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校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专门研究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这个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二名,副教授三名,讲师五名(全部为硕士)。这个研究所从建所以来,抓好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先后编写出版了《朝鲜族简史》、《朝鲜族革命斗争史》《延边经济史》、《延边经济发展史》、《延边农业发展史》《朝鲜族教育史》、《朝鲜族文学史》等著作;编写出刊了《朝鲜族研究丛书》,并在外学术报刊上发表了《试论朝鲜族迁入及其历史上限问题》、《中国朝鲜族的历史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试论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东满根据地的历史作用》、《试论中国朝鲜族在历史上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几十篇学术论文。这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多次应邀参加过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朝鲜族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洛杉矶国际学术讨论会,日本大阪朝  相似文献   

2.
武陵民族研究院是三峡大学直属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06年12月。研究院下设中国土家学研究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南方民俗与宗教研究中心、民族艺术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等。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5人。还在校外聘请了8名专家为兼职研  相似文献   

3.
延大学者     
《延边大学学报》2009,42(5):F0002-F0002
孙春日,吉林省和龙人,朝鲜族,1958年6月出生。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7年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前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亚细亚经济文化研究所学术顾问、延边大学“长白山”学者等职务。  相似文献   

4.
延大学者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3):F0002-F0002
朴今海,女,朝鲜族,1962年8月生,吉林省龙井市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历史系,1996年在韩国明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在延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延边大学朝鲜族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学科主任,并担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韩国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社会兼职。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大家庭,这个民族大家庭称做中华民族。中国朝鲜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既具有与其他兄弟民族相同的共性;同时,又具有有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个性特点。本文试从历史、文化和心理三个方面,对中国朝鲜族的个性特点略加阐述。一、中国朝鲜族的历史特点中国朝鲜族并不是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民族,而是迁入民族。越境迁入,是中国朝鲜族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朝鲜族历史的特点。这个显著特点又决定了中国朝鲜族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特点。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战乱、饥荒、封建暴政,特别是由于日…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的打击乐是该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之一,风物与四物乐作为朝鲜族打击乐的前身与新兴形式,见证了朝鲜族打击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娅丽,女,满族,1963年10月出生,天津市宝坻县人。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当年分配至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工作。现任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曹娅丽研究员勤于思考,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艺术科研项日2项,主持青海省社会科研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主持并完成的国家艺术科研项目《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土族服饰、婚礼、节庆、音…  相似文献   

8.
江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江汉大学直属研究机构,下设四个研究所,即江汉大学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江汉大学汽车产业与汽车文化研究所、江汉大学品牌研究所、江汉大学家族企业研究所。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7人,兼职研究人员80余人,特约研究人员18人。还聘请了章开沅、皮明庥等著名学者为该院城市所学术顾问,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科门类齐备,科研实力雄厚.现设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经济、民族考古、民族教育等八个研究室;在五十多人的科研队伍中,研究员和副研究员近二十人,许多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朝鲜族迁入史研究中,对于朝鲜民族由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的再迁一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甚少。据历史考察,中国朝鲜族中的不少人是从19世纪后半期,由西伯利亚迁移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的后裔。为此,笔者在此就朝鲜族由西伯利亚向中国东北迁移的过程及其特征做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延边朝鲜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姜淳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一个地区.调查这个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对于考察和了解中国朝鲜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千年漫长岁月中,勤劳智慧的朝鲜民族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伴随着这悠久的历史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境内有5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固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朝鲜族与瑶族文化的类似性和历史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时期,延边地方军政当局为了边疆安全,组建“越垦韩民”的团练,展开了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这不仅是中国朝鲜族历史上与兄弟民族协同守边、一致对外的先例,而且是中国朝鲜族爱国主义运动的开端。这为日后各民族共同团结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风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21世纪中国朝鲜族风俗究竟会起何种的变化、发展,朝鲜族应做出何种努力,这种研究和探索,对于朝鲜族的文明与文化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延边大学语言研究所的前身是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研究所。朝鲜语言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1月,下设文学研究室和语言研究室。2003年12月,朝鲜语言文学研究所划分为朝鲜文学研究所和语言研究所。同年,延边大学语言研究所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语言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新的延边大学语言研究所。研究所根据中国朝鲜语言文字的重大问题来选定研究课题,并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聘请相关研究人员,现有2名在编研究人员和4名兼职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6.
朝鲜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百花园中一支盛开的鲜花。总结和研究朝鲜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使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是民族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朝鲜族舞蹈的艺术风格,促进民族舞蹈教学工作,本文就朝鲜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得到舞蹈界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17.
试论朝鲜民族“十长生”形成的思想基础金荣振朝鲜民族是中国的邻邦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也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朝鲜民族与中国的汉民族等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纽带联系,而“十长生”正是古老的东方文化所凝结出来的一种独具朝鲜民族...  相似文献   

18.
在黄埔军校任职和就读的朝鲜人和中国朝鲜族约有200余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同志在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幸存的几名中国朝鲜族革命者千辛万苦来到了延边,并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成为延边地区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骨干。  相似文献   

19.
冉光荣教授     
冉光荣教授,1938年12月生,重庆市江津县人,汉 族。195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2年历史系研 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藏区社 会经济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学术委员,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84年起,冉光荣教授曾历任四川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四川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兼任四川省藏学会、民族学会、大禹学会、经济史学会副会长,省历史学会、彝族学会、羌学会顾问。1…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要求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