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质量,陕西教育学院决心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构建长短结合、多元互补的"大培训"工作格局;拓宽项目,强化管理,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能力;合理定位,完善模式,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水平;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等工作,着力推进陕西省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其提高培训的方式主要是采取“自修——反思”模式。培训策略要强调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水平,注重有序性,形成梯队层次。同时,认为校长素质是决定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要致力于对“培训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能否成为教育变革的推动力量,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关键。以重庆市高校为样本,从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极重要的举措,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构,并探讨了利用该模式结合教育技术培训网站辅助管理、教育技术培训资源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培训绩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应用中遭遇到困境,甚至产生教育技术无用论,作者看到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说明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指出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是目前制约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通过教师培训和案例教学法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造就一支具备执行新课程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校根据学校特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探索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一批教师从“教学能手”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新需求,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评价策略等方面,更新教育技术培训模式,以期为现有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国家级骨干培训者研修班对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深入系统的学习,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的形式、考核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讨论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与信息技术培训(计算机培训)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但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培训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论文的整理研究,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及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针对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并探讨了促进培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独立院校教师培训是对教师实行业务培训、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学术会议培训等方式,尽可能增加教师多层次、多种类培训,并将教学、科研和生产贯穿一体,减少独立院校教师流动、流失,提高独立院校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先进培训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既能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又能符合当今教育潮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倡导"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新时代,安全素质已然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安全素质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安全教育的低效与共性化、职后安全培训的不足以及自主学习途径的缺乏。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安全素质培养路径的优化和培养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在职前修订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重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同时调整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协同第二课堂提升教师安全素质;其次,在职后扩大教师安全培训对象,建立"分层进阶"新模式,对安全考试合格者发放教师安全培训合格证书,调整和完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第三,在日常工作期间,逐步改善教师自主学习条件,积极开展安全专题类校本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主要有全科模式和分科模式两种。二者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结果、师资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从学科分化与融合、小学阶段的课程政策、地域发展差异及小学教育的特征分析,两种模式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无法从整体价值上区分二者的优劣。两种模式可各自坚守传统的办学思路相向而行、突出特色;也可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以共融、贯通、结合以及互补的方式来加以改进和优化。基于小学教师成长过程,应以教师不同素养不同阶段发展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和构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前教育的理念创新与战略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和师范大学生的就业与学习动机呈现出多元化,这些动机有许多方面不利于他们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师职前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显得不够充分.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该以"尊重的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和注重教育实践的理念为导向,在教师入口、实践环节、教育层次和教师资格认证等层面创新教师职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师资力量的整体素质。在全社会强调英语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决定了农村英语教育乃至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走向。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将是关键,同时也将极大提升农村英语教育的水平,起到基础教育推进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小学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学位,这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期待,也符合世界小学教育发展的潮流。我国现在专科生的生源质量大幅度降低和培养方式陈旧,其毕业生难以胜任现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科学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科学设置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扩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招生数量,把好入口关,保证新补充的小学教师都是合格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同时,加强对现有小学教师的培训,逐步提高其学历水平。建立有序退出机制,增强小学教师队伍活力。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教师年龄和性别结构失偏、教师考试压力过大、教师编制存在学科性和结构性缺失、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大、效果差等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群岛新区小学教师的培养,恢复和重新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全科/合科型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改进教师选拔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英格兰政府针对国内中小学数学和物理等学科专业教师紧缺、学生数理成绩较差的现状,推出了"未来教学学者"(Future Teaching Scholars)精英教师培养计划。这一专项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系统的培养方案、丰厚的奖学金与助学金以及明确的教师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吸引高质量的本科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英格兰数理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学生的数理学科成绩。英格兰政府为改善特定科目和偏远地区学校教师质量而开展的专项教师培养项目为我国相关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了积极借鉴: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保障特定地区教师供应;提高师范生选拔标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师范院校,它的办学必须与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匹配,但当前很多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师范院校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中小学合作等措施改革教师教育,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对 40 0多名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内容、时间、专家、地点等方面需求的调查统计结果 ,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决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学良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成就和影响,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创见并开展了有效的实践.他视教育为中国之希望、东北之希望,视人才为中国之未来、东北之未来.在他看来,"教育为神圣事业","教育是建国之本".认真解读张学良重教兴国的远见卓识,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的主旨是修养人格,这是教育之根本;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人才的标准是要能够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