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是推动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其他公众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与责任。然而,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淡薄和缺失成为其参与公共外交的绊脚石。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薄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培养大学生这一意识提出了几点看法,尤其指出了微博在培养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及参与公共外交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电子外交这一新的外交形式开始,通过分析美国电子外交发展变化的过程,对电子外交本身不断丰富的内涵及功能进行归纳,探讨美电子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启示。电子外交的概念比较广泛且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最初电子外交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外交活动提供电子化、自动化的支持,逐步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电子外交的内涵及外延仍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其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的电子外交政策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已经并将继续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外交收益。从长远看,我国也应大力发展电子外交,加强对电子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及公众在外交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力量,推动我国的外交事业迈向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发生后,公共外交一反在90年代所受的冷遇,再次在美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公共外交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究其原因,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环境、美国国内的境况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不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与日外交过程中,周恩来立足于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分区”等指导思想,在构建和谐中日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在现实需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内容,从而为我国外交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通常在统一的外交政策下,有着统一的外交方略和目标。外交方略能反映该国一个时代的政治先进性,同时也是该国综合国力是否强大,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繁荣的表现。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十分反对元代穷兵黩武的外交方略,他主张睦邻友好、慎用武力、增进贸易和反击外患的外交方针政策,这一和平外交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外交保护的渊源、性质及其发展,并着重讨论在当今世界保障人权的思潮下,其性质的转变,以及新思潮对外交保护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在很多人眼中,他既是严肃的新闻发言人,也是微笑的公关大使。他爱挑战,不讳言,直面提问,他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魅力中国,他就是赵启正。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用语言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公共外交。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的公共外交先生"。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为实现大国梦想、称雄南亚-印度洋地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印度一直以大国外交作为其整体外交的重要支柱。印度的大国外交是一种实用主义外交,从总体看,这种外交战略是行之有效的,它将为印度实现大国战略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例题精讲【例题1】相对于政府公关,民间外交更具柔性,传播内容和载体更易于被接受,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前,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华参观访问,中国越来越多的公民走出国门,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使普通公众更易影响舆论。因此要因势利导,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相似文献   

10.
伴随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不断多元化,政党外交成为国际政治中的普遍现象。政党外交具有内容涉及范围广、形式多样灵活和影响深远等特征,它是国家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石。因此,对政党外交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国际合作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社工作的重要战线."十三五"期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人社领域国际合作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决执行党的外交路线和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增进中外友谊,全面落实"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人社中心工作"总要求,巩固扩大国际朋友圈,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口译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译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流信息的质量,本文从外交层面对口译中译员需具备的素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阐述,说明了口译员除了具备很强的双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外,还应有清晰的外交意识和坚定的外交立场.  相似文献   

13.
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在这个后发展的时代,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又摆在每个国家面前。本文选取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一世的外交战争思想,并结合其真实经历和具体实践分为五个方面简单阐述其对当前中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943年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在十一月的开罗会议上,获得了战后"全球四强"之一的地位;而在同年,近代绝大部分的不平等条约得以修正或废除。这与当时的"第一夫人",蒋夫人宋美龄的外交努力分不开的。作为出色的外交家,蒋夫人通过对外宣传,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及争取抗战援助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回顾蒋夫人的"夫人外交",指出其对提升近代中国国际形象的作用,并分析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外交与外交官的任务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长期把意识形态的异同作为两国交往的准则。例如"杜鲁门主义"就是美国长期以遏制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外交战略思想,中国的"一边倒"既倒向前苏联和社会主义,以这些战略思想指导外交,大大限制了彼此对外关系的发展,如:在50年代,中国外交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开拓之年,中国外交工作的成果也给出入境和人才交流带来更大的便利。2014年一年,中国先后与19个国家签署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其中12个已生效,数量达到过去4年之和。  相似文献   

17.
已是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沙祖康,常常戏称自己是农民外交家,喜欢直来直去。国外媒体也评价他的外交风格是“令人惊讶的坦率”。  相似文献   

18.
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是外交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础,本文以国家利益的层次为分析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经济、安全、政治和文化环境,并通过对中国在周边和全球范围内各地区的利益分布,进而把握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立足于周边国家、处理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关系、团结广大亚非拉和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19.
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飞赴欧洲,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他的四场精彩演讲向欧洲、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欧洲观和世界观,其清新自信的外交风格让欧洲、让世界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和合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和合是在承认事物差异的前提下,相互融合、相互协调,最终达到和谐的整体统一。这种传统的和合文化对中国的和平外交道路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