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9月末的一个普通黄昏,我前去采访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俄罗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罗京先生。罗京先生不仅以他优美的大提琴音乐被我国业内人士所崇敬,在中央音乐学院做了两年的客串教授;而且他还因为中国青少年在小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取得冠军成绩付出的心血而被中国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所感谢……俄罗斯、中国、罗京、大提琴,  相似文献   

2.
采访叶新山教授一直在我的计划之中,不仅因为他是教育部从国外引进的"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还由于他朴实的外在气质,我想了解他怀着什么样的愿望回国,回国后的工作和生活怎么样.  相似文献   

3.
20多年前,我的一个年轻同事甲就很顺利地评上了教授,而另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乙连副教授也没评上。当时的系领导就私下对我说,甲成功那么早不一定是好事,没有了动力,没有了目标,再发展就很有限了。而乙呢,别看没评上,但他很有韧劲、后劲,让他受些磨难,晚一点成功,说不定能成大器。  相似文献   

4.
我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提前几分钟来到了世界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国际中医药抗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伟达教授的办公室。这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穿梭忙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刚刚送走一位客人,这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有名的客座教授还没顾得上休息一下,就谦和、热情地和我聊了起来,他说话时带着浓浓的乡音,我听得很吃力,每看到我露出似懂非懂的表情时,他便停下来,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说一遍。由此,我领略到一个六代中医后人悬壶济世的热心、爱心和诚心。  相似文献   

5.
<正>采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宋昆教授,源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青木信夫先生。2019年我采访了青木信夫,并且撰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20年第7期。这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木信夫说,他之所以接受天津大学的邀请,携家眷一起来到中国,其实有三个愿望,一是要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二是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为社会服务;三是要培养担当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2008年天津大学批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他被任命为主任。他说,他的这三个愿望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9日,第二天就是颁发2006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国的获奖外国专家齐聚北京,王家璜教授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当天中午午休时间,记者采访了他,采访中他为中国生态保护所做出的努力让记者感动,而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帮一位老友圆梦,圆一个还长江两岸青山绿水的梦.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产生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斯诺克台球中国赛上,我国小将丁俊晖一举夺得该排名赛的世界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读书和打球,你选择哪个?”“当然是打球——打球有钱挣,读  相似文献   

8.
我第一次见到国吉敏彦是今年8月在国家外国专家局里.那时就有人告知,我应该去采访他.因整个活动只有个把钟头的时间,要采访他自然谈不上.今年国庆期间,国吉先生作为在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在北京参加了授奖大会,我又一次见到了他,而且时间3天,因而也有了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学者而言,最合理的学术评价一定是综合性的、理性的和个性化的。 最近芝加哥大学有个华人教授跟我在电话里说了件事,他去国内交流期间,有个同仁对他说,你们美国教授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咱现在也可以发10个点左右的文章了。这位曾在美国做出过一个新药并成功上市的大教授一时语塞,他觉得这样的理解比较小儿科,发文章仅是做教授的一部分,而这么基本的概念不知该如何去跟对方讲。  相似文献   

10.
王振修 《人才瞭望》2011,(11):50-51
今年清明节,翟大爷特意买了一个花篮,驱车30公里回老家为老伴上坟。站在老伴的坟前,他一遍又一遍地说:"老伴,你就安息吧,我上个月就领到养老金了。这个花篮就是用养老金买的。有了养老金,我以后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翟大爷名叫翟树森,今年65岁,老伴是3年前去世的。翟大爷的老伴临去世前,最担心的就是翟大爷今后的生活,常常念叨:"是我拖  相似文献   

