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康熙字典》所录的"隶定"古文字为例,通过将其与出土古文字字形相比,分析"隶定"古文字讹变的类型、讹变原因。讹变类型主要有三种:形近而讹、解散形体、合并形体;讹变的原因可以从"隶定"古文字的源头、传抄过程、隶变过程三个方面加以揭示。与出土古文字字形讹变严重相比,传抄古文古文的讹变现象不太复杂。这与其隶定的标准、流传运用的范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晓明 《学术研究》2001,(8):118-120
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符箓与古文字关系密切,符策的许多符号语汇在其创始之初直接来自先秦的古文字,包括某些篆书、鸟书.早期造符者为了使符箓更具"神秘"、"古老"的色彩,在造符时刻意追求先秦文字的风格,这就使得某些已经失传的古文字或古文字的书体可以从符箓中寻找到蛛丝马迹.通过对"建"字的考释,可以看到符箓在释读古文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鼓字论及相关地名和国族彭邦炯一、鼓与从的相关字殷墟卜辞中多见诸形之字,其左边即鼓的象形①,右边虽有多种形体,然均多以手(又)持物击鼓状,以手执物击之状的等形,古文字多无别②,故上举诸形,实乃同一字的异构,自罗振玉释作鼓字后③,已为学者所公认。《说文...  相似文献   

4.
以形说义,是一种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结构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本文对以形说义的理论依据、流派、类别、检测手段、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略论马王堆帛书《周易》本经通假字的类型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帛书<周易>本经通假字分为有形体联系和无形体联系两大类,其中有形体联系又可以分为声符相同、形符不同,增加形符和省减形符三种.根据传承与流变情况可大致将其分为如下四类:出现于帛书时代之前,沿用至帛书时代消亡的通假字;在马王堆帛书时代之前出现,沿用至帛书时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通假字;属于帛书自身或同时代特有的通假用例;产生于帛书时代,沿用至后世很长一段时间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6.
李刚 《殷都学刊》2011,32(2):101-103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形天"一词历来解释纷纭,目前学界多从袁珂之说,将"天"解释为"人首"义。本文从古文字学角度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形天"应为"刑元"之误,训"天"为"首"于文献无证,亦是错误的。"元"字的古文字形体突出"人首"形,传世文献中"元"字用作"人首"义的例证又颇多,"天"、"元"二字隶楷阶段的字形非常相似,所以《山海经》中"形天"应是"刑元"之误,"天"与"元"应是形近讹误。  相似文献   

7.
宋华强 《殷都学刊》2001,(1):110-112
为纪念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20周年,经过多方筹备,“新世纪中国古文字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8月1日—3日在安徽大学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与安徽大学联合承办,9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60余篇。一些因故未能到会的学者也都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这些论文绝大部分已经收入由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辑的《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限于篇幅,本文只对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做一简要综述。 在3天会议时间里,学者们围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古文学学理论4个专题分别进行了研讨。 文字考释始终是甲骨文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与古文字学交叉研究十分重要,开展这项研究既需要人工收集和标注大量数据,同时也需结合恰当的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数据集建设过程中尽量丰富了单字数量以及字图总量。数据中的字图包括拓本和摹本,其中拓本多带有斑点噪声,降低噪声有助于提高文字识别的准确率。数据中古文字隶定体的显示也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文字自动识别方面,利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开展智能识别,从实验结果看,准确率达到八成以上,这是在大规模识别任务下达到的效果,证明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古文字形体是可行的。分析错误数据可以发现,数据量与形近字是影响识别准确率的关键因素。除了识别以外,知识图谱技术也很重要,建设古文字知识图谱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古文字知识体系的多角度展示;另一方面也可计算字形中偏旁及构形的相似度,智能寻找出字形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陈晓强 《殷都学刊》2007,(3):114-119
汉字发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是汉字记录语言的客观需要和图画向文字演变的必然结果;汉字发展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表现为"形借"现象,"形借"又有纯粹借形和形音兼借两种现象的不同;汉字成熟阶段,一形多本义现象大多通过加区别符号、加声符、加意符、异体分化几种途径实现字形和词义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古文字学是考释古文字的形、音、义,研究古文字的造字本义和演变规律的学科。所谓古文字,就狭义言之,是和李斯所整理划一的小篆相对立的先秦文字;就广义言之,则小篆也是古文字的一种,因为先秦文字和小篆都属于篆书范围。由于小篆经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诠释,今天识读它并不困难。先秦文字则变化多端,是古文字研究的主要对象。古文字大体上可分为甲骨文、金文、陶器上的陶文、刻石的如“诅楚”“猎碣”等石文、鉥印上的  相似文献   

