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明代哈密的居民由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支构成。按明马文升《兴复哈密国王记》的记述:“哈密国……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种番夷,同居一城”。《明史·哈密卫》中也说:“其地种落杂居,一曰回回,一曰畏兀儿,一曰哈剌灰”。畏兀儿是指公元840年由漠北西迁至西域的回鹘,即现在的维吾尔族,哈剌灰是蒙古瓦剌人的后裔;而王室统治者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蒙古文化中,有许多因素可以说明它与毗邻民族文化早已有所交往。在前后共约三四百年(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的时间中,属于突厥语族的畏兀儿人也充当过文化媒介角色。畏吾儿文化人和文学家哺育了十三世纪的蒙古文字和文学。畏兀儿文字作为一种得手的巩固与积累的工具,曾服务于蒙古语言——从成吉思汗义子失吉忽秃忽的断事文书到Д·纳楚克道尔吉的诗作,从失传的史籍《金册》到人民蒙古三十年代的新书。至今,蒙古语中还  相似文献   

3.
元代入滇的畏兀儿人,属于西州回鹘,即高昌畏兀儿人。据《元史》记载,自公元1209年开始,高昌畏兀儿人归附蒙古王朝,从征花刺子模及西域回回诸国,并随蒙古军队进入中原征灭南宋,最后留戍吐蕃及襄阳等地。高昌畏兀儿人进入云南,主要是从忽必烈及其统帅兀良合台,于宪宗三年(1253年)平大理后开始的,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时又进来很多。畏兀儿人在世祖至元初曾参与征伐交趾、占城和缅国的战役,据《元史·世祖本纪》及《元史·外夷二》安南条说:当时交趾及占城叛服不常,曾  相似文献   

4.
蒙古文是借用回鹘文字母(又称畏兀字)创制的,故称“回鹘蒙文”。蒙古何时借用回鹘文创制回鹘蒙文?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被认为具有可靠依据的一种意见认为,蒙古自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俘获塔塔统阿开始借用回鹘文记录蒙古语而创制回鹘蒙文。其依据为《元史·塔塔统阿传》一段记载,即:“塔塔统阿,畏兀人也。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易夂)可汗尊之为傅,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坏印逃去、俄就擒。帝诘之曰:‘大(易夂)人民疆土,悉归于我矣,汝负印何之?’对曰:‘臣职也,将以死守,欲求故主授之耳。安敢有  相似文献   

5.
畏兀儿文化与蒙古汗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建了规模空前的游牧国家——蒙古汗国。自此时起直到公元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北归朔漠,正是蒙古民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飞跃发展的历史时期。早在蒙古兴起以前,畏兀儿已在天山南北一带创造出高度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史学界称之为“别失八里——哈刺和卓文明”。蒙古初兴的蒙古汗国时期,从外部输入的主要是畏兀儿文化,这对于蒙古民族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素质的提高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本文对此试作探讨,以图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各个民族文化的汇集交融是促成中华民族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契丹文字原始资料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成果逐渐被积累,契丹文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被辨别的契丹语各类动词对契丹词语的解读、句子成分的辨析、语法形态变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契丹大、小字碑铭出现了语法作用和词语意义相近的三组动词,分别是表示“在时”的助动词■(■)和■(■)、表示“在的”的形动词■(■)和■(■)、表示“在、是”的普通动词■(■)和■(■)。对这三组动词的辨析以及与亲属语言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契丹大、小字文献的释读进程,而且可以进一步推进北方民族古文字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十四世纪,随着元朝的灭亡和明廷的兴起,今新疆各地打破了蒙古人统治畏兀儿(今作维吾尔)的局面,元代中叶以来出现的各封建割据“地面”之间的力量在重新组合,蒙维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了撒里畏兀儿的东迁,促使一部分蒙古人和畏兀儿人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研究元末明初蒙维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契丹语是我国历史上契丹人的语言。一般多认为它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比较接近蒙古语族的一种语言。契丹人有过两种文字,一种为大字,一种为小字,基本上都是仿照汉字的偏旁部首造成的。契丹小字是一种以音节、音素符号为主,夹有词符的混合体文字。由于契丹语和契丹字都是死去的语文,又加上保留到今天或被我们发现的文献资料较少,所以给我们解读契丹小字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一、9世纪中回鹘西迁以前西部回鹘居住新疆的历史 “维吾尔”(Uyqhur)一词初为回纥人的自称,其意为“联合”或“协助”①,后来汉人音译为回纥或回鹘。汉文史书中的同音异译较早,《魏书》最早提出了“袁纥”(意为十姓回纥);《隋书》写作“韦纥”、“乌护”或“乌纥”;新、旧《唐书》则写作“回纥”、“回鹘”。唐贞元四年(778年)以后,历经五代及宋、辽、金等朝代,都一直称为“回鹘”;元明两代写法较多,主要有“畏吾”、“畏兀”、“畏兀儿”等。至于民族文字,最早的突厥文碑铭,如8至9世纪中所立的记东突厥汗国的《暾欲谷碑》、《阙特勒碑》、《突厥毗伽可汗碑》和回纥汗国的《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中,常有“乌护”或“回纥”与“乌护”并举之处。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天山一带称乌护,阿尔泰山一带称乌纥,漠  相似文献   

