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文学史上,莎拉·奥恩·朱厄特一直她被誉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描写新英格兰地方色彩最好的作家,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女权运动的发展,对朱厄特作品的诸多研究专著和论文开始突破了以往将朱厄特局限在“非主流文学”(“minor”)的狭小圈子里的模式,开始从生态批评、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她的作品。本文以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和评价理论(appraisal)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作品《白鹭》的文本细读,突出其笔下多主题内涵,并阐释隐藏于作品但来自于女性创作者朱厄特本人的“暧昧”声音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2.
命运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人物生存状态在命运的观照和伴随下,较其他主题的作品而言有显著而统一的特征,从人物塑造这一层面可以找到诸多共通点。文章从《雷雨》的具体文本出发,分析其人物塑造受命运主题影响的具体表现,讨论命运主题给该类作品带来的限制与促进作用,并采用互文性理论相关分析方法,对《雷雨》与《红字》两部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试论《雷峰塔》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话命运观的角度来探讨方本《雷峰塔》传奇的悲剧根源。主人公白娘子在命运支配下经历了妖 -人 -神的苦难过程。许宣 ① 、白娘子所演绎的悲欢离合 ,即白娘子忽动凡心 ,许宣、白娘子的四次矛盾冲突 ,美满成仙等都是既定命运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4.
生命存在的困境与尴尬──海明威小说人物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海明威作品进行新的文化解读,超越以往关于“游侠英雄”和“硬汉性格”的分析模式。并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论证了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人类精神状态的表现者,他的作品主题是对二十世纪人类生命悲剧的痛苦把握。他深刻揭示了人类生命存在的困境与尴尬,表达了人类在历经浩劫之后的荒谬感、绝望感与焦虑感,  相似文献   

5.
当代艺术作品的战争叙事离开了自批判现实主义以来所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性,从而也失去了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性,这类战争叙事不再真实地描绘战争,不再注重从整体上理性地看待战争,而是把战争视为个体的一种经历,从个体的角度展现战争的方方面面,这一个体性叙事模式在深刻地呈现战争对人所造成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的同时,也缺失了从整体上对于战争及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和把握这一深度,导致了战争叙事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鲁迅先生二十世纪的乡土小说进行回顾与再审视,反思社会转型时期乡土小说创作的低迷,期待新时代作家们对中国社会面临的"三农问题",予以关注,创作出真正反映乡村面貌,农民命运和心声的震聋发聩的作品,不辱文学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情况形成了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该过程包括肖洛霍夫作品的传入中国,以及翻译家们所做的有益工作。文章对肖洛霍夫创作思想和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分析,对其在俄罗斯和中国大起大落的命运作了历史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原型及原型批评的角度对《还乡》中主人公的原型进行解读,通过对《还乡》中人物原型的分析,旨在解析作者隐藏在原型背后、赋予人物在该部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从而使读者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荒原所赋予的悲剧性的环境氛围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部分作品在叙写方面明显地呈现着模式化倾向,这主要体现为作者在描述故事情节时大多同时从两个女性身上着笔,尽管用笔多寡不同、分量有轻有重,但任何一方都不是无关紧要的,更不是可有可无,这样,在该部分作品的女性人物叙写上就造成了一种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格局。因为该作品所叙写的形象为女性,故我们称这种叙写模式为双叶扶花。通对这一模式的描述与说明,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蕴,以及这一模式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古今著闻集》与《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集》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物语集"。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百科全书"之称,其中也涵盖了诸多民俗学要素。日本学者们从文学、语言学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然而,从文化角度,尤其是从民俗学角度来解读作品的研究所占比重甚小。在中国,该作品还未被真正研究过。本文在对《古今著闻集》的内容和先行研究进行归纳之后,全面考察作品中的民俗学要素。本研究综述旨在为今后从民俗学角度解读作品提供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