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农业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增强农民和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意识,建立完善的农业网络体系,并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一直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普及的过程,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的过程,是实现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本着着眼于农村和农业的长远发展、农民的现实利益、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建设市场体系的原则,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市场导向与发挥区域优势的关系和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关系,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土地纠纷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宪政问题——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动态博弈,由此导致政府立法与农民守法之间的矛盾。在还是以法律和政策的强制性管理为主的农村,农民虽然不懂政治,但却懂得争取最大化的利益,他们在表面上对政府权力妥协和服从的同时,其实会运用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方式来抗争、谋利。为避免过分冲突导致的资源浪费,国家在立法上应赋予农民话语权,执法应符合程序法治,同时给农民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乡镇图书馆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镇图书馆离农民最近,21世纪的乡镇图书馆在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各级政府应重视乡镇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5.
"两田制"变迁的经济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田制"是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重要的土地制度创新之一,是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规模经营与土地收益控制的结果."两田制"的收益与成本具有非对称性,集体与地方政府是最大受益者,而因土地使用竞争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是制度交易成本的主要承担人.随着农业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两田制"的制度交易成本不断上升,危及农村稳定发展,最终被国家强制取缔.″两田制″的经验说明,各地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应遵循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 ,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是确保食物安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民食物消费的前提。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政府必须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分析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采取的农业、农村经济政策 ,以及对食物生产与农民食物消费行为所发挥的作用 ,为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趋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农业要进入市场,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要转变职能,就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统计信息为其服务。对统计来说如何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出发,充分开发统计信息,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服务,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中 ,国家计划是政府对较长时期内公共品供给状况的预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对于公共品的供给方政府和公共品的需求方微观经济组织 ,国家计划应当发挥不同的功能。只有同时发挥这两方面功能 ,国家计划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大都受到了政府的保护,最主要的保护手段之一就是政府补贴,即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从而维持农业产出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对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进入市场蒿峰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同样面临着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农业进入市场,关键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进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没有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经济正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质量上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主体是否拥有完整的市场退出权并且能够自由行使,就成为反映市场经济质量提升和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从学理维度看,关于市场主体退出权理论的一般性、基础性研究有助于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权制度,修补其整个制度中的法律漏洞,减少法律冲突。从实践层面看,一个完善的市场退出权制度,一方面可以维持市场主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市场经济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宪政秩序下的制度竞争。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系统发展的一个阶段,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性质和广义联合产权的制度性质。相比之前的经济系统,市场经济的性质突出体现在广义联合产权制度性质上:平等的参与权、共享的收入权和普遍保障权。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应该过分强调私有化,而应该首先明确个体对市场经济享有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  相似文献   

13.
因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制必须实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从四大层次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一是所有制结构层次。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作的基础,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层次。更新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更新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三是企业制度层次。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合理配置股权,强化所有者约束功能,加强治理结构中的权利组织建设,建立权责分明的组织体系。四是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层次。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的:微观经济领域的运行层次,微观经济领域中的所有制结构层次,宏观经济运行层次。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以一定的速度前行。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处置权直接决定资产的归属,影响微观主体的损益,进一步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地制度作为一种调控市场经济主体及行为的基本制度,其完善与否、作用如何,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关键的领航职能。基于土地制度的一般演变入手,再从经济角度深挖目前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其后提出了改进这种土地制度的新举措,并阐明土地制度与我国经济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产权问题与产权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学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性的分析,说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从而为完善我国产权理论,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司资本信用之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信用机制,这依赖于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即公司建立起资本信用,否则,我国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公司资本信用体制的模式应该涵盖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资本公示制度、资本的充实及债权人求偿权的保护与完善等内容.公司资产负债率直接与公司资本信用相关,对国有公司的过高负债进行适当的限制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肯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静态的物权质变为一种可自由处置的财产或生产要素,即财产化;而这样的变化将促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化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虽然社区统一组织的全员土地股份合作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现行《承包法》所确立的农户自愿流转方式已经能够支撑不同规模的经济形式,应是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转型较为现实的道路。目前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清晰描绘新农村经济体制目标和内容,然后探索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法治国家目标与社会保障法制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是与市场经济伴生的一项制度 ,它是市场经济国家为解决“市场失灵”、达成均富社会所采取的途径和做法。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这一点与法治国家社会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实施 ,必须借助于法治国家之下的法律制度化。惟有社会保障法制化 ,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市场形势的变化 ,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产权结构等不合理的矛盾集中暴露出来 ,并极大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当前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经济结构 ,必须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然而 ,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却难以担当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 ,如存在资本市场规模偏小、结构畸形、监管不力等缺陷。因此 ,笔者提出要从观念革新、制度创新、市场重整、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重塑我国资本市场 ,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全面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 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以产权基础为主体,以道德支撑和法律保障为两翼则形成了建立健全社 会信用体系的立体性架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形成良 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的认识,明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的现代产权制度,从而使得产权 和道德、法律可以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