11.
今年58岁的盛宗毅教授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从他18岁进交大求学至今在交大教学、科研已整整40年。 听说盛教授为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已研制成功“周公百年诞辰纪念镜”,我采访了他。 “为什么您会想到铭铸这枚纪念镜的呢?”我欣赏着这枚揭开了两千年前西汉透光古铜镜奥秘的纪念镜,不由问道。 “为了回报。”盛宗毅深情地说,“回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我们知识分子的爱护、尊重和关怀。” 盛教授20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党、国家和人民一手培育起来的60年代大学生。他说周总理知识渊博、才智超群、功盖中华,他至今还忘不了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崇高品质、高风亮节,他告诉我,周总理在1968年曾经有这样一个指示:我们能不能揭开两千年前西汉透光古铜镜的奥秘呢?年轻的盛宗毅当时就把实现这个理想作为自己奋斗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对于桑顿先生到清华教书这件事,清华园里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倒是一时间媒介沸沸扬扬,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猜测。 而除去媒体和业界,人们对桑顿的了解并不像在清华园里,尤其在清华经管学院——随便碰见个人,张口就能说出关于他的种种故事。所以萌生采访他的念头,也是一件最最自然的事——因为他来了,而且就在我的身边。  相似文献   

13.
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简称UMKC)的Patrict A.Randolph.JR,是该校的法学院教授。1994年,Randolph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作为美国法学教授到中国访问,并且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访问教授。从那时起,他就为推动和促进北京大学法学院和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法学院乃至美国法学界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开始辛勤工作,并为之作出了卓越贡献。Randolph已经把自己当作北大法学院的一员,每当有了建议或想法,直接就去找院长谈;为了工作,可以和中国同事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位襟怀坦白的美国老人,和他合作,你不必担心哪种…  相似文献   

14.
同赵浩生先生交谈,是一种惬意。他的周身每一种机能、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是健全的、活跃的、畅通的。“世界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事物,而最富魅力的,当数干革命、谈恋爱、当记者”。认识赵浩生前辈非常偶然,因他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大度地接纳了我这个似是而非的自由撰稿人后进,使我得以聆听他关于采访的经验之谈。与赵先生相聚畅谈,实是惬意的享受。他周身的每一种机能,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是健全的、活跃的、畅通的,在精神上仿佛比我还年轻。因而当我同他接触时,某些因从本应用而萎缩的机能,某些没有蠕动过的细胞,某…  相似文献   

15.
有位中学生给我写来一封信,说他很为一个问题担心,那就是关于“死”的问题。他说自从他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以后,就开始为之苦恼为之愁。既然人人都得死,并且死后不知要变成什么或化成什么,那么现在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他求我一定要帮他把这个问题解...  相似文献   

16.
为了采访钱伟长先生,我足足找了一个月,好不容易在“八·一”前夕找到了他。他笑笑说:“我出去了一个月,昨天才回家,明天又要离开北京!”  相似文献   

17.
我去?他来?争执不下,到底还是他来了。他见面第一句话是:‘车太挤了!”我呆住了。我要采访他,他却一定人要我去,非要自己来,他知道我的腿不好,怕我受不了这样的挤。可我没想到他是坐公共汽车来的。在今天的北京,一个乡村干部,一个中学校长,都有不叫“专车”的专车,而他,这个中国最高层次的学衔拥有者——中科院院土,却“出无车”,甚至连个“面的”都舍不得打…·我的心颤抖了。l米68的小个头在公共汽车里被拥挤的人群所埋没;一件灰色的旧羽绒服,在繁华大街的人流里,没有人能辨得出他的身影;平凡、普通,在中国96O万平…  相似文献   

18.
士丹·多尔蒙,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澳大利亚老人.20年来,他来过中国几十次,为我国新疆地区培育出目前国内最好的品种--美利奴"U"品系羊.2006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接受采访时,多尔蒙先生第一句话就说:"我不是专家,我是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19.
"君子之学必好问" 面前这位教授在采访之初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犀利的问题:"如果你用录音笔做采访记录,是否会失真且难以还原现场?"一上来就是个"下马威",看来这是一位"提问"界的资深人士.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非典"前后,我曾几次与唐朝枢教授本人联系,希望有机会采访这位中国心血管研究领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可惜都未能成功.此次能够采访唐朝枢教授,既是任务也是我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