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日益加快.据我国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700多万,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增加了2500万,8年增长35%,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同期总人口增长12.45%).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7.63%上升到1990年的8.59%,增加0.96个百分点.在老年人口中妇女已超过“半边天”.老年妇女同老年男子一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省家庭户的变化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7月1日,省贵州省家庭户总数为721.16万户,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55.23万户,增长了27.42%,年均增长率为3.07%,略低于1982年以前的年均增长率3.58%,略高于1990年全国水平的2.91%。这说明“三普”以来,贵州省家庭户的增长总的来说是较为稳定和正常的,增长趋势是稳中有降,与人口的增长趋势大体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试论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自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以来,产业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这基础上,政府进行了以市带县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增加了建制市和建制镇。因此,近年来,市、镇人口有了快速增长。本文就广东省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特点和变动趋势作些分析,并对未来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一、市、镇人口变动特征 1.市镇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近几年来,广东省的市镇人口增长迅速。从1982年7月1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至1985年底止,市镇人口从1104万人增至1877万人,三年半期间增长70%,平均每年递增16.37%。这是广东省解放以来市镇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例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根据四川省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着重分析四川妇女劳动人口的状况及其与各种人口因素之间的关系。1982—1987年这一时期正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从而引起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旅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战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近几年的事情。笔故里观点,均是探讨性的,求教理论界、教育界的同仁。 1 湖北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表明,有42个;人口177.8734万人(不含未识别的民族和外国入籍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2%(《湖北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1984年8月,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正> “七五”时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266.8万人,比“六五”时期增长百分之七十三点八。国内培养毕业研究生15.8万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6927人,获得硕士学位的14.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92.2万人,增长百分之三十一。培养农业、职业中学毕业生389.5万人,增长2.4倍。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982年的62人增加到1990年14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678人增加到80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789人增加到2334人。全国文盲半文盲率由百分之二十点三七下降到百分之十五点八八。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85年的百分之九十五点九  相似文献   

7.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把生活在占国土面积60%的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摆到我们面前,昔日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今日也同样面临着以人口失控为症结的资源涸渴,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自1953年的3532万人增加到1964年的3992.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41.82万人,年递增率为11.2‰,接着从6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全国为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8.
苗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和贵州的苗族人口分别为502.12万人和258.26万人,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5位和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第1位。 新中国成立后,苗族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等,同其他民族人口一样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资料作如下分析。 一、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 不论是全国的苗族人口或者是贵州的苗族人口,人口数量的发展速度都是愈来愈快(表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科学地分析建国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过程及其现状的基本特点,探索相应的社会经济对策,对于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老年人口问题,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建国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发展过程老年人口是人口群体构成中年龄高的那一部分。目前国际上的惯例通常把60岁或65岁做为划定老年人口年龄的下限。我国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153.8万人,到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增加到9,058.6万人,比1953年净增加4,904.8万人,增长了118%,年均增长率为2.32%。其中,男性老年人口由1953年的1,867.6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口是人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数量看,老年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将会愈益增大。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63%,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增长至8.59%,到2003年将达10%以上,2025年将占总人口的18.5%,2050年将超过1/4。①从历史看,老年人口一般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了几十年的奋斗,当前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多是他们创造的,现在人们享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与他们过去的辛勤劳动有密切关系。从现实看,老年人口中还有较丰富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许多老年人对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3年,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13元,比上年增加373元,增长9%。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且9%的增幅  相似文献   

12.
一、与扬州发展的差异比较(一)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1.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差距。近年来,镇江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十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871.67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448.42亿元,年均增长13.4%。与扬州相比,“十五”期间,镇江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于扬州1个百分点。在均量对比中,镇江具有明显的优势,人均GDP“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5%,高于扬州1.2个百分点,2006年,镇江人均GDP达38229元,高于扬州14245元,人均GDP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一、保安族的族名、族源、习俗及人口分布保安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9,027人,其中8,325人居住在甘肃省,占整个保安族人口的92.2%。保安族最早居住在青海同仁县境内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清朝同治初年迁入甘肃积石山大河家、刘集一带居住下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石油工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有了相当发展,其中外资贷款协议额1991年底已经达到62亿美元。由于利用外资贷款增长速度较快,1986年、1987年、1988年分别比前一年增长69.9%、48.3%、51.4%,而同期石油工业净产值的增长则为—9.7%、23.5%、—1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石油工业偿还gW的基础力量是比较薄弱的,因为外债的偿还终究是源于新创造的价值。但是,我们要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2003年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2003年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人均为2669元,比上年增加138元,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各民族的人口构成、人口再生产特点、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和民族演变所引起的人口变迁,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剖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结构特征,并就协调民族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对城市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居住面积等基本住房信息并没有清楚的把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精准、全面地分析城市人口住房状况提供了基础。分析我国城市人口住房状况表明:2010年城市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9.78%,住房自有率比2000年下降了2.2%的原因在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15平方米,虽然人均建筑面积提高迅速,但距离小康居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不同家庭居住空间的差距很大;过去十年城市大规模住房建设,使得城市家庭户各项设施的拥有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81.13%;城市租房户平均租金为473元/月,在最近十年中增长近3倍,并且增长幅度大于住房价格的增长,这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居住住房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一、人口总量变动概况长江流域总人口,在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Km~2106.4人增加到1987年的每Km~2208.6人.人口总量变化情况见表1.二、人口总量变动的几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猛烈上升,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猛增的势头才告减缓.人口变动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一、人口总量变动概况长江流域总人口,在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Km~2106·4人增加到1987年的每Km~208·6人。人口总量变化情况见表1。二、人口总量变动的几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猛烈上升,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猛增的势头才告减缓。人口变动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8年,人口增长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共计净增人口5879万人,平均每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国建制镇稳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建制镇发展现状(一)总体规模与分布建制镇是我国一级基层政权组织,也是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建制镇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建制镇为18709个,比1997年农业普查的16126个增加了2583个,增长16%;建制镇总人口达60220万人,平均每个镇32187人。建制镇镇区户数为2958万户,占全国乡村总户数的19%,平均每个镇区1581户;人口为10781万人,占全国乡村总人口的17.2%,平均每个镇区有5763人;镇区总占地面积为765万公顷,占全国建制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比重为2.8%,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占地409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