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考前选择专业是很重要的,不少学生为此煞费苦心,或是进职校实地考察,或是和家长、老师商讨,犹豫不决。直到临近开学才痛下决心:“就学这个专业了!”然而学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就后悔了:“我的专业好难学,我的兴趣不在这方面。”另有一些学生,在读了几年后发现,当初的热门专业现在成了就业难度最大的专业,懊悔不已。  相似文献   

2.
在1994年年底,国家教委根据“扶强保重,合理布局”的原则,在高校建立了51个“文科基地”,给予重点扶持。5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高校文科基地的学者云集苏州大学,共商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的大计。 与会代表认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大批经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文科基础学科门庭冷落的  相似文献   

3.
填报志愿关系重大我是2004年参加高考的,报考的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由于“三校生”选择的范围很小,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两个专业,因此,我认为填报志愿关系重大。如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二工大”很受青睐, 有些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到290分(300分满分)。因为很多同学都关注物流、环境监测、报关等热门专业, 所以它们的门槛自然就高了。不过,我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依据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创新发展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实践设计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明确“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就业观用对口标准对专业就业情况做出判断,通过对社会学专业就业的个案分析,提出文科专业关联性就业新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外围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的特点,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是由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决定的,关联性就业理念对文科专业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校200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基本结束,据研究生院统计,全国共有3800多人报考我校,湖南省报考我校的考生达3216人。报名人数增幅较去年超过20%。据研究生院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考生报名的热门专业为工商管理、金融、国际贸易、结构工程、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其中,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的有500多人我校研究生招生“行情”火爆  相似文献   

7.
“应用心理学”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几年来,我先后为酒店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设备管理工程专业分别开设了“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旅游酒店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兴趣,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心理学这门学问成为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的工具。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  相似文献   

8.
韩廷一 《社区》2002,(14):62-63
我在伦敦半年,看过无数个墓园,深深地觉得“死在英国”,尤其“葬在伦敦”,应该是死人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在英国,不但住宅区规划得很整齐、完善,即使墓园,也不一定非要跑到荒山僻野。就在市区内或水边或丘缘,往往一墙之隔,墙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墙内则绿草如茵,花木扶疏,不仅有如公园,有时还真是世外桃源。老实说,我固然爱逛公园(那是活人活动的地方),我更爱逛墓园(那是与古人交谈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在发展"非师范"的进程中,应用文科往往成为首选.在这些应用文科专业中,一是覆盖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使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拓宽;二是应用文科在整个文科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基本上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后来居上;三是应用文科专业已经遍及所有的高师院校及其原有文科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用文科已经成为高师院校发展与转型的亮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高师院校应用文科发展遇冷,主要体现在就业和招生上,此外,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办学经验、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现象做了探讨 ,并就高师院校如何发展应用文科,从思想认识、"地方"与"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就业与毕业生质量反馈和专业设置市场预警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的建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教职工宿舍看望费孝通先生。此时父亲已去世11年了,这是自“文革”劫难后我第一次见到费先生。我们都没有谈及十几年来的遭遇,记得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并专门谈及父亲去世前摘录的近万张民族资料卡片。这件工作对我来说感到很突然,一是我缺少文科的基础训练,对父亲的专业研究工作不很了解;二是担心我的工作单位内蒙古农牧学院不放我走,当时“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刚开始,我参加了为“内人党”平反落实政策的工作。但在费先生的努力下,我不久被借调…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偶然的好机会,我翻阅了《成才与就业》,发现对我们很有帮助,在此,我想交流一下求职感触。我名叫鲁键,2004届毕业生,原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报考那会儿生物学很热门,但开始专业学习时,我认为生物学与社会经济脱节较大,不利于就业。所以,一方面强化自己的英语水平,早早通过了大学英语6级考试;另一方面我自学医学知识,准备将来向医学方面发展。我的大一、大二以基础课为主,化学类占的比例最大,还附有一些实验课;大三是专业课,讲的东西靠近科学前沿;大四整个学年需要我们在实验室度过,以完成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管理等方面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现实需要。我们以秉承英国教育传统却跟中国有相似教育框架的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的、师资建设、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马来西亚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解读MBA     
如今,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仍然是个热门。在美国,提供工商管理专业培训的大学有几千所,但是真正能够授予MBA的学校却不到一千所。为什么呢?美国有一个全国性机构叫做工商管理教育资格考察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每五年对各大学商学院的师资、设备和教学内容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的学校才能授予正规的MBA学位。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MBA是个“万金油学位”,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学不深。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MBA资深人士认为,MBA课程的要求强度是比较大的,MBA课程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专家认为:“一般的主修课…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形形色色个性迥然不同的学生,然而有个学生却让我一直难以忘记。他叫阿昆,如今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高职生,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各门必修课都达到了优秀水平。专业课程很  相似文献   

15.
高达文 《可乐》2010,(2):68-68
我在英国学的是法律与商务专业。按照英国的惯例,顶级法律公司总是在学生毕业前一年的夏天,签订用人合同。大二的第一学期,我就开始求职。大学里一般都有免费发放的就业指南。华威大学法律专业的就业指南有近四百页,林林总总一百多家法律公司,令人目不暇接。不过,我选择时并没有特别费劲。  相似文献   

16.
嗜书夫妻     
高冬梅 《社区》2010,(5):11-11
我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且家传渊远,父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启蒙我渎《三国演义》,背《唐诗三百首》,造就了我日后从文生涯的基础。我先生的父母都是教文科的讲师,先生学的又是中文专业,与我相比.对书的“痴迷”程度丝毫也不逊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情况调查,并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连续五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其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就业存在趋向功利、考研率和自主创业率低、就业率不高等不足,从教学、实践、毕业生自身认识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提升教育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考评制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促进该专业本科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8年,一个18岁的青年从浙江名校瑞安中学毕业了,随即,以高分考取了名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读的是建筑学。“我今后的事业能够有个较高的起点。与我就读的大学和专业有关。我的成功,是我运气好,选择到了一个热门专业。”他说。如果说,当初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  相似文献   

19.
贵校学报办得好,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在江苏的读者中是很有声誉的.我们这些常写点东西的人在一起也常常议论贵刊的编辑水平.若要我提建议的话,那只是希望贵刊能办成双月刊,另外能否将“中学文科教学研究”栏目改为“中师、中学文科教学研究”栏目,因为全国中等师范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丢掉这么多人数的读者是可惜的.  相似文献   

20.
《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化和“八五”计划要点(草案)》指出:“本科专业要进一步拓宽业务服务范围,减少专业种数,增强适应性。一部分理论性强的专业要拓宽服务方向,在继续重视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培养应用性人才上”。国家教委于1987年颁布并实施了经过近两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本科专业目录》,今年又召开专门会议,动员并部署了对文科专业目录的进一步修订和调整。此前,国家教委还委托有的高等学校对部分文科专业目录的进一步修订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教委参考。广大文科师生、干部及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同志,认为国家教委重新部署文科专业目录进一步修订和调整,是深化高校文科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优化文科专业结构、提高文科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文科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认真将这一学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抓好。但与此同时。在部分同志中也存在这样那样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疑虑,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