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化洁 《职业》2015,(5):99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中职体育教学中安全、科学的锻炼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安全是体育课教学的前提,但体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科学严格地进行体育教学,尽量减少和避免体育课上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贾永平 《现代交际》2014,(7):129-129
体育课是国家设计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体育课,可见,体育课看似普通,但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华雷 《职业》2011,(2):179-179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中,要完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增强体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职业素质,社会适应"等七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而体育课是完成这些学习内容的主要形式,那么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究竟  相似文献   

4.
一堂体育课中,每个学生都会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但是由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个体育教师对于运动负荷量大小的把握都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对体育课生理负荷量的控制也是参差不齐,运动负荷偏小,达不到预期的体育课效果;运动负荷偏大,会引起过度疲劳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有损身体健康。因而对体育课运动生理负荷量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研究,对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体育课运动生理负荷量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宝鸡市体育课内容改革的实际效果而言,提供了一个客观检验的生理学指标,有助于体育课课程内容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初中体育课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为目标。但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对体育课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现并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如何有效疏导,成为体育课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钟羽江 《职业》2015,(3):150-151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学生的体育课堂受到高度重视。但严重的校园体育伤害让体育课的更好发展受到限制,尤其是技工学校学生特有的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和好动等特点,导致运动受伤概率加大。本文通过对三所技工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践分析法找到了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体质普遍下降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田径运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全面发展,对其他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体育课中田径项目的开展单一,学校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只是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开设课程;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不完善、学生对田径课的态度不积极,导致田径项目在柳河市中学体育课上开展不太乐观。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对此提出改进田径项目在中学体育课上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虽然是广大中学生较喜欢的课程,但是在笔者看到近年来国内体育课授课期间造成意外伤害事故仍呈现频发趋势后, 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与体育课授课需求,探究中学体育教学期间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预防策略,并阐述采取对应策略后对优化学生体验、 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生命健康安全的作用,以保证体育课授课期间安全性为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9.
侯国文 《职业》2011,(9):46-4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育课教学也要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其运动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以上目标,笔者针对大学体育课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修改,使得"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逐步贯穿于我们当前中学的体育课教学活动中。而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闫磊 《职业》2012,(23):115-116
传统的教学比较注重向学生灌输运动技术,但是很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平时体育活动相差甚远。因此,也就出现了"学生喜爱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走进学生热火朝天的体育活动,无论是健身运动、健美运动、休闲娱乐运动,还是竞技运动,哪一项运动不需要技术支撑,其差别只不过是简与繁,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等问题阐述了一些个人观点。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新兴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倡导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大学里能把某项运动当成一种兴趣爱好培养起来,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孟庆东 《职业》2011,(17):72-73
体育课教学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其运动能力,使其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通过观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王勇 《职业》2011,(30):70-70
新时期要求体育教师的责任不仅仅要传授体育知识、卫生保健理论、基本运动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增强肌体机能,开发智力,增强体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努力探索,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表现主要是上好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具备五大基本要素:教材、教法、示范、讲解、创新,这五个方面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对体育教师提出了科学、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中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兴趣进行调查,对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思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探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们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得到锻炼,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中学时代,在我们的意识中应该是最渴望参加各种运动、展现自我的时期,事实也是如此.但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却因为自身的条件和性格不愿意参加那些直接以身体接触为特点的激烈对抗运动,所以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活动时间里显的无事可做,要么几个人在聊天,要么在一个人想心事(以女同学为主).这样不仅达不到体育课活动要求的目的,以后学生走入社会对自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不够.  相似文献   

17.
李强 《现代妇女》2014,(12):358-358
篮球这是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他起源于美国,是以为名叫詹姆斯·奈史密斯的体育教师发明的,他发明的原因是为了让他的学生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在橄榄球、棒球无法进行活动的时候,可以用室内的篮球来填补时间,并且保证学生们能够过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就是这样发明了一项流行于全世界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厌学成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艳  杨建平 《职业时空》2009,5(3):177-178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现象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体育课厌学成因的调查分析,指出了造成高职学生厌学的根源所在,并就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增强其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增强自信心。这对于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和运动技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作用极其巨大。因此,一个体育教师应在每一次教学中重视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上好体育课,首先必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激发兴趣是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本文总结了一些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