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土家丧鼓歌田禾丧鼓田是流行于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以欢乐的歌舞形式悼念死者而演唱的职.又名闹丧祆。闹丧田.有的地方还以它的唱词末句衬词而称之为“撒儿啃”、“散忧儿田”。人们称它的舞蹈形式为跳丧筹、打丧鼓、夜锣鼓、打绕棺等.它是一种亦因亦好的家把...  相似文献   

2.
“撒尔嗬”是土家族源远流长古老独特至今仍在流传盛行的丧葬祭祀歌舞仪式。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撒尔嗬”是汉语音译,又译“散忧儿嗬、“三友儿嗬”等,音意兼译为“跳撒尔嗬”,意译为“跳丧鼓、“打丧鼓”、“闹灵歌”等。形式上有坐丧(文丧)、跳丧(武丧)、绕棺(转丧)等。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流域的长阳、巴东、五峰、鹤峰、建始、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区,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土家族聚居区也有程度和形式不等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椎牛——苗族祖先崇拜的核心符导苗族丧仪中的椎牛之俗,已有见于出土的汉代铜鼓。文字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历代史志记载更详:“八寨……人死,亦有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花苗在贵阳、大定、遵义所属,……丧,则屠牛召戚”。②“丧则  相似文献   

4.
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思南县天桥乡地处思南与印江的交接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风极为淳朴,尤其是该区域内的闹丧习俗,其主要程式极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通过区域内闹丧习俗的调查研究,不仅为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提供原生态元素,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湖北长阳县土家族跳丧习俗除了葬礼前的一般程序外 ,主要包括“打井”、“祭拜”、“跳丧之夜”、“游丧”、“闭殓出柩”、“上山掩埋”、“回灵及祭祀”等。  相似文献   

6.
从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宏观层面来看,土家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既往之人肉身毁灭的告别之礼。但就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具体情况而言,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跳丧”、“打撒吨嗬”、“闹大夜”等具体歌舞环节,则是土家族独树于世界人文之林的鲜明旗帜。对土家族丧葬仪式流程及其文化功能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专门解析,可以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7.
“三年之丧”的古礼在晋唐之间曾发生过重大变迁。在皇家服丧方面,晋唐间,“三年之丧”从“心丧三年”发展成了“以日易月”,但这里的“以日易月”与汉魏时期的已经有着重大差别。在社会上,“三年之丧”逐渐受到各阶层认可,并被朝廷以立法形式予以支持。以上变迁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而行至孔子所在的春秋末年,已然是礼崩乐坏.孔子欲借助“三年之丧”所独具的双重功效,由孝而仁,由仁而礼,由礼而和,所以“三年之丧”成为了“孔子复礼”的新宠,被提至到“古今天下之通丧”的高度.孔子的宣传,为“三年之丧”在后世由礼入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弟子为师心丧三年提供了契机,为后世孝道、仁政和尊师重教的传统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9.
“三年之丧”的古礼在汉晋之间曾发生过较大变化。在汉代,由于统治者需要,“三年之丧”发展成为“以日易月”。到了两晋时期,服丧形式又从“以日易月”发展成为“諒誾终制,心丧三年”。这种变化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疑义相与析     
一、释“六国互丧” 苏洵《六国论》有这样一句:“六国互丧,率赂秦邪?” 中学语文课本对“互丧”的注释是“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课本是用“彼此”注“互”;用“灭亡”注“丧。 “彼此”是由指代词“彼”(那)和“此”(这)合成的一个词,表相对关系,与现代汉语中的“互相”义同;一般可以互释。如“彼此照顾”、“彼此帮助”,可以换成“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意义一样,都是说甲、乙双方,彼此对待,甲方照顾、帮助乙方,乙方也照顾、帮助甲方。  相似文献   

11.
不少研究者,将鄂西土家族“跳丧”与“巴山舞”误为同称,或相提并论,甚至将“巴山舞”与古代“巴渝舞”、“摆手舞”、“踏歌”等混为一谈,以讹传讹。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跳丧”与“巴山舞”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舞名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2.
“吾丧我”是《齐物论》一篇的题眼,在前人阐释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吾丧我”的要义原指“遗形忘心”的状态,其内涵为“两行”,其方法为“以明”和“物化”,其境界为“无己”。  相似文献   

13.
庄子“吾丧我”思想是《齐物论》全篇的精神内核,对于当前的绘画创作与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性。首先,分析历来学者对于“吾丧我”的各种解说,力图准确把握其含义。其次,回望西方绘画创作历程,分析西方绘画创作与“我”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再次,比较庄子“吾丧我”思想与海德格尔的“无蔽真理”观的相通性。最后,运用“吾丧我”思想解读法国绘画大师保罗·塞尚的绘画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丧葬源于灵魂与灵魂不死”、“灵魂观念伴存丧葬习俗”、“厚葬是人类对来生看好的表现”和“薄葬:智者的选择”等四个方面.有机地论述了原始信仰中的灵魂与灵魂不死观念在丧葬习俗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使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厚葬久丧只是原始人信仰中的期待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是给人们走出重丧而伤生的误区.自觉实行厚养薄葬短丧,重视现世生活质量而不是将大量的金钱化费在无意义的厚葬上,提供理论思维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鄂西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中,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以欢乐的歌舞悼念死者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土家人俗称它为“跳丧儿嗬”。 一、跳丧儿嗬的基本形式 跳丧儿嗬广泛流传在古代巴人发祥之地的清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尤以鄂西的巴东、长阳境内最为古老原始,在这里的民间最为普及。  相似文献   

16.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17.
长阳土家“跳丧”习俗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直至现在仍然极其完好地保留了其原始风貌,长盛不衰。对“跳丧”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并从得天独厚的传承环境、坚实的传承支点和正确的传承导向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摆烂”是丧文化话语的最新表现形式,是当代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折射。以“摆烂”“躺平”为代表的丧文化的流行,蕴含着青年对社会生存及个人发展的迷茫、困惑与不满,其实质是一种群体性的时代焦虑,是媒体驱使下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并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带来了挑战。为此,应当对以“摆烂”为代表的丧文化话语体系进行解构与祛魅,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引导学生树立奋斗幸福观和劳动幸福观,以奋斗精神绘就新时代的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留给人们许多沉重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 ,苏共丧权、苏联解体是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 ,揭示了党的生命源泉和执政基础。深刻认识和吸取苏共丧权的教训 ,认真领会“代表人民利益”思想的深刻内涵 ,真正当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苏共的悲剧就不会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20.
通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按常规,这样用是不通的,所以李渔认为“殊难着解”①。但优秀词人却能打破常规,把视觉中事移到听觉表达,使视觉听觉沟通起来,使人感到新奇别致、妙趣横生,所以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宇而境界全出。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