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2007年,西藏农牧业总值达76.34亿元,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2.3%,分别是1984年和1959年的12倍和60倍.与此同时,农牧业现代化装备达到一个全新水平.2007年,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30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9973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8.8万台,耕、耙、播、收机具达到8.4万台(套).场上脱粒机械达到2.27万台(部)、牧业机械达到0.8万台(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O.9万台(部).西藏农耕作业基本实现了由“二牛抬杠”向“兴机富民”的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西藏和平解放40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民族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下,经过西藏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农牧业:40年来,西藏的农牧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西藏根本没有农牧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的落后状况.农业近几年连续获得丰收.去年,西藏粮食生产创历  相似文献   

3.
运用Hausman检验法对本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西藏自治区的20个县162户的3年数据进行完全对称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农用机械和大棚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西藏农业生产水平,同时发现传统农业经验技术对西藏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在西藏农业生产中,应加大挖掘和提高西藏各地的传统农业经验技术的传承和利用,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方现在还是一个农奴制的封建社会。组成西藏社会经济的两个主要部分——农业生产与牧业生产的比例,大体是三与一之比。农业生产占西藏经济的首要地位。西藏地方的农业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尤其在前、后藏的中心地区。这里数以千计的大小封建庄园,星罗棋布,形成西藏经济的脊樑?疚募匆哉庖恢行牡厍段?根据我们有限的资料,试图对西藏社会的封建农奴制度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过去的13年里一直趋于增长,但势头不如全国平均水平,也不如本地区的经济增幅,农牧区相对贫困的状况有加大的趋势.但与1992年以前相比,西藏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既经得起理论上的探讨,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西藏农牧民群众的财富欲相对不强、粮食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两个长期不变"政策边际效益递减,以及缺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市场和机制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略述西藏民族手工业之格局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工业是继牧业和农业之后的西藏第三大传统产业.它的出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结果。它为藏民族的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各种生产工具,同时又维系着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并为此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西藏的现代工业在经历了艰难而又曲折的发展道路后,至今其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手工业生产就成为弥补现代工业不足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弥补了现代手工业产品中民族特需产品的不足,丰富了西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内容。拙文是在1990年对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手工业较发达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篇探讨西藏民族手工业之历史、现状以及总体发展趋势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去年国庆节前夕,在北京同时上演了两台反映民族团结的历史剧:一台是曹禺同志写的、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王昭君》;一台是俞百巍等同志写的、由贵州省黔剧团演出的《奢香夫人》。这两出戏,都曾遭到过“四人帮”的压制和迫害,这就使我又想起另一台受到压制的戏——《不准出生的人》。“四人帮”就像西藏的反动头人,不准《王昭君》出生;对已经出生了的《奢香夫人》,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西藏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这两次抗英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1、西藏人民在抗英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是永远不能被磨灭的;2、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3、新时期仍要做好战争准备,平战结合,寓战于民.  相似文献   

9.
关于旅游业作为西藏经济主导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藏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区域,西藏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中国能否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目前西藏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和以粮食和畜牧生产为主的农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加快西藏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尽快提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稳定边疆,巩固国防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从西藏实际出发,从战略高度思考,旅游业将是未来托起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宜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在西藏整体经济发展中起龙头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予以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藏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依赖于正确的决策,而决策者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一、改革是西藏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西藏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与活力在于加强教育同西藏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在农村、牧区,教育更要考虑联系藏族群众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思想对西藏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使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机制,西藏教育的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侵占我国领土西藏而激烈争夺的英俄两国,在1907年国际大背景下,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和目的,背着中国,就西藏问题达成了妥协,签订了《西藏协定》,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英俄通过签订《西藏协定》,还确认了彼此在西藏的侵略权益,规定了此后对西藏的基本政策,并以“西藏问题”为筹码,在波斯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上进行了交易.此外,英俄还合谋在《西藏协定》中首次提出了所谓“中国对西藏之宗主权”,以否定中国在西藏的主权,不仅为1912年英国政府提出“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自治”,妄图将西藏从分裂出去,提供了所谓依据,而且为俄国把“中国在外蒙古之宗主权”,“外蒙古自治”载入1913年中俄《声明文件》和1915年《中俄蒙协约》,妄图将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提供了先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英俄《西藏协定》的签订充分可以反应了英、俄帝国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既相互争夺,又彼此妥协让步和相互勾结的本性.文章选译的10件俄国外交文书记述了英俄两国签订《西藏协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西藏作为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的地区,必须在两个"安全"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西藏生态对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西藏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后期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英国将殖民重心转移至东方,随着南亚次大陆地位的日益重要,西藏进入到英帝国的视线.哈斯汀斯总督先后派出由乔治·波格尔和塞缪尔·忒涅率领的团队出使西藏,这是近代以来英印政府代表与西藏最早的直接联系.这两次出使是在英国以经济为先导的新殖民政策影响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与西藏及通过西藏与中国内地通商,获得殖民贸易利益,最终使命虽未完成,但对之后英国的西藏政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依据翔实的数据,从藏医药的结构、藏医药教育事业、藏药生产规模,以及藏医理论的科学研究等具体状况和工作实践,全面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末,廓尔喀军队侵犯我国西藏,清军将领福康安率兵赴藏予以抗击.取得胜利后,针对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日趋腐朽,某些寺庙僧侣、地方官吏无偿滥用乌拉差役,使农牧业生产萧条,民不聊生的实际,召集相关人员议定治理西藏章程.随着章程中的各条款的实施,尤其是整顿吏治与减免租税等条款的实施,使西藏地方的一些现行政策、法律得到较好的规范,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西藏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西藏国民经济的基础。西藏经济能否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快慢。中央为西藏制定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已经执行了十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农牧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继续坚持“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赋予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以新的生命力,长久地保持和焕发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  相似文献   

17.
自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以来,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西藏已由一个政教合一、落后封闭野蛮的封建农奴社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水平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认识论的理论视角,对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曲折性进行历史梳理与学理分析,有利于深化认识西藏经济社会所带有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的发展规律,进而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西藏古代的射箭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辉 《西藏研究》2009,(4):114-120
文章就史前与部落时期、吐蕃至清朝时期的射箭运动作了探讨,认为西藏古代的弓箭最早是原始人类防身自卫、狩猎生产的重要工具,被先民刻画在岩石上;后来随着西藏文化的发展以及寺院在西藏各地的大量修建,人们又把射箭绘制在寺院壁画上.西藏古代的射箭运动不仅是练武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起到愉悦身心、娱乐的作用,是藏民族民风民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的历史进程可分为进行民主革命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段,其中包括"四个时期"、"九个阶段".文章从七个方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内涵;概括了西藏政策的四个特点;总结了西藏工作的十八条基本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决策模式的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六、“娘家”的礼物古人曰:“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次中央考察组到西藏,给兄弟的藏族人民带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先看两张盖着红色大印的礼单。一张上写着: 西藏自治区妇联: 为使西藏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特赠送给你区儿童少年一台日产14吋彩色电视机,请安排人员到北京提取。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一九八六年七月十四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