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后,掌握了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艰巨的经济建设的任务。严酷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迫使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列宁力排众议,及时推出新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启动市场,从而打开了新局面。新经济政策赋予国家资本主义以重要地位,而租让制则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列宁不失时机地把租让制提上议事日程。面对众多的反对意见,列宁反复地论证了租让制的必要性,权衡其利弊。他在谈到租让制会使国家遭受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伟大导师列宁曾经指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客观规律,展示出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宏伟画面。它告诉我们:建立、捍卫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进行长期、曲折、激烈的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在一切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 伟大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激起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的刻骨仇恨和猖狂反扑。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前仆后继,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和优点之一。它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政治体制。正确地坚持这个制度对于促进四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尝试。今天,我们仍然面临一个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明的问题。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文明,把握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辩证关系,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的实战中借鉴、吸收资本主义文明,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社会构成了以下几种矛盾。(1)社会主义苏联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 )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出现 ,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历史逆流 ,便形成了法西斯主义势力与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矛盾。在这些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中 ,由于法西斯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民主 ,反对民族解放 ,便决定了它成为各种矛盾的集中点 ,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就成了世界现代史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6.
韩庆军 《社科纵横》2004,19(6):22-23
列宁用民主集中制来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建立了一个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实质上就是集中制的思想。今天 ,我们党仍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但是与列宁时代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了许多不同 ,增加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与时俱进的内容。了解列宁集中制思想的萌芽和产生、发展和成熟以及走向极端对新时期党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关于苏联的历史研究都集中注意力于政治、经济发展方面,而很少探讨事变和政策的社会背景,即没有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演化。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已经基本消失。尽管我们可以认为从1917年2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是由无产阶级充当革命的先锋,但在此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内战中大批死亡,大量的农民成了布尔什维克的主要社会支持者。但农民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对社会主义革命更感兴趣。内战结束时,在俄国现实中,他们没有能够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内部推动力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流  相似文献   

8.
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报》1983年第3期报道,1982年11月在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举行了“西伯利亚民族的历史发展”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西伯利亚民族自治区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负责人、党和苏维埃机关的领导人。会上讨论了十月革命前和现阶段西伯利亚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讨论了民族国家体制  相似文献   

9.
一些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错误,它使国家走进了死胡同,后来的全部发展只不过是加深了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时期所犯的错误。自然,由此便得出全盘否定我国人民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全部发展道路,也否定了列宁和列宁主义。另一些人则断言,十月革命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曾经实现了,这就决定性地促进了苏联变成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0.
正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增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加强博物馆间的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展览于2017年11月7日至2018年2月7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参展文物238件,其中包括21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巴斯马奇”原义是“土匪”、“暴徒”、“压迫者”。巴斯马奇在中亚并不新奇,十月革命前就存在。19世纪中期,沙俄征服中亚后,在中亚建立了土尔克斯坦总督区,希瓦和布哈拉两个汗国成了俄罗斯帝国的藩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很快涉及中亚广大地区,到1920年,苏维埃政权在中亚陆续建立起来。为了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国际帝国主义和中亚内部反革命势力,利用和支持巴斯马奇匪帮,使之成为反苏维埃的急先锋。本文试图就巴斯马奇运动兴起的原因进行浅析。一十月革命胜利后,中亚地区的形势极其险恶,中亚的封建主、民族贵族、反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中东铁路沿线就有大批俄国工人及布尔什维克在活动,因此,这里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黑龙江人民的觉醒,首先是较早地受到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黑龙江活动的影响。当时的《滨江日报》记载:“莫斯科共产党宣传学校女子部毕业生22人经赤塔来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又如1905年12月8日,中东铁路工人在哈埠俄国布尔什维克秘密组织领导下,实行了全线大罢工,从而激发了中国工人的革命热情,提高了阶级觉悟。从《远东报》记载中也反映出俄国布尔什维克(被称为多数党)在黑龙江的活动是很频繁的。该报说:“拉哈苏消息:自8月1日起多数党在黑龙江异常活动,3号由布埠派往什洛嘎轮船3只,满载红旗队防守拉哈苏与阿穆尔防军对峙”。中东  相似文献   

13.
问:5月12日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开展社会学研究和培养社会学专门人才的问题。通过了相应的决议。这是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可以说,这是70年来第一个完全针对社会学而形成的党的文献。不妨借此而回顾一下过去,评价所走过的道路……答:社会学的命运实在坎坷,有时甚至悲惨。十月革命后,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极其需要社会学知识,依靠这些知识,才能根本改造社会生活。即使在国家最艰难的年月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治科学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科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在美国政治科学领域曾得到广泛的发展和运用.这种方法把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这个领域(政治学)变成了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的作用是给希望取得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领导提供假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代议民生制度是世界上实施时间最早、影响较为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实行代议民主制度的独特的前题和条件,对于我们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80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1979年共发表了21部研究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等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论述"现代帝国主义当前的矛盾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特点"问题(共发表了6部专著).1. 《现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增长和周期的理论(批判性分析)》,着重分析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以美国为例,对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特征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在英美关于苏联文学史的著作中,对于苏联文学的具体发展道路,大致上抱有这样的看法:在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年代,苏维埃政权还不能完全控制文学界,这一时期,作家们能“自由和美好”地进行创作;当苏维埃政权逐步巩固,在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后,苏联文学就开始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美国的未来设想了六种方案。一、美国资本主义苏维埃化,这种现象已持续四十年了.所谓苏维埃,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  相似文献   

19.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芙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两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是否出兵、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经济掠夺三个方面.前期日本占优势,美国后来居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初美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日本在单独驻军两年多后也于1922年lO月撤军.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不久,布尔什维克领导哈 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于1917年12月在哈尔滨中东铁路路区 内发动了夺权斗争。对此,苏联和中国大陆学者长期以 来曾予以回避。西方个别学者较早地注意到这一事件, 近期某些苏联学者也开护正视此问题,遗憾的是他们对此 或述而不论,或失之偏颇①。看来,申明观点,给予正确评 价,恐怕是不可再耽搁的了。 一 1917年12月4日(俄历11月21日),列宁以 苏俄工农政府苏维埃的名义,电令旅居中国境 内的俄侨所组织的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夺 取中东铁路路区的权力②。12月13日,苏俄外事委员会全 权委员波里区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