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法制是国家有关统计工作的法律制度 ,对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新中国的统计法制 ,伴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 ,适应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逐步建立和发展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发展历程新中国统计法制建设的历程 ,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 )第一阶段 (194 9~ 198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统计工作 ,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布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指示和决定。 195 3年 1月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 ,同年 4月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统计工作,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部门的关怀支持和苏联专家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已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专署和县的统计机构多已建立起来,部分地区还设置了专职或兼职的区统计员,乡(村)也成立了统计调查小组.经过全体统计干部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协助,所搜集到的一些统计资料,大体上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反映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和国营农业企业、事业的发展情况.营林工作、农田水利、气象事业等统计工作也初步建立了起来.从而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编制计划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在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就也有挫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土地经营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农业合作化,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4.
统计的发展离不开统计环境,统计环境直接制约着我国统计理论、教育及实践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我国统计环境的演进过程及改善进行探讨有其现实意义。为此,本文试就这两方面问题加以探讨,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我国统计环境的演进过程 (一)国际统计环境对我国统计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统计不仅从理论上沿袭了前苏联的统计思想;而且从统计工作的内容、模式、管理体制等诸方面进行了沿袭。可以这样讲,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的统计教育,统计理论以及统计实务工作完全依附于前苏联的统计…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前,考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席指标一直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八十年代以后,处于服从地位的人均收入指标才逐步地取代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指标,探索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对我们充分认识人均收入指标的性质和特点,对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该项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初期,吃饭问题是当时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党和政府不仅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把粮食生产作为基础的基础。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增加粮食产量的可靠途径是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经过三年(1949~1952年)的经…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回顾和总结我国统计学的科研与教学是本世纪初开始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统计学由日本传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的统计学教学基本上是介绍英美的概率统计方法。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峨眉会议”。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统计学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统计实践工作,都随着我国的政治气候变动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建国之初,国家急需大批的统计干部和管理干部,于1950年按照前苏联的经验和办学模式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计划统计系和统计学专业;在统计理论上则照搬前苏…  相似文献   

7.
马蜀瑜 《中国统计》2002,(12):19-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价格统计工作在满足党和政府管理经济、制定政策、研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和国际统计信息交流、合作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价格统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又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全区农牧业普查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普查是国家获取重大国情国力信息最重要的统计方法之一。通过普查获得统计数据,能够弥补常规统计的不足,能够修正以往的统计口径和数据,能够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宏观决策和各级党政领导更好地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应该说成绩是很大的,基本摸清了当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也为党和政府制定“三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中央为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我认为我国“三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统计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统计工作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从1952年开始,全国各大行政区相继建立财经院校,开设了统计系或统计专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平均每年毕业人数1000人左右。与此同时,统计干部培训工作也得到发展。1958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统计教育事业受到挫折,1962年毕业人数减少到147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统计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所有院校统计专业被迫停止招生,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出现了空白和“断层”;在职干部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统计教育》2002,(4):3-5
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教育尤其是统计教育更加落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统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新统计工作要向前发展,如何培养统计干部是一个重要问题,不但要在大学和专科学校培养高级统计人才,而且各省、市、大行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工培养基层的统计人员。19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