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经历了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自动化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生产力形态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结构状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高科技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科技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其过程和结果也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催生着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都确信历史观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规律、过程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实然和必然的揭示,然而实际上它还包含了对人类历史的应然─—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理想状态的体认,并且以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价值判断为指导。因此,历史观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历史观的灵魂所在,生命所系。当一种历史观为社会所接受并据以指导、组织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历史的应然也就在历史创造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成为必然并转化为实然.  相似文献   

3.
世界是复杂的,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世界发展的规律主要是非线性规律。从自然界揭示出的非线性及其规律同样适合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线性表现在:历史结果是众多因素非线性交互作用的产物;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相互作用使历史发展呈现出中轴线上下波动运动;历史是客体条件制约和主体选择活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分叉与合流的运动;历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可能的“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状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的道德评价,是指从道德角度对科学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影响的评价;对科学的历史评价,则是从历史角度对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客观地位的评价。前者是对科学的善恶评价,后者是对科学发展的必然性评价。从道德角度看,科学的发展确实既有利也有弊,人们不应盲目乐观;从历史角度看,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伴生现象,是一个充满客观必然性的、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增强发展科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继承了唯物史观关于发展是特指事物的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的辩证运动;人类社会从本质上讲是实践的、历史的,同时也是唯物的、辩证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自然历史过程;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历史过程等基本思想。同时,文章还从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以及富于创新性几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源泉或动力在它自身固有的矛盾。从人类社会的诸种矛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这样一个范畴,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按照列宁的说法,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第90页)人类社会的其它诸种矛盾是基本矛盾产生的;它规定了人类社会这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越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的历史是人类在劳动和斗争中不断改造世界的历史。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文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自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后,已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文明、封建时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文明。这些文明在历史上都曾放射出时代的光辉。但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同劳动者的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相联系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剥削阶级一直把科学和文明当作“剥削劳动的手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迄今最高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话,那么人类社会生活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哲学家由于从思维的、想象的、设想的人出发,而不可能研究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形而上学哲学家由于只孤立地看到某人、某事、某物、也只看到某个人的感性生活活动,而看不到人类实践的生活活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活动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作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话,那么人类社会生活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然而在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哲学家由于从思维的、想象的、设想的人出发,而不可能研究真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形而上学哲学家由于只孤立地看到某人、某事、某物、也只看到某个人的感性生活活动,而看不到人类实践的生活活动,因此没有也不可能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活动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原理,强调目标和过程统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原理,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原理,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论“活动”、“交往”与历史决定论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历史过程”辨析 历史决定论都承认社会状态的因果联系,承认社会规律的作用,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当然,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得最为彻底、最为科学——马克思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人类社会必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那么,能否说历史决定论的实质,就在于历史被“自然决定”,即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性”呢?不能。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应界定为广泛意义上的“状态领域”,是具有范围、时空意义的概念,存在于整个客观世界,而不仅指社会历史范畴或社会形态。自人类出现后,就产生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领域呈相反方向变化,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和桥梁。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对马克思来说,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在于诸多社会形态按着固有规律的相继更替。社会形态理论就是这种自然历史过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和规律的逻辑体现。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曾采取不同的视角,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多维透视,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完全一致。为了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在生活、劳动中认识了身边的植物,并透过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其社会与文化意义。"桑"是中国早期农业社会中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源,其所指喻的社会、文化意义颇为丰富。与"桑"相关的词语从生命意蕴、女性意蕴到家宅文化意蕴,其文化内涵呈现为不断扩展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古代词语意义生动、活跃的状态和其拓展、变化的规律。词语意义的变化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有力证明,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语词的使用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5.
“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历史的变化中自我完善。文章从演化史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史的三次大变迁与四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劳动与人类的休闲、睡觉、玩乐浑然一体,是一种自发状态;农业社会,劳动获得独立品格,并有了繁杂的社会功能;32业社会,劳动组织化,并有了符号价值;消费社会,劳动符号化,并有了自我再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信仰观念的产生与发展除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根源之外 ,与这两者相适应的认识论发展水平也是它的前提条件。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构成了整个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的宗教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文试图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中 ,探讨萨满教观念的变化轨迹 ,并说明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荀子深入地探索了社会和自然,明确了人类社会的制度本质,以礼为核心,构建了理想的制度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人类社会制度有常道,即礼义之统,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所在,不可变更;也有变道,即具体制度依时世变化而损益增减。制度的常与变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意义之所在,历史化为制度的损益传承,成就起制度史观。从历史评价来说,荀子重视内在道德修养,注重礼法的客观准则,其历史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一确立共产主义道德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表明,每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特别是道德水准是每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指示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它通过蒙昧、野蛮时期而上升到文明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道德水准,是人类社会经过曲折发展上升到文明社会高一级  相似文献   

19.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和历史能动作用过程的统一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同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财富的生产是真正生产完整人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包含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它们是彼此衔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