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Blog):英文直译“网络日记”。“博客”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用网络做载体,互相交流,求知,问学,交友,表达情感,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圈”,诠释现代老年人全新的生活和休闲方式,充分展示了信息化时代的长者风范。  相似文献   

2.
社区关键词     
《社区》2015,(9):6-7
社区感动日记 在天津市南开区万兴街,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全民网上共写感动日记”博客,辖区内近17万居民,人人都可以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写成文章,发表在这里分享。从2013年4月至今将近2年的时间里,博客刊载日记近1800篇,阅读量2万多次,记录了社区里的凡人善举和身边感动,通过一篇篇感人故事的传播,社区里形成了看博客、讲故事、学习好人好事、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几乎每个社区都涌现出令人深受感染的事迹,成为弘扬社区正能量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博客”(Blog)是一个网络专用名词,指一种网上个人日记。与纸上日记不同的是,它可以自己进行美术设计、配乐,张贴图片,它可以供任何一个上网的人阅读,阅读者还可以通过留言和主人交流。并且随意把自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在任何一个网站的任何“社区”里张贴……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网上出现了一个名叫“戒传所”的博客,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反传销博客。博主以自身的经历,连连发表反击传销文章,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博主以其无畏的勇气,鞭辟入里的分析,痛心疾首的呼唤,被称为中国第一反传斗士。然而,他这样披肝沥胆地呐喊,却难以回归亲情之路。父亲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弟弟和他斩断手足情缘。  相似文献   

5.
最近,周围的朋友们见面常问:“你博客了吗?”博客在中国出现已经三年有余.到今年似乎格外地火了起来。“博客”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有的网站给“博客”定义为:“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定义,没有“博客”的人听得一头雾水,“博客”了的总觉得没有一个定义可以贴切地形容它。“也许正因为简单,要解释清楚,反而十分复杂。”不同人对“博客”持有不同的观点,或许正是这种自由的形态让博客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如同水的形状只跟装载它的容器的形状有关,而装载博客的容器可以是玩博客的任何一个人。博客的种类繁多,比如:日记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博”不到的。由此还衍生出大量新词,比如:博客精英,博客链接等。和很多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从三年前玩“博客”的小众到现在规模庞大的“博客”大众,“博客”似乎从所谓的“精英时代”扩展到了如今的“百姓时代”。大家都在博客上挥洒着自我,于是博客更像网络里的一片自留地,我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自己满足。  相似文献   

6.
博客是我国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一个词汇。目前博客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博客中产生的“公民新闻”、博客写作的“被看”心理、博客的自由特性引发我们对新闻真实性、“去中心化”、博客监管的多种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3,(19):42-42
很多城市社区都开办了社区论坛、博客和微博等,通过更加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途径管理社会事务,这被很多人称为“网上居委会”。但是,很多社区工作者反映,“网上居委会”的人气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内部网上开BLOG,疯了! 这个奇怪出现的BLOG,占用了欧派企业整整一上午的宝贵办公时间。起初,欧派在构造企业内部网的时候,负责技术设计的公司“买一送一”,送了这样一个类似于鸡肋的博客功能。行政管理部门再三呼吁过,不要让内部网这部分功能白白流失,但是下面也没有一个人在内部网上安家。  相似文献   

9.
博客为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提台了崭新的平台,名作家开设博客的内在动因与门户网站追求影响力、知名度和人气不谋而合,其个人话语通过博客在网络公共领域得到最大程度的肯定,博主在博客之中的言论趋于自由状态,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实现一种类似等价关系。普通人乐意于享受这种作为主角“被观赏”“支配话语”的角色,并通过“链接”等与其他博主形成有效互动,形成自己的博客关系圈。名作家博客的生存样态和精神书写成为消费时代文化镜像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政治参与对代议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的人大代表“网上履职”已然常态化,最为典型的案例有三:一为网民人大代表的“虚拟-现实”对接;二为博客人大代表的“线上-线下”履职;三为网民参与的“E两会”与现实两会的互动。这些案例一方面使网民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凸显了人大代表“网上履职”所面临的网民期望值高、网络参与有限、网络空间双面影响等困境。鉴如此,让人大代表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并将人大代表的“网上履职”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打造一个“互联网+民意”信息化工作平台,方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秦珍子 《社区》2011,(31):63-64
她是网上著名的“QQ奶奶”,在QQ上拥有13万个好友。这位七旬老人“与时俱进”,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都是为了走近青少年。她说:“我从来没看到有坏孩子,只看到可怜的、教育缺位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4年,博客“私人日志”作为网上个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内迅速普及。其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传播主体对自我的主动型多重展现,传播文本兼具独白与对话的特质,传播互动依托于个人网络空间展开。文章认为,博客“私人日志”的兴起,预示着私人领域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浮现,同时,个体传播者的崛起对于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的复归亦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博客”是“blog”的音译,全称是“Weblog”,是网络日志的意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用电脑的普及,许多人便选择在博客上写日记,写见闻,写感受,写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天然的关系,教师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教学随笔等上传发表,这种写作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博客逐渐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出现了教师专业群体的教育博客,基于博客的交流与写作成为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写作既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总结博客写作对教师专业成…  相似文献   

14.
博客人语说起写BLOG,完全是偶然的原因所致的。因为看了几期《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里的“四方桌”栏目,在网上搜索到了“教育叙事研究网”,看了之后很过瘾。上传了一些读后感,马上得到刘老师的  相似文献   

15.
相比BBS等传统网评的空间载体,博客作为一个私有性较强的平台,面向的是个人、朋友及具有共同目标的群组,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它的网评结构语言出现了新特点。一方面,博客作者的原创评论日志更具理性、逻辑条理性,同时夹杂大量情感与生活经历背景,带有个人化论述的印记;另一方面,博客读者对日志的评论围绕日志文本一个中心展开,在群组性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撑下,主要以友善、鼓励性话语为主,形成网络“熟人社会”交流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开放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也可以将个人工作、生活、思想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的表达力;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普通博客”和“名人博客”的不同,从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者、受众和传播形态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名人博客”的传播学特点,并分析了“名人博客”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这些对比和分析,发现了“名人博客”现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前,杭州葵巷社区向日葵网上招聘博客正式开通,不少辖区单位将岗位信息挂上了网,而正在找工作的社区居民也跃跃欲试,近20名高校毕业生和一批失业人员将自己的情况公布于博客。社区专门开设洽谈室,用工单位与求职人员在网上招聘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11)
一个新鲜的名词和概念——名人博客,成为新浪博客推广活动的宣传之重,两个多月来,以雄踞之势在整个博客金字塔的顶端熠熠生辉。自博客进入中国,敢作敢为的木子美曾经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她因此成了世界名人。这名人写博客又是想干什么?“名人博客”为什么要从博客中单列出来?又是谁把名人和博客放在一起搅和搅和?这些问题同样让人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20.
雨露告诉我,她已经把我发给她的贫困学生资料全部挂到网上去了,要我去她的博客看看。我登录到她的博客,醒目的大字“南金桥——希望桥”映入我的眼帘,十一个贫困孩子的简历、生活照、家庭背景、父母近况都历历在目,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情况介绍后面都有热心人跟帖。他们承诺,每学期资助这些孩子200~700元的生活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