10.
回鹘西迁后 ,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写的回鹘文取代了漠北时期使用的古代突厥文 (鄂尔浑文 ) ,并用这种文字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蒙古乃蛮部与回鹘交界 ,受回鹘文化的影响最大。所以 ,在蒙古诸部中乃蛮最先使用了回鹘文。公元 1 2 0 4年 ,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后 ,开始使用回鹘文字母拼写蒙古语 ,故语言学界称其为“回鹘式蒙古文” ,即沿用至今的蒙古文。《元史·塔塔统阿传》云 :塔塔统阿 ,畏兀 (即回鹘 )人也。性聪慧 ,善言论 ,深通本国文字。乃蛮大扬可汗尊之为傅 ,掌其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 ,乃蛮国亡 ,塔塔统阿怀印逃去 ,俄就擒。帝诘之曰 :“大扬…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文字的创制与元代的翻译力量在十一、十二世纪期间,现今的蒙古草原及其周围,散布着不少大小游牧部落,在其中的蒙兀部(即蒙古部)把各部落统一之后,便统称为蒙古。蒙古孛儿只斤部的贵族铁木真在公元一二○六年建立起蒙古国,被各部尊为成吉斯汗。在此之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蒙古勃兴之后,虽曾使用文字,然多借用自他族,并多行于其他各族,因地而异。宋人徐霆说:“鞑人本无字书,然今之所用,……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则用汉字”。(《黑鞑事略》)清人赵翼又说:  相似文献   

12.
回回民族(以下简称回回)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考回回一称的历史:回回为国名。宋时即于中亚立国。据《辽史》载:“耶律大石率众西行,所历诸部有畏兀儿城及回回大食部”。 回回一称,实始于辽,当时契丹人对于穆斯林已有此称。《辽史卷三·天祚本纪》谓:当耶律大石西迁之后,即建国于毛维兰纳尔地区和塔拉斯河、楚河流域。这里也就是别于高昌回鹘的葱岭西回鹘。葱岭西回鹘人所信奉的伊斯兰教称为回回教。回回实为回鹘之音转,由此意引申为“回回国”、“回回寺”。  相似文献   

