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以饶宗颐先生为总纂,集合各学科专家分工撰修的《潮州志》(以下简称饶《志》),始修于1946年,1949年修成部分志稿后,因故暂停工作。同年,汕头艺文印务局将已修成的十五个专志汇集编成《潮州志》出版。1965年,该《潮州志》又被收入香港龙门书店出版的《潮州志汇编》之中,但在《实业志》中比艺文版少了农业,林业、金融业部分。与历代所撰的《潮州志》相比,以饶宗颐先生为总纂的《潮州志》具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 一、《文概》成书由来翁子光尝谓:“自昌黎之贬,潮州以榛莽之区,遽开文运,至于今不■。而潮州本地“自天水先生而还,以学行称者,志乘纪载代有其人”。1933年饶宗颐先生编纂的《潮州府志》艺文别集类从唐人开始载录,代有所增,到明代达98家139部。太仓图书馆(储书十万余卷)乡人著述部一区的卷数就占全馆书卷总数的五分之一。“乡先哲所遗传文章,不啻什百之与千万”然而“纵有充栋之遗书,尤逊一篇之传诵。”(1931年《自序》)这众多文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演至唐宋元明,体例渐趋完备,自后历代承先而创新有之。潮州为中国一定之区域,故其《志》亦随风而有所发展,惟因世变时移及战乱所扰而佚而毁没,所传世至今者不多,致世多不知潮州方志究有多少?最古者如何?笔者乃试就残存文献予以初步探索,终得隋《潮州记》至民国《潮州志》共二十八种之发展史辙,并略试探其发展与创新之略焉。  相似文献   

4.
<正> 潮州,宋代属广南东路。据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九《广南东路》记载,潮州,潮阳郡,军事。治海阳县。县二:望,海阳。紧,潮阳。脱脱《宋史》卷九○《地理志·广南东路》记载,潮州,下,潮阳郡,军事。县三:海阳、潮阳、揭阳。说明潮州在两宋时期,先后辖有海阳、潮阳、揭阳三县。潮州为“岭东雄郡,山海绣错,方广数百里”。这里的自然景色是十分壮丽的:雄伟的山脉,苍茫的大海。潮州人就在祖国这样美好的大自然怀抱中,一代一代地生息成长,繁衍起来,靠着他们习苦耐劳、健劲勇  相似文献   

5.
饶宗颐先生总纂《潮州志》体现着与乡邦人文、潮州文化紧密相关的三个联系:修志的规模及条件与人文环境的联系;特殊历史时期与历史的制高点的联系;行政区划的变革与方志冠名的联系。饶宗颐先生总纂《潮州志》,客观上更是跟乡邦文化紧密相关甚至是乡邦人文因素起支配作用而推动的一种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嘉靖《保宁府志》是明代编纂的记载四川阆中的方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俗字。对嘉靖《保宁府志》中俗字“ ” “ ” “ ”“ ” “ ” “ ”和“ ”进行考释,以冀对嘉靖《保宁府志》的研究和《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辞书的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平面地向大家介绍潮州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别。潮州方言语音的统一性较强。声母完全一致,声调大同而有小异,差别较大的只有韵母。是否有[-m]、[-p]韵尾,是潮州方言语音的最大差异。澄海变[-m]、[-p]为[-η][-k],和其他各县完全不同。其次是潮安以[e]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e]、[ieu]和其他各县以[o]、[a]为主要元音的复合韵母[io]、[iau](澄海为[i(?)u]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韵母的不同。从全面考察,潮州方言内部大致可分为三区。第一区:汕头,澄海,饶平,潮安。第二区:揭阳,揭西,普宁老县城洪阳及其附近,潮阳北部。第三区:潮阳,惠来,普宁。  相似文献   

8.
湖南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湖南府县志辑》86册,今人编辑的《湖湘文库》亦收录了大量的湖南地方文献,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南岳总胜集》《(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嘉靖)长沙府志》《南岳志》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7首(包括4则残句),补充作者24人。  相似文献   

9.
嘉靖《河州志》是河州历史上第一部方志,该志成书后曾被多次修订、增补,之后的嘉靖《河州志》内容比原文多出了一倍有余。因此,今日所见嘉靖《河州志》已非初修之版本。嘉靖《河州志》的特点在于:难能可贵的原创性;不可或缺的边镇特色,这其中包括嘉靖《河州志》对于屯田的关注,对于河州卫所规模、里甲、体制等特殊性的记载;鲜活的移民文化;不无遗憾的简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德嘉靖间,阳明心学风行潮州,潮州思想学术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学术流派。本文从队伍的构成和学术思想特点方面探讨了潮州王门学派的形成过程,并对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薛侃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特点做扼要的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11.
<正>据《宋史》记载,孝宗淳熙八年(1181)杨万里到过潮州,留下了一些咏潮州风物的诗篇,如《揭阳道中》诗云:"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  相似文献   

