》[1],使得该点校本为当今学者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虽说是大醇小疵,但终究不便学者使用。本文特对本书的校点疏失加以纠正,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亦是为了便于学界更好地利用本书。本文揭出其中  相似文献   

10.
评我所见的各本《水经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以下列各本校订《水经注》,它们是:残宋本、永乐大典本、明抄本以及黄省曾、吴琯、朱谋玮、谭元春、项絪、孙潜、何焯、沈炳巽、全祖望、赵一清、戴震(包括孔刻及殿本)、王先谦、杨守敬(包括《注疏》和《要删》)、庞鸿书、丁谦各本,共二十种。它们各有是非优劣,试逐一考核评比。(底本采王先谦本)  相似文献   

11.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联句诗》中的名句.第二句为黛玉所吟,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但在今存传世抄本中,这一句诗是有异文的:①在庚辰本、甲辰本、列藏本、程甲本所据抄本以及程甲本以降的诸刻本中,作“冷月葬诗魂”.②在戚序本、蒙府本、全抄本以及戚宁本中,作“冷月葬花魂”.一般认为,第一系列中的多数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早,可信程度较高;第二系列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晚,而且多所擅改,可信程度较低.可是,问题又出现在庚辰本上.此本原抄作“葬死魂”,后又点改为“葬诗魂”.于是,问题又出来了.究竟是“诗”与“死”的声说呢?还是“花”与“死”的形说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上述诸问题、冯其庸先生在《八家批评红楼梦》的后记中,做了较有说服力的分析,认为应做“诗魂”.台湾刘广定先生也持相同观点(见《明清小说  相似文献   

12.
<正> 1962年张友鹤先生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问世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旧抄本,如齐鲁书社1981年1月影印的二十四卷抄本、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的711号和703号抄本以及最近中国书店影印的《异史》。我们校注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朱其铠、李茂肃、李伯齐、牟通校注)曾采用二十四卷抄本和山东省博物馆本作为主要校本,做了一些整理版本、校勘文字的工作;当时还没有见到《异史》。《异史》出版后,笔者对《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版本整理,作了一次复案;同时,关于《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也再次引起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 唐温大雅所撰《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以当事者记述其亲所闻见之事的,自应较为符合历史实际。但该书的史料价值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近年来欣见史学界有的同志已注意及此,并运用该书的史料以说明李渊起兵太原的真相等问题,这是很有意义的事。笔者近以《津逮秘书》本《大唐创业起居注》为底本,参校其他刊本,进行点校整理,对其内容记述有所注意。现将有关温大雅与李渊及其集团的关系以及该书内容价值的一些粗浅看法,条述于后,以就教于史学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现行《旧五代史》是清人邵晋涵从《永乐大典》、《册府元龟》等书中辑出的,并不是原本,只能称作辑本.这个辑本《旧五代史》与原本有较大差距,而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也以这个辑本为底本.运用科学方法对辑本《旧五代史》增补删改,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旧五代史》本来面貌.《旧五代史》包括本纪、传、志三大部分,本文目的是确定《旧五代史》诸志的标准本,为对《旧五代史》诸志部分进行辑补作准备.经过一系列考证,证实在辑本《旧五代史》诸志中,《乐志》和《五行志》符合原本,可以作为诸志的标准本.  相似文献   

15.
吕浩 《兰州学刊》2015,(2):24-29
明抄本《皇明盛事述》是综合《四部稿》后附《皇明盛事述》《弇山堂别集》初刊本及挖改本而诞生的一个单行本,这个单行本不是对《皇明盛事述》已知刻本的抄写,而是对上述三种材料的综合和校订,且有理校的痕迹。从内容上可以推论其抄写年代稍晚于万历二十年,或者这个抄写本依据的底本是稍晚于万历二十年的某个修改本。这个手抄本具有独立的文献价值和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方苞(1648 ~ 1749),桐城派三祖之一,一生创作宏富.其作品集版本较多,其中以清咸丰元年桐城戴均衡辑刊的《方望溪先生全集》较他本远为完备,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刘季高先生校点的《方苞集》即以此本为底本.因方苞作品生前散佚较多,戴本多有失收,故后出现了两种辑佚本,分别是民国21年(1932)藏园傅增湘乌丝栏钞本《方灵(皋)先生佚文》和1990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徐天祥、陈蕾两先生点校的《方望溪遗集》,二本爬罗剔抉,厥功甚伟.然挂万漏一,在所难免.近来笔者在翻检文献时,意外从清人李桓所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八○中辑得方苞墓表一篇,为诸本所未收.今辑录如下,粗为标点,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校订六家注文选》填补了此前海内外没有《六家文选》点校本的空白,为古籍整理界增添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新成果。它在古籍整理方面至少有三大特色:一是底本选择恰当,校本精挑细选。该书整理者选择以奎章阁本为底本进行校勘整理,体现了对《文选》历代各种版本源流的仔细梳理和成功把握,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最早的五臣、李善合刻本的六家注《文选》。二是校勘审慎。该书广泛吸收前人校勘成果,在校勘中努力避免主观臆断,凡校勘之处,有版本依据则据版本改正,否则整理者仅在校勘记中提出疑问,不轻易改动原文。三是体例编排合理。这主要体现在校理者对奎章阁本体例的合理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为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作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河南陈氏本是笔者继西谛本、述古堂本和浙图本之后见到的第四个《易筋经》早期抄本。该抄本内容大致由沿承前代的《易筋经》以及抄录的道教内丹著述所组成。值得注意的是,陈氏本较之他本有其明显的特点,不仅内容上远多于前三个抄本,同时也与后来的来章氏本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易筋经》内容的增演情况。因此,此份陈氏本《易筋经》有其自身的文献价值,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