13.
唐元时代中国的伊朗语文与波斯语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古代中国的伊朗语文的波斯语文教学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古代中国、伊朗之间的文化交流史。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现存的两份唐代的中古波斯语文献中的语言混杂现象,从中找出唐代入华的伊朗移民团体中的伊朗语文教学活动的痕迹。论文第二部分讨论了《黑鞑事略》中有关“回回文”的记载,指出这里的“回回文”应该是畏兀儿文,与波斯文无涉,纠正了作者本人在另一篇论文中的错误。作者讨论了元代“回回国子监”内回回文字和亦思替非文字的教学情况,提出陶宗仪《书史会要》中收录的回回字母,可能与元代回回国子学或回回国子监的教材有一定关系。本文还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邵循正先生关于亦思替非文字是阿拉伯文的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委兀儿”,即“畏兀儿”,是元、明时期汉文史料中刘Uyqur(维吾尔)这一族名的音译写法。《委兀儿译语》是明代编纂的一部汉语、维吾尔语对照的分类词汇,它收入一本名为《译语》的书中。《译语》现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书号为15161,书长29.5cm,宽18cm,青丝拦19.5cm×13.3cm,中缝上用墨书“译语”,下书页数,并有“贞节堂袁氏钞本”的印记。全书81页。1—23页为蒙古八思巴字,24—26页为八思巴字、汉  相似文献   

15.
蔡邕(公元132——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人。少时博学有文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时为郎中。后拜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当时经籍文字多谬,他与杨赐等于熹平(公元172——178年)四年,奏定“六经”文字,立碑太学门外。几年后他因上书论朝政阙失和纠弹宦官、权贵,遭到诬陷,获罪流及朔方(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遇赦后,畏宦官陷害,亡命江海二十年。董卓专政,他被任为侍中和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他为王允所捕,囚死狱中。他通  相似文献   

16.
承天后,出身于契丹后族,萧姓,小字燕燕.生于穆宗应历二年(公元952),卒于圣宗统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享年五十七岁.景宗保宁元年(公元969年),萧燕燕被册为皇后,从此,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女政治家便跻身于辽朝最高统治阶层,先后协助景宗、圣宗运筹帷幄,参决大政长达四十年之久,终使辽朝走向鼎盛.然而,关于这位杰出人物的出身问题,诸史所记却很草率,致使后人读史,多所不便.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试述管见,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7.
一、兀鲁合一那颜成吉思汗与其正妻孛儿帖兀真所生的幼子拖雷,在术外尼《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几度被称以本名,但更常以兀鲁合一那颜(Ulu(?)—Noyan)一名出现。兀鲁合一那颜,“大那颜”,得自突厥词ulu(?)“大”与蒙古词noyan。拉施德丁常称以本名,但有时称作也可一那颜(Yeke—Noyan),那自是兀鲁合一那颜的纯蒙古语对应词,以“也可”代替了“兀  相似文献   

18.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在公元4世纪,即西晋、南北朝时期,即居住内蒙古潢河一带。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诸部落,建立契丹王朝(亦称(辽朝)。公元1125年,传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所灭。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亦于公元121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至此,契丹王朝在历史上绝迹。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南征大理,随蒙古军中有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善战,他们为统一和捍卫祖国的西南边疆立下不朽功勋。 元亡后,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便落藉云南。据调查,契丹后裔多分布于滇西南大理、保山、临沧和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州一带,而聚居于施甸县及邻近的保山、昌宁、永德、龙陵各县,人口约15万人。其中一部分自称为“本人”已归属于布朗、阿佤、彝族、基诺等族外,另一部分聚居于坝区的“本人”,则纯属契丹后裔。 据《元史》、《明史》和宗谱记载,随忽必烈南征是契丹人忙古带副元帅,其后裔皆阿姓,后改莽姓,到明万历  相似文献   

19.
清代天山南部的“燕齐”制度与蒙元时期高昌畏兀儿地区ind jü(引者)制度有历史继承性,有相同之处。“燕齐”制度可从“燕齐地亩”与“燕齐农民”两方面来考察。文章主要探讨了燕齐地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九世纪以后,曾一度称雄蒙古高原的回鹘部分西迁至西域,与那里的原住居民融合并先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朝。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此后的西域随着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逐渐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伴随这一过程,回鹘、契丹、蒙古与原西域居民融合而成了畏兀儿、哈萨克、回回等多个新的民族,西域居民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共生、动态交融之景。历史证明,今日新疆的任何一个族裔性群体都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或远或近、自他乡而来并与当地原住居民交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