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治中屡次参与国共和谈,在国共和谈中张治中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中共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国民党背离三民主义表示愤慨。促使张治中立场最后转变的原因是中共长期实行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是张治中对中共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的结果,是因为他对蒋介石国民党失望,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所致。张治中为国内的和平停战做出了贡献,重庆谈判期间他为协议达成和毛泽东的安全防卫尽心尽力,解放战争期间他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赵子云 《金陵瞭望》2010,(28):87-88
今年是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诞辰120周年。张治中将军被称为“和平将军”,他曾长期生活在南京,留下了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3.
张治中(1890—1969),国民党内著名的“和平将军”,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他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是现代军事史,中华民国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国共关系史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近几年,随着国共关系史研究的开展,张治中研究开始为学术界所注意。本文谨就张治中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一粗略叙述并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4.
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从言到行,他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邓颖超:《<张治中回忆录>序》)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省巢县洪家疃人。他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之列,是一位周身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跟随蒋介石二十五年,与蒋有血肉难分的纽带关系,是蒋介石的重要心腹之一,曾为国民党右派出过力。另一方面,他又一贯主张联俄、联共,始终坚持致力于国共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  相似文献   

5.
三区革命爆发后,蒋介石授权张治中全权处理。入新后,他秉承自己一贯的政治主张,奉行亲苏联共政策,为新疆的和平、稳定和解放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张治中与新疆联合政府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联合政府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归功于张治中为实现新疆之和平与民族团结而作出的辛劳和努力;而联合政府的破裂,在相当程度上又是其在新疆执政之直接结果。张治中自接手新疆事务之后在治新的方针、政策等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及其决策和行为,既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面,也有维护国民党对新疆统治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张治中是重庆谈判中国民党方面的主谈代表。他既是蒋介石倚重和信得过的人 ,又与共产党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他一方面极力维护国民党的利益 ,另一方面为了和谈的顺利进行并达成协议而积极奔走 ,多方疏通 ,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治中为促进国共和谈乃至民族解放发挥过特殊作用,功绩彪炳,但这位在国民党中举足轻重之重要人物曾申请加入中共的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事情过去半个世纪之后,张治中先生在其《我与共产党》一书中对此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9.
树人兴学垂青史──记张治中先生和黄麓师范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治中先生既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又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跟上时代步伐.青年时期,投笔从戎,追随孙中山,为其领导的民主革命英勇奋斗;随后投身北伐和献身抗日事业;三到延安,促进了新疆和平解放;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同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历经政治风云变幻而不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从没有带兵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内和平事业,有“和平将军”之称.尽管身居国民党政府要职,却不忘造福乡粹,闻名全国的黄麓师范学校就是张治中先生亲手创办的.一黄麓师…  相似文献   

10.
张治中(1890——1969年)是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①本文试图对张治中在新疆和平解放中的作用作一粗浅探讨,藉以纪念张治中将军诞辰101周年。 1944年11月,新疆北部的阿山、伊犁、塔城3个专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为反抗国民党的残暴统治,相继发动武装  相似文献   

11.
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政权更迭的原因一直是史学界颇为关心的问题。美国的费正清先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知名学者,他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分析了导致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倒台、中共建立起新政权的内在因素。本文以此书作为切入点和立论基础,对国共政权更迭的原因进行一个全景式分析,从农民群体、知识分子和国民党自身建设三个角度来解读国共政权更迭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阐明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主张的一致性,阐明了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同,要求国民党统治集团真正实行三民主义,批评和批判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三民主义的背弃和背叛.回顾这一问题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依据若干重要历史资料 ,重新审视国共“党内合作”的维持与破裂是非常必要的。国共“党内合作”关键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它是国共合作的“唯一形式” ,而非“最好形式” ;国共“党内合作”得以在“病态”中维持 ,在主观上共产国际的“坚持”和在“挤柠檬汁”理论指导下采取机会主义的平衡策略是根本的和直接的原因 ;国共“党内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决定了合作的历史阶段性 ,不应过分强调国共合作破裂的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14.
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共两党最初的政治纲领是两党政治纲领演变的基础 ,对此后 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党最初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曾一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使其纲领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失去了进步性 ,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从而导致国民党失去了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最初提出的政治纲领虽然脱离中国实际 ,但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使它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纲领 ,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通过对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 ,总结国共两党最初政纲的异同点 ,探讨两党纲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党内合作政策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俄提出中共与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政策 ,是为其推行“东方战略”服务的 ,完全是为了自己利益 ,不符合中国实际 ,是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直接磋商的结果 ,中共和国民党内部都反对这一政策 ,共产国际支持国民党 ,而共产党的活动受到共产国际的强迫和国民党的严格限制 ,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6.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总觉醒,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事变发生后不久,便使国共两党由原来的对立、停战走向携手合作,酝酿已久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抗战开始到武汉保卫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关系比较密切。两党虽在政见上有所不同,而且矛盾很大,但终究没有破坏统一战线,各自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共同谱写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光辉篇章。认真研究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特别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国共关系出现的特殊局面,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的提出,既是对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一种政治呼应,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政治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的革命性和革命作用作了过高估计 ,继而分析了国民党压抑、排斥和打击共产党的态度及其政策倾向 ,并通过深入研究国民党的阶级构成、组织特点、权力运行机制等 ,揭示出了国民党依然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前期 ,国统区各党派和各界各地广大妇女空前团结起来 ,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妇女界抗日救亡统一战线 ,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 ,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20.
谢伟思作为美国职业外交官,著名的“中国通”,由于他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和与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亲密接触,使他对中共的成长历程、国共关系及中共对美苏的态度等问题都有了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得到民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中共必将取代国民党而成为执政党,所以美国政府应该采取正视现实的对华政策,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和冷战兴起,美国政府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不仅导致了它与中共关系恶化,而且使谢伟思等人因延安经历而背负“反叛”罪名,遭受迫害。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处于长期对立的重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