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消费支出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社会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府消费支出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推算的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长期统计数据 ,对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分析 ,证实了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对近代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29-135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对海外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内引表示了普遍的欢迎态度。其中,政府与相关社团、学者成为接纳近代学前教育思想进入中国的主动者。抗战时期,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中的保育、公育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在民国社会有了相当的基础,但近代学前教育事业在民国社会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受到时人的抨击。  相似文献   

3.
魏明孔认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在政府直接经营一定的行业或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法规等三个层面。朱荫贵认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资本企业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肯定。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来推进工业化,由国营企业贯彻工业化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经济运行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的严重代价。剧锦文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新时期,国家资本的运行形态日益市场化,国家资本的实现形态更加高级化,国家资本大大提升了控制力;国家资本壮大的同时,国有资产、国家资本正遭遇巨大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4.
转轨时期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明孔认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在政府直接经营一定的行业或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法规等三个层面。朱荫贵认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资本企业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肯定。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来推进工业化,由国营企业贯彻工业化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经济运行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的严重代价。剧锦文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新时期,国家资本的运行形态日益市场化,国家资本的实现形态更加高级化,国家资本大大提升了控制力;国家资本壮大的同时,国有资产、国家资本正遭遇巨大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国有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孔认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在政府直接经营一定的行业或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法规等三个层面。朱荫贵认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资本企业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肯定。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来推进工业化,由国营企业贯彻工业化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经济运行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的严重代价。剧锦文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新时期,国家资本的运行形态日益市场化,国家资本的实现形态更加高级化,国家资本大大提升了控制力;国家资本壮大的同时,国有资产、国家资本正遭遇巨大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6.
魏明孔认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在政府直接经营一定的行业或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法规等三个层面。朱荫贵认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资本企业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肯定。武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来推进工业化,由国营企业贯彻工业化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经济运行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的严重代价。剧锦文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新时期,国家资本的运行形态日益市场化,国家资本的实现形态更加高级化,国家资本大大提升了控制力;国家资本壮大的同时,国有资产、国家资本正遭遇巨大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7.
李跃 《江汉论坛》2006,(6):74-77
本文在介绍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近代私营企业对其社会网络的构建,包括近代私营企业与政府及官僚的关系、与帮会的关系、与商会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以及宗族关系和乡土关系等,阐释了近代中国私营企业对特殊年代的特殊社会资源的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8.
朱荫贵 《社会科学》2012,(10):144-153
近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既缺乏资本原始积累,又难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负债经营便成为近代企业发展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企业,同样长期存在债务问题。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对于近代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9.
傅琼  聂志平  李浩 《江西社会科学》2003,14(12):129-131
借助传教士、政府、民间力量及教育界的合力,结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美国教育通过由外而内、由示范到嫁接等阶段,逐步确立起其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独特影响与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汹涌的冲击,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招致了落后挨打。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邓廷桢、陈化成、裕谦等爱国官员和将领,揭开了近代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篇章。考察这个历史过程,揭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给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洗浴文化是社会文化史的一部分,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就近代中国的洗浴文化而言,洗浴的种类和妇女洗浴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以洗浴为载体的诗词、图画、木刻,乃至宗教、风俗则是近代洗浴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此外,政府当局在近代洗浴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亦是表征之一。总之,近代中国洗浴文化的兴起,相应的提高了国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及身体素质,进而从整体上改善了中华民族的外在形象,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相似文献   

12.
柴荣 《中州学刊》2012,(4):13-17
政府的服务属性是从政府产生那天起就应有的属性。人类一直都在通过不断地追求政府"应然"层面的服务目标实现其"实然"的服务属性,政府应该定位在服务的角色上,在西方传统理念中它表现为社会契约的达成,近代它纠结于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中国古代表达为"民本"思想,近代体现为"为大众服务"、"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都更加明确了要追求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南方论刊》2007,(8):58-58,5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捐资兴学是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本文拟从传统伦理道德影响、政府教育政策的扶持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进而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把握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始社会转型,与此同时,私塾教育亦开始为知识分子们所反对,政府也开始对私塾进行逐步改良。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私塾——新学堂并存的教育体系二元格局,知识分子的觉醒,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新学堂的兴起,私塾自身的缺陷,政府的低效率,宗族社会的关系,在这些社会背景和历史动因影响下,开始了近代中国困顿与求索,蜕变与传承的私塾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近代福州电报学堂探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清朝政府在引入电报时,曾创建了一系列电报学堂,其中以福州电报学堂为滥觞。该学堂在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中所具有的示范意义不容忽视。从办学动机看,福州电报学堂是清朝疆臣“权自我操”理念之产物,透视出的是近代国人的强烈主权意识。从教学运行看,该学堂属临时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抑或教学手段,皆具有较强的近代性,与中国传统教育大有区别。从教学效果看,该学堂培养出的中国首批电报技术人员,为日后中国电报建设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电报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成功移植西式近代工程技术学校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往分析中国近代资本关系的变异,以及研究它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向近代化转变的影响,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近代中国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一分析. 近代中国资本关系的三重结构中国近代资本关系在被动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外国资本、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的三重结构. 首先,以新性质的社会化生产力构筑起来的近代资本生产形式,是由外国资本首先引入的.同时,它又是伴随着对中国主权的武力干涉,作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种特权事业发展起来的.这一特殊方式使近代  相似文献   

17.
陈涛 《江汉论坛》2023,(12):100-107
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同时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最终走向世界。如果将近代中国的这一变化放到国际体系的层面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一些不同的画面,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也体现出了国际体系的转换过程: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体系在西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下开始瓦解,中国逐渐接受了西方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始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原则,并逐渐进入到正在形成的新的国际体系之中。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中国不仅对国际格局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还能与之进行互动,积极开展外交。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政府都只是仰赖于西方国家的同情心,不敢、不能、也无法突破本身存在严重问题的国际体系,因此也不可能真正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黄涛涛 《学术探索》2012,(7):120-12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行政法文化建设的第一人。他以其"民权"理论为基础,主张民权与政府权力的平衡,明确提出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强调治吏,重视行政监察制度。他在多方面行政法理论问题所作的探索,对中国近现代行政法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正是因为宪政精神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官督商办企业,而应结合历史实际,考虑类似江南制造局等官办军事工业对后世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虽不完全符合近代企业的运作特点,但相比于西方各国,晚清中国的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国家责任。江南制造总局的企业社会责任可归结为:为政府生产合格的军工产品,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为近代科技储备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