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朔与杰克·凯鲁亚克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由于在写作风格上与杰克·凯鲁亚克有相似之处而被称为中国的“垮掉的一代”。本文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点,指出王朔只是新京味儿小说的代表,而并非“垮掉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透过考察周代东封的历史背景来训释《诗·小雅·大东》的疑难词句,可知"小东"与"大东"分别指周的"东国"与"北国"。"舟人"指"貉国"之人,"私人"则指燕国之人。此诗作于厉王之世,王室贪暴引起了周东封诸国的愤怒,对这些关键词句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厉王失国史迹的研究。《诗·小雅·大东》绎释则从文本研究的角度逐字逐句贯通与深化了对此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3.
大卫·雷·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是一种从科学层面讨论问题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是要在修正现代世界观的基础上,建构一个与之互倚的后现代世界,也就是他所说的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精神和后现代 社会。  相似文献   

4.
杰克·希伯德创作的《想入非非》是澳大利亚公认的第一部经典剧作,受到澳大利亚文学界极高的推崇。剧作家通过对一个疯狂而荒诞世界的描绘,反映了一位叫蒙克·奥尼尔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情景。此剧极其深刻地探索了澳大利亚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在借鉴异域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的 ,在众多的外国作家中 ,他与美国 19世纪前期的作家爱伦·坡在文学世界相遇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死亡”这一主题 ,并在具体的艺术手法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但其中又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女主人公简·爱 ,简·爱相貌平平 ,但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其原因就在于她独有的性格魅力。她敢于反抗、敢于争取平等、独立和自由 ;与众多普通女性不同 ,她敢于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情 ,蔑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她又具有善良的品质 ,她如一团火 ,温暖、明亮、纯洁。她向人们证明了美貌并不是女性唯一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布鲁姆日”一百周年,从爱尔兰到中国,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一节日和纪念詹姆斯·乔伊斯。与此相比,我国对鲁迅的宣传和纪念活动显得逊色不少。比较鲁迅与詹姆斯·乔伊斯,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我们对鲁迅价值与地位的评价和我们对他的宣传与纪念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和战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作为神权政治的代言人,托马斯·阿奎那从行使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权力的政 体等方面探讨了仁政和暴政问题。他的相关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基督教国家的稳定,巩固和加强 教会的神权统治。  相似文献   

9.
布雷特·哈特是专写以美国西部为背景的小说而闻名遐迩的美国作家。他的一生杰出之作当属短篇。他描绘了美国西部边疆拓殖时期的状貌 ,大胆地触及他的时代相当敏感的生活领域 ,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与成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小说《佩德罗·巴拉莫》的叙事走向、叙事视角、叙事手段、叙事结构四个方面的探讨 ,论证其叙事艺术技巧的精妙之处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一直备受评论界的重视,对主人公马丁.伊登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文章从异化的角度剖析马丁形象,认为马丁是由于无法与异化的自我相认同,无法抵挡异化感的侵袭才选择自杀作为逃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得天独厚的生活资源创造了马丁·伊登的艺术形象。在塑造该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杰克融合了自己的超人思想、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以及艰难的人生经历,向人类展示了一个追求理想、勤奋刻苦、百折不挠、忠于爱情的青年形象。小说描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故事,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的成长历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庸俗的拜金主义,并以马丁选择大海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终结。文章从超人强大的内心和体魄、模糊的阶级属性、权利意志和悲惨的命运四个方面,对杰克的"超人"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庸俗虚伪的出版制度。  相似文献   

13.
《马丁·伊登》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按照尼采思想塑造出来的超人。陷入“日神”梦中的马丁,终因无法超越世俗的残酷,悲壮地进入了“酒神”状态。马丁的悲剧性就在于一个强者发出了回归生命的呐喊,而最终这个强者也摔倒在对生命意义探求的路上。  相似文献   

14.
对于杰克·伦敦及其小说 ,批评界一直褒贬不一 ,莫衷一是 ,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解读其最重要的小说之一《马丁·伊登》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马丁·伊登》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求美国之梦的过程中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指出在”微笑着的美国社会”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 ,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探讨了人与自然间的伦理关系。亚当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待自然,与自然相背离,精神饱受痛苦却不自知;塞缪尔尊重、关怀自然,爱护每一寸土地,受到自然的恩惠与庇护。通过“自然人”塞缪尔正面、积极的精神力量的塑写,斯坦贝克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主张:对待自然,人类应该给“自然人”塞缪尔式的伦理关怀,从而进一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森林休闲文化是指人们在森林休闲活动中,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生命的超越。森林休闲文化是森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森林休闲体验得以诞生的源泉,是森林休闲的基础。森林休闲是现代人对自然乐园的追寻,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森林休闲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森林审美活动,审美境界是森林休闲的终极追求。休闲文化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休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为人的全面、充分发展,心理构架的完善,人格精神的现代化乃至社会群体意识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实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伊甸之东》描绘了女性在男性专制的暴力下为争取自身权益所进行的不同方式的抗争,高度赞扬了女性的自由精神,建构了反映女性生存状态的真实空间.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文中“沉默”、“堕落”、“觉醒”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详细阐释女性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以及女性如何觉醒、自救最终获得自由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指出:沉默的消极方式和堕落的极端方式都无法捍卫女性的自由和权利,只有通过理性的方式才能最终为女性赢得真正的平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原始乐园"神话及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古代原始乐园--失落园神话的产生根源、基本特征以及早期中国哲学对乐园神话所反映的人类命运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宗教思想贯穿约翰·厄普代克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但他本人和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分析厄普代克各阶段的作品,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样的层次:巴特的唯信论——信仰和自我存在的关系——传统宗教的衰落,怀疑上帝的自我中心论——宗教世俗化——精神荒原中的美国人对信仰的探索与反思,逐步走上精神复归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是一位有着较强宗教意识的犹太作家,我们不从宗教角度出发将难以读懂他的作品。《圣经》中的伊甸神话对卡夫卡有着深刻影响,其小说即是对亚当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可以从小说人物所犯错误、对罪的感受以及受到的驱逐、死亡等惩罚中得到印证。上帝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卡夫卡思考的重心。在上帝与人之间存有鸿沟的情况下,卡夫卡推崇信仰方式的个性化,这也是走向上帝的救赎之路。写作是卡夫卡的"生命之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