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库木吐喇石窟是龟兹地区的第二大石窟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确尔塔格山山口的东崖壁上,开凿于4~11世纪。它以绚丽的"汉风"壁画著称于世,保存有婆罗谜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多种文字题记。汉文题记、题刻和榜题包涵重要历史信息,是研究龟兹历史的重要资料。库木吐喇石窟自清代被重新发现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石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窟内的一些重要遗存,包括许多题记、题刻和榜题资料被掠夺至海外,现在石窟内残存的这类材料,因年深日久,已逐渐漫漶不清,全面搜集、核查库木吐喇石窟的文字资  相似文献   

2.
李晓楠  陈爱峰 《西域研究》2023,(2):154-160+172
本文讨论的两幅吐鲁番地区的壁画,体裁为说法图。其一出自胜金口1号佛寺左券顶,现收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另一出自柏孜克里克16窟右券顶,现仍保留在窟内。两幅壁画中人物细节的描绘方面有所区别,但主要元素相同,可以肯定两幅壁画表现的是同一题材。两幅壁画画面上下方的题记是梵文偈颂,在汉文《杂阿含经》以及巴利语《相应部》中均有平行文本,壁画上佛陀端坐中央,密迹金刚与阿难随侍左右,组成说法场景,下方有一头牛与一名比丘,表现了佛所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这一梵文偈颂的题记与这一题材壁画,在吐鲁番地区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库木吐拉是汉人开凿、汉僧主持最多的一处石窟群,其壁画内容和风格具有明显的汉风,45窟便是一例。可为什么此窟特殊地出现一些茶花图案?且某些佛的形象也与别的汉风窟有异?剖析其艺术特色,对研究龟兹后期佛教艺术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洞窟形制 45窟在窟群中心区域一条与渭平河略呈“丁”字形的东西向横沟内。坐南向北,左邻41、42、43窟,面对46窟的副1号,右边无窟全是峭壁。此窟分前檐、主室和行道(首、中、尾道)内有一中心方  相似文献   

4.
西藏古代体育,是在西藏高原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背景下产生的,藏民族文化对西藏古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影响很大,藏民族文化中的体育文化现象,反映在石器、岩画、藏汉文史籍、寺院壁画中,记载和描绘了藏族人民从史前到吐蕃时期至清代的生活、生产劳动、战争相关的奔跑、游水、抱石、摔跤、赛马、跳跃、射箭、弈棋等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薛延陀汗国历史的研究因对史料的看法不同而存在分歧意见。其中,轻信或不信汉文史料所载的一些基本史事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汉文史料中也确有自相矛盾、抵牾之处。为此,仅对汉文史料所载薛延陀汗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6.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用汉文阅读人数有限、印刷成本高、发行费用高以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营销的陌生等是制约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汉文刊物发行量少的最直接的外部因素 ,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办刊人的主观因素 ,即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揭示汉文字体系的固有序列和内在规律,分析汉文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方法,探索汉文字部首定义,指明汉文与汉字的区别与联系,并首次提出形符字的概念;认为汉文字体系的内在规律具有延续性、衍生性、检验性,汉文字是可以超越语言、表现意义、传递信息的视觉符号,汉文字与拼音文字各有优势、各领风骚;指出泛论繁体字与简化字的优劣没有意义;汉文字研究离开客观对象本身而附丽社会潮流和风向,其结果一定荒谬。  相似文献   

8.
继明清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之后,民国穆斯林知识阶层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伊斯兰教作了新的阐释和译介,出版了一批新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文章认为,民国穆斯林知识阶层的这种文化自觉不仅表现在解决教内的问题及伊斯兰教的发展问题,而且需要应对来自中国社会、其他宗教的误解和挑战,同时希望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黑城分例文书中的属相纪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3~1984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对黑水古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汉文、西夏文、畏兀儿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文献,其中以汉文文书数量居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时间集中于元代和北元时期。这是研究当时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由于以往学界多把重点放在研究俄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方面,所以,对这批汉文文献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其中,分例文书所反映的属相纪年更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宁夏北朝隋唐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百余幅历史与艺术价值颇高的壁画。北周李贤墓壁画第一次完整展现了北周墓葬绘画风采,填补了我国绘画史空白,并对隋唐墓葬壁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田弘墓壁画为搞清西魏—北周墓葬壁画的全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隋史射勿墓壁画为隋代考古所稀见。  相似文献   

11.
苏玉敏 《西域研究》2007,9(4):74-83
本文主要是根据吐鲁番文书以及新疆石窟或寺院中的壁画、题记、账册、碑铭,探讨供养人、工匠在窟寺营造中的关系,以及工匠修建窟寺的报酬和工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有《经师论》,该论涉及了佛教音乐的功能、佛教音乐的代表人物及重大事件和中国佛教音乐起源等问题。《经师论》中有的内容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艺术造型相证。本文还对中国佛教音乐起源问题,做全新解读,对沿袭之说提出辨析。通过解读与考析,表明西域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最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主要由价值分体系、规则分体系、组织分体系、方法分体系、评价分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根本基础。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具有人本性、开放性、能动性、科学性、系统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体系改进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体系的元治理,推动智慧驱动型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对"输入—输出"模式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佛寺题咏诗产生于刘宋南齐之际 ,而盛行于南朝梁陈两代 ,就其内容构成而言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言佛理 ,又写景物 ,一类是不涉佛理 ,只写景物 ;佛教的盛极一时 ,佛寺的大量兴建以及佛寺景观审美意识的自觉 ,是南北朝佛寺题咏诗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佛寺题咏诗的出现 ,标志着佛寺从此作为审美观照对象进入了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栾睿 《西域研究》2007,(3):73-76
本文以克孜尔207窟中的壁画为个案,论证了拜火教因素在佛教壁画中的表现,认为佛教在其自身发展中,融摄并发展了拜火教的一些理论与仪轨。  相似文献   

16.
佛典文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续高僧传》作为传世佛经中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的一些语词在词义理解上有的异于诸家经典,除了我们常用的意义之外,在佛经文献的特定语境中还会增加一些新的义项,甚至有的词语用现代意义理解不通,理解了这些字词,对我们了解其它佛经文献和佛教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龟兹根据砂崖的质地与特性,创制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石窟:覆钵顶窟、僧房窟、中心柱窟,形成了绘画、泥塑、建筑密切结合的新型石窟寺院,并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彩塑与壁画。二龟兹开始创立了师徒传承的体制,并影响到内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佛教的“阿赖耶识缘起”论的特质入手,论述了佛教的“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汉译佛典是口语进入书面语的中介。但在实际过程中,汉译佛典的词语对中土文献词语的影响是逐步的,渐变的。率先受到影响的,是一些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中土文献。《法显传》作为一部中土佛教撰述文献,它对于我们了解佛典中的词汇是怎样进入全民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其中若干佛典词语作为对象,来考察《法显传》一类的中土佛教撰述文献在佛典词汇中土化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已有判断句研究的背景下,着重介绍汉译佛经判断句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利用佛典语料研究判断句,二是针对佛典语料判断句的研究。文中在评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某些不足或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