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俊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正>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到现代文学,起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不但是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而且在思想内容以及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是继承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和古典浪漫主义的传统,吸取了世界进步与革命文学的营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3.
傅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67-71
中国现代散文的源与流是现代散文研究界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分歧颇大的问题。它首先要认定“什么是散文”。在论证了这一大前提之后,本文作者大胆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真正源头是古代文学中的“骚”与“赋”,而五四以来外国文学的介入又为这一文学样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因为历史如此源远流长,现代散文才可能在问世之初即表现出迥异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殊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方万勤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2)
在最早创作中国现代散文的作家中,瞿秋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灾的。早在1920年3月至8月,他就在《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上,发表了题为《心的声音》的一组散文。1922年和1924年,他又先后出版了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无论是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扩展,还是形式的发展,手法的创新,语言的提炼,他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艰苦的耕耘,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蒋心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7-16
现代散文是中外散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的产物。以初期的议论性散文特别是《语丝》派作家开创的"语丝文体"为发端,随后的"左联"作家群杂文、"鲁迅风"杂文和"野草派"杂文一脉相承,犀利透辟;一些学者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的闲适派小品散文蕴藉睿智,耐人咀嚼;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派的纯粹型散文,温柔敦厚,别具风采;而从散文团体中诞生的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在战争年代则兴盛一时,蔚为可观。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与中国现代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6):75-81
本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作者通过对郁达夫散文理论、散文创作与编辑思想的综合分析,指出“个性化”原则是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核心所在。而个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要求,则体现了现代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在郁达夫现代散文观中的自然融合。至于郁达夫在坚持本土文学表现风貌和学习异域文学表现手法中的矛盾与最终取舍,也对后来者不无启发。文章最后指出了郁达夫现代散文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易海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6):130-131
新闻象征是新闻对原属艺术范畴内的象征手法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运用。本文从新闻象征存在的可能性、新闻象征的表现形态、新闻象征在新闻中的具体运用及其作用等方面,对这一特殊的新闻实践现象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仲器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8,(4)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朦胧诗”,人们对之褒贬殊异,因而曾引起过长时间的论争.我认为,朦胧诗创作的情况虽较复杂,但它无疑是当代诗坛上的一个客观存在,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概括地说,朦胧诗是作为世界现代主义(?)艺思潮在当今中国的产物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并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至今还有人引用朦胧诗人的个别作品,企图说明它们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无非是觉得“现代派”这个名词不好听.但写朦胧诗的作者自己却承认他们是在 相似文献
9.
陈啸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
散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等,不重视发展变化的外在完整性,而重视人生段片的抒写,呈散跳的形态.作为散文的一般质态,京派散文当然如此.但更为重要的是,京派散文的段片抒写追求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性.此种象征所重视的是用感性形象象征个人的偶然性与非理性及个体当下的独特体验.京派散文不太重视再现式描写客体的直接模拟式的写实,而偏重表现式的主体因素对客体的渗透、转化和再创造,有心灵写实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依法律思维赖以产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条件之不同,可将法律思维区分为传统法律思维与现代法律思维。因长期所处的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思维模式及其由之制约的法律思维传统。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是与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和专制政治紧密相连的法律思维方式;而现代法律思维则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法律思维方式。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型既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散文审美特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周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38-44
五四时代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整合 ,确立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审美特质 ,即源自人本主义的“自我表现”、文本哲学的“自我”本真以及作家“自我”人格之美。在中国现代散文中 ,自我表现的伟大地位、自我本真的文本哲学、人格审美的价值取向 ,永远为人们提供着无限宽广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中,郭沫若的自传是十分独特的。本文认为他的自传具有现代史记散文的特征,并分析、评价了它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施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15-218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每一步,都融合着象征的因子。以神鬼世界构筑人间寓言的模式,象征功能指向现 实、道德、伦理、社会的价值意蕴,以及追求单一对应的透明影射思维方式,是古代小说象征的特点。古代小说象征 对现代小说的象征生成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其良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82-84
茅盾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和斗争形势的限制,他在散文创作中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方式,含蓄恰当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有些地方运用象征手法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1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1)
蒙古族现代作家哈达的散文反思历史,审视当下,充满了启蒙思想。他在作品中感伤现实,追求进步,希冀广大蒙古同胞学习和掌握现在科学技术,重拾民族自信心,振兴家乡。其作品对蒙古族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 ,五四散文审美原则的复归及散文观念的重新整合 ,使中国现代散文研究逐步走向全面和深入 ,表现为 :周作人、鲁迅、朱自清三大家散文研究的拓展 ,整体性的宏观史论与散文史以及分类文体史的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个人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散文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五四时期,“个人主义”孕育了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和散文理论的变革。1920年代,“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了现代散文的发展与创作特征,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潮流分化。1930年代,“个人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促发了现代散文领域的论争。“个人主义”思想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在特定历史时期遭到了抵制和批判,但是它却丰富了现代散文的风格和特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刘传霞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13-18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笔下,集人情厚重纯朴与山水潇洒灵秀于一身的济南城市形象,既是一种实写,更是一种文学创造,它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从乡村到城市、传统到现代转换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流露着中国知识分子对古老传统文化的伤逝之怀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傅德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震醒了中华古国沉睡的酣梦,我国多次掀起向外国学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