12.
潮州《陈氏秋溪世家延华堂族谱》对明代秋溪陈氏移居笔山的记载存在着若干疑点,通过田野调查,以新出土的碑刻资料,与族谱进行比较,解读明代潮州笔山陈氏的移居过程,以及族谱移居说法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以碑刻、族谱、府志、传说、口述为主要材料,分别从分居、科名、婚姻等几个角度来分析明代潮州笔山陈氏宗族的发展。提供一个明代潮州姓氏迁移、发展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万历《严州府志》、顺治《州志》载范仲淹《送邵炳赴召》《眉寿堂劝农》两首;乾隆《济源县志》载苏轼《题傅钦之草堂》其二、《重阳登灵山》两首,《河南通志》载苏轼《登啸台》一首,道光《吉水县志》载苏轼《龙济寺访友云禅师》、黄庭坚《寄南冈寺惟信大师》两首,《大明一统志》载黄庭坚《龙眠山》一首,嘉靖《长沙府志》载黄庭坚《古云山寺》一首,光绪《湖南通志》载黄庭坚《题灵岩》一首。十首诗皆不见于三人本集及《全宋诗》,可予辑补,并与作者生平相印证。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方志编修的鼎盛时期。据《中国地力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现存方志有8264种,11万余卷,约占我国古籍的百分之十。而这些志书中,清代就有5685种,其中不少是名志佳构。梁启超在《中国近二百年学术史)一书中,列有清一代共计名志116种,其中通志15种,府志27种,州志9种,县志65种。在府志27种中,贵州为5种,其中之《贵阳府志》、《大定府志》、《安顺府志》、《兴义府志》均为邹汉勋主纂或参纂于道光年间和咸丰元年。一人纂编四府府志不仅为当时所少见,且皆被列入“著作之林”更为当时所仅有。本文拟就邹汉勋其人、邹汉勋来黔事…  相似文献   

15.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明初南戏在潮汕的活动已蔚然可观。宣德时期的南戏《金钗记》已"错用乡音",到嘉靖年间的《荔镜记》已变异为用闽南方音演唱的潮泉腔,万历年的《金花女》则是用潮州方言写就并用潮调演唱的戏文。从《金钗记》到《荔镜记》再到《金花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外来的南戏从"错用乡音"到"以乡音唱南北曲"变异为白字戏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嘉靖惟扬志》是现存最早的扬州府志,也是扬州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明嘉靖二十一年(1592)朱懷斡修,盛儀纂。原全书共三十八卷,以平列门目体罗列十九类。卷首胡植叙、崔桐叙,卷一郡邑古今图,卷二建革志、疆里志,卷三历代志,卷四分野志、五行志,卷五至六山川志、形胜志、物产志,卷七公署志,卷八户口志,卷九盐政志,卷十军政志,卷十一礼乐志,卷十二经籍志,卷十三至十五秩官志,卷十六至十八秩官列传,卷十九至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人物列传,卷二十七至三十七诗文志,卷三十八杂志。后附盛儀叙。其传本有:嘉靖二十一年刻本,今国内唯天一阁藏一部残本,仅存十八卷,佚  相似文献   

17.
<正> 考潮州刻书,似可上溯至唐。《唐集叙录》载,朱熹校《昌黎先生外集》题识云:“惟只夏卿以为《明水赋》、《通解》、《崔虞部书》、《河南同官记》皆见于赵德《文录》,计必德亲受于文公者,比他本最为可信。而李汉不以入集,则疑凡外集所载,汉亦有所未得,未必皆其所不取也。”又,方崧卿(莆田人,宋孝宗时尝知台州)撰《韩集举正》淳熙己西(1189)刊于南安。此书一出,传为善本。方自序云:“校订韩集,旁取赵德《昌黎文录》……参互证征”。又,宋本《五百家注释韩昌黎全集》之“韩集所收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开列唐代姓名之三便为“天水赵氏,名德,编集韩文,号《文录》,有序”,之四为“陇西李氏,名汉,字南纪,编集并序”。又,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三》有云:“杭本(指嘉佑七年杭州刻本)并无目录……赵德之序文录列于李汉之先。”据以上引文,可供证征者三:  相似文献   

18.
<正> 林大钦(1511——1546)明代海阳县东莆都(今潮州市金石镇)人,字敬夫,号东莆,嘉靖壬辰(1532)科状元,时年二十二岁,是明代潮州唯一的文状元(明代状元共九十人.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广东出过九位文状元).他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为官三年,二十五岁便辞官归里,著书讲学,三十六岁病卒于家.“天下闻而惜之”痛惜他“其年弗永,勋业未就”①而夭折,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八称之为“兰摧玉折”.  相似文献   

19.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汕大学报》1990年第三期刊载了顾吉辰同志《宋代潮州社会风俗述略》一文,分十个方面阐述了宋代潮州地方的民俗。两宋是潮州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包括民俗在内的许多社会历史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研究。下面,针对《述略》一文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商榷意见,同时补充一些有关资料,以期促进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并以之就教于方家、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