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原则可否建立在人的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之上?如果经验和情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那何种因素可以给道德原则提供普遍必然性基础?与功利主义者不同,康德认为道德原则应是先验的法则,这种先验法则由纯粹理性所订立,而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是这一法则的立法者之一。因而要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就需要厘清作为人的道德主体与纯粹理性和道德法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主体自觉:浙东文化的鲜活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自觉是明清时期浙东文化的灵魂,不仅表现于对人的身心解放的领悟上,也体现在对人生自我价值的追求上,浙东文化各个历史阶段代表人物对这种主体意识的把握,不仅使其在文化载体上显示出时代特征,而且以之为核心的文化意蕴成了流传不衰、极为宝贵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道德主体的规定是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康德通过普遍化论证策略的运用,把道德哲学的根据莫定在"理性事实"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著作中从各个方面对道德主体进行了规定.本文试图在梳理康德论证思路的同时,从中发现一些相关的特点和问题,进而对康德哲学中道德主体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道德实践领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 ,人人如果都只为自己 ,则每个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要解决好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矛盾 ,重建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 ,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法律体系 ;发挥各级领导和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正视道德实践中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守住道德实践的最后屏障——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关切。康德从理性出发,把信仰建立在理性本身对超验的渴望与追求之上,并认为只有在实践理性领域才能达到。康德认为借助于纯粹的实践理性,道德是自给自足的。但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人的道德现实又是非纯粹的,道德的最终目的在自身的纯粹性中不能实现,故必须超越道德的纯粹性而进入到道德的非纯粹状态,并尽力寻求人的现实与人的理想之间的某种统一。康德把纯粹道德导向道德信仰,是保证道德意志的最终目的——至善的实现。康德的道德信仰理论对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对我们的伦理道德建设都具有直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非常重视道德的国度,道德问题在历史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道德主体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专心研究的问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所特别关注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对此也做了深入的微观研究。本文化的现实生活存在的道德问题出发,结合中国传统道德、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和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探讨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实质和内涵,尤其是探讨道德主体能动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主体建设的方法、途径及原则,并从作者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是奠定在"君子"学说的主体论基础上的."君子"乃是一个以超越的道德理性寻访人类价值之源的人文主体; 其基本性质乃由孔子的"文明"说与"文、质张力"说所揭示; 其道心道骨始终朗显在"为学致道"与"为仕事道"之间的价值抉择及其践履中.  相似文献   

9.
代表着人类崇高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的为人民服务产生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新的历史时期 ,正确分析为人民服务的层次性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最接近于神性存在的灵魂也会具有二重性,这就使恶的出现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恶在灵魂中有其本根性的存在,它不过产生于灵魂的一种缺欠,即道德智慧的缺欠.这种缺欠源于灵魂与身体的结合及身体对灵魂的禁锢和污染.灵魂的这种存在境况表明了净化灵魂以摆脱轮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哲学就是最高的净化形式.苏格拉底对灵魂二重性及救赎的论说,兼有哲学与宗教的双重性质,其根本取向是确立理性在灵魂与实践生活中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王制》中提出的"诗与哲学之争"问题,都是西方政治哲学与文教传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理解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问题,首先要考察其被提出的语境,即《王制》中的苏格拉底对诗的两次批评。通过分析这两次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诗的讨论与灵魂的教育问题密切相关。鉴于古典意义上的诗人和哲人都是灵魂的教育者,对诗与哲学之争意义的考察就必须从灵魂教化的古典视野出发,才能得到如其所是的理解,超越纯粹思辨的哲学辩护和单纯的诗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和谐心灵: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形式——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教育应以和谐德育为先,构建和谐心灵。其基本途径,一是加强人文关怀、塑造健康人格,二是加强心理疏导,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从“巨大灵魂的战栗”入手,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探索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尤其是老二伊万的性格特征,认为他们的内心充满矛盾甚至分裂。作家从这个非常特殊的角度,深深切进了那个时代的俄国社会和俄国灵魂。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后 ,艺术生产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这使艺术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 ,淡化精神追求或干脆放弃精神追求成为不可避免。在此进程中 ,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沦落如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杂人员”。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具有自己的灵魂信仰,并深信“灵魂不灭”。本文通过对口承文学、风俗习惯、原始宗教及禁忌的考察,概括出土家族关于灵魂数量、形状、归宿、类型及灵魂与“躯体”关系的认识,从而勾画出土家族的灵魂观念。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表现主义诗人本恩(Gottfried Benn, 1886-1956)生于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却没有受父亲的影响走进基督教会,而是成了一名医生.虽是如此,在他一生发表的近五百首诗歌中,上帝与众神仍然是重要的主题.无论是在生命的哪个阶段,本恩对神、对上帝、对神性与信仰的思索都没有停止.根据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人之所以会思考宗教问题,是因为人有灵魂.作为一个医生诗人,本恩虽然没有在解剖人体的时候发现灵魂,却在一首首诗歌里表现出对灵魂的认识以及灵魂对至高无上者的体验与渴求.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灵魂不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认为庄子没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而事实上,庄子在继承了前人灵魂不死观念的基础上,又有所改造,承认人人皆有灵魂,但一般人的灵魂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而得道之人通过精神修养,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不死不灭,甚至升天成仙。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的内容是语言及语言作品,而语言是心灵的符号,语言作品是心灵的肖像,所以语言教育的性质就是心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心学"说相对立的语文教育"工具"说,在语言的本体、生成、归属等根本问题上对语言的性质作了错误的认定,也就对语文教育的性质作了错误的认定,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危机.为了纠正语文教育"工具"说的偏失,要以"心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走向,以"着眼心灵"作为语文教育的母题去施教.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的灵魂审判神话表明,审判和统治必须依从不同地域的习俗和礼法,它们的根基永远不可能是哲学,不能像追求最终真理的哲人那样,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公正审判。绝对的追求,与审判和统治的品性不相容,从而与政治的品性不相容。人世的政治和统治,其合法性正是基于各自的习俗和礼法,它们彼此的价值不可替代而且无法取代。借助这个神话,苏格拉底象征性地诠释了修辞术、灵魂审判和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哲学对公正审判的意义、以及哲学对修辞术的最终胜利和全面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