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民间借贷市场交易异常活跃,在城乡间大有蔓延之势。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对国家金融信贷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有一定的补充与调节作用。但由于民间借贷交易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本文力求客观分析民间借贷市场形成的原因,指出其弊端,并对如何规范民间借贷交易行为,引导其市场健康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国都很重视对民间借贷的规制,但民间借贷规制失灵的问题也一直伴随在规制过程中.目前我国正处在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时期,为推进民间借贷规制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分析我国民间借贷规制现状如何形成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民间借贷规制过程是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将在信息不对称、法律不完善、行政和政治约束力不足的作用下,形成在中央规制制定层面存在一定的政策偏袒,在地方规制执行层面规制执行偏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对我国实体经济贡献巨大。对我国民间借贷进行立法规制和监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民间借贷规制中存在未能体现融资公平、适度竞争等原则,缺乏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民间借贷风险控制等原则的规定,立法数量少且法律位阶低,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范围及如何规制不确定等法律问题。应当对民间借贷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规制和监管原则;加强立法进行规制;明确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范围等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研究民间借贷制度的内生性、有效性和局限性为基础,以温州为案例,合理剖析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客观原因。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民间借贷监测分析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借贷市场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但民间借贷法律规范相冲突且滞后于社会实践、管制过严、监管不到位等,使民间借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通过为民间资本提供可靠的投资渠道并扩大民间借贷合法化范围、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和信息公开化制度以及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主体,使民间借贷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其存在和发展有着逻辑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但潜在的风险和弊端也不容忽视.认为应强化和完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其立法路径包括:修改不符合金融市场内在规律的规定,采用灵活标准认定高利贷,合理界定合法与非法融资的界限;通过立法对企业间借贷予以规范,理顺相关立法内容;将认定非法集资的客观标准改为主客观结合的标准,对有合理融资需求的集资活动通过《证券法》予以规制;通过专门立法规范民间合会运作等.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借贷发展十分迅速,借贷双方在诚实信用原则下自愿进行的借贷是合法且正当的。但是,民间借贷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对这些不利影响进行规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对已存在24年的民间借贷"4倍利率"采取"一刀切"的管制模式,未能给利率上限以强力保护。当前,对我国民间借贷利率路径选择主要有"市场决定论"、"个案判断论"两种观点。由于市场的逐利性、自发性、盲目性并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并不适合"市场决定论";"个案判断论"能够在理想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质正义,但鉴于我国司法资源的匮乏以及法官价值判断的主观性亦不适用;"软硬上限"是在"客观规制"的基础上发挥市场作用的利率规制方式,较适应我国不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我国"软上限"应坚守"4倍利率",作为强制性规范的"硬上限"高至"8倍利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长期以来对民间借贷所持的简单压制态度使其脱离监管,在地下发展,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后果.民间借贷的存在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和政府监管才是解决之道.中国目前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存在着体系庞杂、老旧过时等问题,监管体系也存在着主体缺失、过于严格等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减了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未来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民间融资体系,完善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加强民间借贷政府监管,引导和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自古以来就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方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具有方式灵活、运作隐蔽、利率高等特点,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我国民间借贷在发展中面临着相关立法滞后、监管不完善以及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国内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需要从政府政策、法律规范直至最广泛的社会环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和规制。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法是 2 0世纪法律体系适应社会本位思潮的一大创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 ,由此决定了其性质——公私交融 ,价值——社会效益和社会公正 ,功能——平衡协调经济运行 ,原则——适度规制与适度自由相结合 ,体系——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政策、社会和制度等多个维度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并 揭示了民间借贷危机向社会危机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对社会稳定的深层影响。最后,笔者提出治理民间 借贷危机的对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建设民间借贷征信体系;完善现行民 间金融法律法规;建立民间借贷的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加强民间借贷机构的行业自律;增强民众的 风险防范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金融体系发生结构性变迁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云南民间借贷的发展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民国政府针对民间借贷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与干预,但最终无法取代其在乡村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说明民间借贷对乡村社会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培养和引导乡村内生性经济力量,也必然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社会秩序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处于一个低迷的时期,中国虽较之其他国家有所优势,但也始终未逃脱危机的枷锁.中小企业由于没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金融危机的发生无疑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尤其在融资方面更是困难.为了解决困难,中小企业便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不受地区限制的民间借贷.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扩大,形式多样,在金融机构之外,民间借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临时性融资的需求,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长久以来,中国并没有对民间借贷形成统一的、明确的管理规范,更没有对民间借贷给予法律上合理的定位,这导致了有关民间借贷的纠纷不断增加,金融风险也频繁发生.因此,建设相关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利率管制可以分为严格管制和非对称管制两个时期.在此期间,利率管制扭曲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市场,成为引发银行业暴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危机等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利率管制扭曲效应的矫正亟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然而当前银行法律制度中利率管理规则存在基准利率界定错位、监管部门权力泛化以及管制目标不清等缺陷,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利率管理要求.应当重构银行法的利率管制规则,明晰基准利率的内涵和外延,约束政府利率管制权的边界,转变利率监管目标和方式,推动存款保险、金融市场准入、金融机构破产等配套制度出台,并按民事和商事不同性质明确超过一定利率限度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公私法规范在损害认定和损害责任适用两方面未能实现有序、高效的协作。其原因在于缺少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类型化分析,忽视了不同类型损害在规制的经济学原理及法律制度需求上的重要区别。通过梳理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学解释,可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无法通过市场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因在于其高昂的交易成本。而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损害,降低交易成本所需的经济学方法和法律制度供给并不相同。局地型生态环境损害可以通过明确和激励求偿权利人的私法路径得到有效救济,而行政命令救济制度仅能在相关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有限范围内,为局地型生态环境损害提供更及时、迅速的救济。因而局地型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需要并存、互补、协调的公私法协作模式。区域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主要方法是命令控制型管制和经济激励方法,因而区域型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只应以公法规范为主导。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中间环节,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实行依法治市的经济前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依法治市的前提条件;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是实现依法治市的关键环节;自觉的遵纪守法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市的社会基础。只有作好这几个方面,依法治市才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陌生个体实现直接借贷的金融安排下,P2P借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格外严重。现有文献主要从借款者自愿信息披露、投资者信息推断与理性学习、平台运营政策三个层面考察了P2P借贷的效率问题。在中国,长期以来,个人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巨大,但间接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二者之间的不平衡不匹配是P2P借贷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当下,不同于美国以Prosper和Lending Club为寡头的市场结构,线下实地认证、分散与自动投标、债权转让与债权抵押等运营模式各异的P2P平台数量众多,并随趋严的监管环境渐显分化态势。未来,在P2P平台为信息中介的性质定位和发展直接金融的金融体制改革趋势下,我国P2P借贷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应强调“规范”而非“资质”的备案制式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