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土地市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房子商品化逐步推行,开放城市土地市场已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但为什么要开放城市土地市场?社会主义城市土地市场的内涵和内在调节机制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现实出发,在理论上对这些问题作一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城市政府土地收益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收益是城市土地经营的实现形式 ,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分析政府土地收益的构成入手 ,确定了政府土地收益的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 ,指出了影响城市政府土地收益的主要问题 ,并从城市土地经营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完善城市政府土地收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4.
从对市场资本主义和计划社会主义的双重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市场社会主义,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和许多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为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关基础环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此外,中国由于注重了体制变迁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5.
6.
于光远把经济思想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看法划分为排斥论、消极结合论、积极结合论。于光远的主体论有两个: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狭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体现了他对市场经济的辩证思维,而广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对中国经济改革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显著差别在于理论初衷、实现道路以及具体制度的不同,因此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可以从市场社会主义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的关键目的即是论证"社会主义同样存在市场"这一重要结论,同时对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进行积极探究,而将社会主义与市场进行完美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目标.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既存在着相通的部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管好国有土地资产谨防土地收益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国有土地资产约 2 5万亿元 ,是最大一笔国有资产。但因土地收益流失严重 ,使它增值减少 ,甚至化为乌有。要管好国有土地资产 ,制止土地流失必须实施国有土地储备制度 ,建立统一土地市场 ,完善土地租税费体系 ,加强“城中村”土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土地级差收益有哪些基本形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应当了解土地级差收益各种不同的形成途径。土地级差收益,在其确切意义上,是指在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广义农业之各个分业中,投在土地上面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收益对比上的相对差异。显而易见,土地级差收益可由下列五种途径发生: A 由土地肥力的优劣及位置的差别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域市场与统一市场王健区域市场向全国统一市场演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的过程。破除封锁割据的区域市场,建立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给各地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区际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力空间布局合理化,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一... 相似文献
12.
1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现论的重大课题之一。自从斯大林同志于一九五二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做了第一次表述以来,我国理论界进行了长期研究,写了许多论文,虽然有人提出过质疑,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了斯大林的表述,对我国的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影响。斯大林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的表述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① 相似文献
14.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其理论模式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过深刻的启迪,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难得的参照系统.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有其相同或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认真探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性、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以罗默模型和贝德汉模型为代表的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文章首先从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回顾了兰格模型及奥地利学派与新信息经济学对它的批评 ,继而详细介绍了罗默和贝德汉模型的内容与特征。最后 ,从内在逻辑一致性和方法论角度对这两个模型展开分析 ,认为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只是考虑了激励与产权变革问题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拓展 ,其内在逻辑和方法论都存在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6.
张涛、王春蕊《中国扶贫开发成效、创新与展望》一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全国各地通过实践推出了多种扶贫创新模式。并认为,后脱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工作将面临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从"帮扶"到"自我发展",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到民生保障提质升级的新特点,需要在城乡一体化治理框架下创新和形成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路径。高中建、李长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意识建构研究》指出,新时代农民的土地意识开始向多元化发展。重新审视农民土地意识现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中,建构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土地政治意识、以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土地经济意识、以大地母亲思想为灵魂的土地文化意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的土地社会意识、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土地生态意识,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的未来考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桂胜、陈山《乡村振兴中村落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模式之认识》指出,构建村落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模式是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现有的村落民俗文化再造空间存在着非遗小镇、民俗文化节、风情旅游区等若干传承模式,显示出重构... 相似文献
17.
(一)与普通商品相比较,土地的商品化是有其特别严格的条件限制。即一般的商品买卖,多表现为商品所有权转移,而土地作为商品买卖,多表现为商品使用权转移。虽然在特定场合,土地商品买卖,也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这种转移是单向的,而且表现为公有化程度的升级,即出卖者只能是集体,购买者只能是国家,集体只卖不买,国家只买不卖。即使是土地使用权的买卖,也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这不仅表现在只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才能进行买卖,而且表现在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经营和进入流通的第一步,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或一级市场,也是由国家独家…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普遍认为资本是丑恶的,人们对于资本的认识几乎都是建立在资本丑恶、资本家人性丑恶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资本和资本家都当作丑恶的东西来批判,其实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犯了一个错误,把普遍的伦理当作市场经济伦理,把部分资本家的丑恶当作所有资本家的人性.马克思说过:资本自从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资本家的本性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前一句话用来形容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后一句话用来形容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这两句话也经常被我们所引用来表达社会主义的优越,但也经常造成一个认识误区,这就是,资本主义治下的一切东西,包括市场经济,都不值得社会主义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任何社会经济形态,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决策分散化,要求市场机制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所构成的整个社会经济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必须在分层次决策的同时,保证各个层次的经济活动的密切配合与联系。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已争论了多年,我的看法是:一、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经济活动,既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也离不开国家计划的指导;二、计划和市场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一,二者都是 相似文献
20.
一、非政治国家:它是“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 国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也和其他社会存在一样,表现为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无产阶级国家是“过渡性质的国家”,就它从剥削阶级的政权机关变为被剥削者的政权机关,变为全体人民用来管理社会生产的工具来说,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称它为“半国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185页)。正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半国家”性质,决定了它必然地要由政治国家向非政治国家发展。 对于“非政治国家”,列宁指出它是“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其特征是由“政治职能变为简单管理职能”(《列宁选集》第3卷,第224页)。因而要理解“非政治国家”,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一定阶段”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