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需求与中国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食物生产、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水平的现状;阐述了我国食物结构与居民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营养学观点,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指出:“在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对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别是食物结构进行正确地引导和调节,使之同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和生产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研究制订和实施国民食物结构的调整,引导全国人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物消费结构,解决好“吃的选择”,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3.
食物消费结构和食物生产是国民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它受生产水平、自然资源、人口、生活习惯诸多方面的制约,更受经济政策和生产管理体系的决定性的影响。国务院制订的《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我国和我省食物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食物消费、生产、流通和营养水平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食物消费发展做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与食物消费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我国现实的食物消费结构趋势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市场导向 ,同时近几年食物消费额增长过慢和下降又严重妨碍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当前在依据食物需求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 ,还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发展食物消费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食物消费的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谷物直接消费、饲料消费及畜产品消费发展的差别,并考察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食物消费中相应的谷物直接消费、间接消费以及畜产品消费的变化特征,总结了未来我国食物消费的趋势,提出应该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6.
过去几十年,我国食物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粮食安全观念也逐步从传统的注重口粮安全过渡到注重数量、营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目标的大食物安全观。在大食物观下,未来我国食物供求均衡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食物结构性短缺、食物自给率下降;食物供求空间错位,食物消费在不同人群之间差异明显;生态和水土资源制约不断加强,可持续生产能力亟需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以及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并存;现有政策体系不适应大食物观的需要等。为应对以上挑战,需要全方位利用国土资源、多渠道开发食物来源,改革政府补贴支持政策,引导多元食物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食育教育和宣传,推动建立健康导向型的多元膳食模式;政府要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多元化食物供给统计与评估。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自1984年创历史最高记录以后出现了连年徘徊。从对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中,使我们看到作为满足人民生活最基本需要的粮食生产并未“过关”。以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左右,即大体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的粮食水平,来控制我国的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不能不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的立足点。最近在我国,对农业生产谈论较多的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实际上是怎样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问题。本文试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和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与中国粮食生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人口数量增加、食物消费结构转变、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四大问题的困扰。加入 WTO在关税减让、关税配额增加及限制国内支持三方面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将带来极大的机遇。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农业资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 ,降低粮食自给率 ,可使我国粮食生产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获得适足食物的权利。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在内的食物权保障的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到食物生产和流通、食品安全、食物在文化上的可接受性、自然灾害的食物保障以及社会弱者的食物权保障。尽管这些法律对中国食物权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应该将食物权明确规定为宪法权利,制定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制订营养立法,并在灾害法律中明确规定国家的食物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当前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总体水平的分析,可以发现食物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随收入变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弹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各类食物的消费需求受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及方向,从而为改善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向小康水平迈进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将向西方国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物构成的某些文章,还有过份宣扬西方国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倾向。我认为,我国不能照搬或者模仿两方国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食物构成模式。其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12.
食物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弊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ELES模型对福建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需求边际倾向、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肉禽、水产品、瓜果类等高营养食物消费逐渐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油脂、粮食、蔬菜等基础型食物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说明福建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逐步改善;最后提出调整食物生产结构,树立“大食物”新观念,增加动物性食物供给;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区域间食物流通机制和农产品价格监管机制;保障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稳定食物供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持续性食物生产和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安全是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食物安全的基础是持续性食物生产,以此确保食物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持续性食物生产的关键又在于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使食物生产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食物美元核算方法,分析1987-2020年我国食物系统增加值的行业与要素分配结构,以及食物系统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异,以考察食物系统演化及其包容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食物人民币中的农业生产份额从1987的66.02%下降到2020年的45.89%,而食品加工、服务行业的份额呈上升态势,食物系统在参与主体方面的包容性增强。第二,食物系统就业仍然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但比重从1987年89.83%下降到2020年68.4%。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部门。第三,食物系统的劳动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1987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第四,食物系统内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距呈现波动式下降态势,收入分配方面的包容性较低但在不断提高。泰尔指数从2002年的0.38下降到2020年的0.32,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分行业内各细分行业之间。  相似文献   

16.
食物浪费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与蔓延让世界各国食物浪费形势变得更为严峻,部分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为制止食物浪费、推动食物节约,制定或出台规范性文件成为联合国、欧盟及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针对我国食物节约相关立法原则分散、责任追究及综合治理机制缺位、规范层级低的现状,本文尝试对域外食物节约相关立法进行规范梳理与比较研究,以期在规制主体、规制客体、规制过程、规制模式等方面为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437户北京市家庭调查数据,在测算不同老龄化程度家庭食物消费情况基础上,利用二次平方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支出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的粮食、蔬菜等"基础性"食物支出弹性更低,肉类等"改善性"食物支出弹性相对更高;(2)从自价格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对动物性食物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而在植物性食物消费类型上更为稳定;(3)从交叉价格弹性看,不同老龄化程度的家庭对不同食物间交叉价格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于认识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春天来了,草木萌发,百花争妍,山坡上、树林里、溪河边、田坎下,随处可以看到鲜嫩的野菜。过去,它曾是饥寒交迫的人们填饱肚皮的救命食物;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过精过细的食物成为人们时髦生活,野菜几乎与人们绝缘。如今,人们发现农药、化肥对蔬菜的大肆污染,方惊奇地发现很多野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同时又极少被污染,有利于改善食物的结构。营养学家曾对我国比较常见的马兰菜、鱼腥草、山芥菜、龙须草、蒲公英、荠菜、枸杞芽、马齿苋等100多种野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野菜的营养含量比许多粮食和栽培蔬…  相似文献   

19.
契丹人因其游牧生活的特性和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食物结构中野生资源占有相当的比重。契丹人食用的野生资源有野生动物,如禽鸟、走兽、鱼类;野生植物,如莲藕、野葱及韭菜等,还有诸多野生山果。这种独特的食物结构造就了契丹人的独特体质和民族性格,同时对辽代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湛江师院网球专项学生的膳食营养调查,了解网球专项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其合理膳食结构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采用膳食调查记录法,对100名网球专项学生每天膳食摄入量进行记录,然后从食物结构、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营养素摄入状况进行分析.网球专项男、女生食物结构不合理,畜禽肉类、豆类、蛋类、鱼虾类普遍摄入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肉食性食物和豆类摄入量较少.男、女生总能量均摄入不足,仅为RNIs标准的87.1%.维生素B1、B2、C均达到RNIs标准供给量,但维生素A摄入严重不足,仅为RNIs标准的47.1%.铁、锌、硒、钙等4种无机盐都低于RNIs推荐供给量,尤其钙为摄入严重不足.湛江师院网球专项学生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所需的营养标准有着一定差距,为保证网球队员的运动能力及提高运动成绩,建议开设营养知识讲座及为运动员开设专门的营养配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