11.
柏舟 《中文信息》1997,(1):55-58
有两种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方法。一为字源分析法,即通过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来构拟最初的造字原理。典型代表是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对汉字形体作静态的共时的研究方法。按照索绪尔的观点:文字的符号是任意的,字母的价值就在  相似文献   

12.
由深圳大学刘翔、中华书局陈抗、暨南大学陈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等四位青年学者编著的《商周古文字读本》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古文字文选”、“古文字概述”与“古文字常用字”三部分,附有精美的摹本和拓片。书中倾注了编著者的许多研究成果,既便于初学,也有助于已有根底的学者。语文出版社编辑部在发稿时作了这样的评价:“《商周古文字读本》选片较精,注释详审,把古汉语学习资料往前大大推进一步。作为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自源性文字,它的形体构造与表义方式直接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构形特点和表义方式。本文着重阐述了古文字构形组合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对汉字构形组合形式的影响,从具象性、辩证性、模糊性三个方面揭示了汉字在构形表义中形成的独特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保留着许多远古文化的遗迹,因此,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还是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本文主要从古文字考释和古文献解读两个角度分析了民俗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划分基本词汇是汉语基本词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的研究对基本词汇的认定大都是举例性,还没有进行过定量的分析。本文根据汉语基本词汇的构成特点,提出了四种分析方法。即字根分析法、训释词分析法、构词能力鉴定法、词频统计法。其中前两种方法在汉语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羡余现象是汉字羡余现象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在形义关系已定情况下,通过增加或繁化构件改变甲骨文形体却不改变原有意义的现象。甲骨文羡余的类型可分为单式羡余和复式羡余两大类。通过研究大量的甲骨文字,发现甲骨文羡余的特点:1.不均衡性;2.甲骨文羡余手段或方式主要表现为累加和添加两种;3.类义性羡余的甲骨文多为会意兼形声字;声符性羡余的甲骨文均有双声符的特点;4.点形构件成为甲骨文写实性羡余和衬义性羡余的主要手段;5.强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论坛》2011,(7):122-125
客:中国有“古文字”说法,没有“古典文字”说法。“古典文字”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古文字”和“古典文字”的含义,区别何在?主:“古文字”是历史概念。汉字的“甲、金、大小篆”都可称为“古文字”。“古典文字”是类型学概念,说法来自西方。初指丁头字(楔形字)、圣书字和汉字(“三大古典文字”),后来加上玛雅字和云南彝字。他们外形彼此不同,而内在结构基本一致,都是自源文字,有意符、音符和定符,能用“六书”说明,都表“语词和音节”,都是表意兼表音。在人类文字史中,他们是“原始文字”和“字母文字”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认识价值。形示、推演、对比、组合、引申、启智、明理法是运用字形分析进行识字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勇 《殷都学刊》2008,29(1):17-19,22
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涉”字,其形为人的两只脚分在河水两侧,表示人涉水渡河之意。但在《甲骨文编》一书中的“涉”字条下却归纳了三个明显和“涉”字形不相同的字,其形为人的两只脚在水的一侧,这样的字应该是“濒”字,古文字中“濒”、“频”乃是一字之分化。通过对“濒”字的分析,得出效卣、效尊中出现的“濒子”一词,应为“卑子”,即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的“小子”一词。  相似文献   

20.
自西晋学者皇甫谧首倡契始封于"上洛商"以来,郦道元、郑樵、魏源等著名学者紧随其说,因而给商洛各种地方志书的牵强附会提供了史料依据.本文通过对最新考古成果的介绍,并结合文献研究、甲骨卜辞分析、古文字考证等方面的细致论述,否定了在中国史界流行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皇甫氏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