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IT行业的后来者,他赶超的步伐异常迅猛,他用爱国者诠释:什么是中国创造。”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华旗资讯总裁冯军获得了年度唯一创新奖。从“搬箱子”、“租柜台”开始,经过十四年的砺沙成金,冯军愣是在洋品牌风靡的数码产品领域扛起了“爱国者”大旗。十四年来,冯军带领“爱国者”团队,坚持“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理念,使华旗资讯在IT业异军突起。爱国者闪存盘、移动硬盘、HP3播放器在国内市场成功超越三星、苹果等老牌劲旅,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爱国者数码相机更是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民族品牌。从昔日的五元利到今天二十几亿元的年销售额,冯军凭什么能够缔造如此辉煌的商业神话?  相似文献   

2.
Jayant Sinha 《经理人》2007,(5):86-86,88
在大多数人看来,新兴市场上发展起来的公司在进军全球的征途中一定是步履维艰的。那些帮助他们在本土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因素——良好的本地关系,在本地拥有的无形资产,对本地客户的了解等,很可能会成为他们进军海外的阻碍。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大妈”从“抢黄金”到“抢购海外房产”、进军“比特币”,“大妈”们紧跟时代潮流,引起了国内外社会高度关注。就消费力而言,这还是—个有待于深度挖掘的市场富矿。  相似文献   

4.
陈振烨 《经理人》2007,(6):44-46
众说纷纭的MP3在德国被查抄事件,最终以提起侵权诉讼的Sisvel向华旗道歉作为收场。华旗是否清白的悬念被揭开后,另外一个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两家企业高调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华旗授权Sisvel代理其两项专利在海外的推广。至于双方如何分配利益,以及代理费等问题,华旗总裁冯军并没有正面回应,  相似文献   

5.
颜加捷 《经理人》2004,(8):66-67
8年后的今天,海信再次涉水PC市场,以原方正科技副总裁周险峰带队的“空降兵”和“龙虎计划”一并推出。随即,海尔也通过冠名墨尔本老虎队,聘请世界篮球巨星安德鲁·盖茨为形象代言人,以由台企代工,进军海外市场的方式卷土重来。还包括厦新等,都不约而同地在今年再度吹响“重振PC”的号角。  相似文献   

6.
周建华 《经理人》2004,(6):94-99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到海外工作,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到海外工作,因为那里是地狱。”套用《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里的一句话,TCL集团海外事业本部总裁易春雨把转战东南亚、俄罗斯、欧盟乃至全球市场近7载的酸甜苦辣,都浓缩其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潜在市场太大了,真诱人!”这使海外许多出版商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把眼光瞄准了我国市场。可当时,我国新闻出版署的政策是对此说“不!”这又令“老外”们分外着急。1995年,贝塔斯曼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在上海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直属的中国科技图书公司“联姻”,诞生了一个“混血儿”--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以“书友会”的形式,经营图书邮购业务,游翔于政策的边缘缝隙间,既不违规,又能站稳脚!由于贝塔斯曼公司是与中国出版系统内部的图书公司合作,故而获得了经营图书邮购业务的合法经营权;又由于贝塔斯曼办的“…  相似文献   

8.
梁利峥 《经理人》2012,(4):96-100
从创业开始,冯军就被外界视为“另类”,连他自己也一直强调是在“看不起”和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从“冯五块”到“假面影帝”,冯军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也似乎很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没钱做广告,就当是牺牲自己为爱国者这个品牌做广告了。”  相似文献   

9.
陈振烨 《经理人》2008,(7):99-99
火遍中国的“超级女声”无意间成就了不少人,粉丝网CEO王吉鹏算是其中一个。他在2000年曾想尝试做一家娱乐网站,但这个行业当时基本是资讯泛滥的红海,没人懂什么是粉丝经济,更看不到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小飞 《管理与财富》2005,(10):69-70
一个起步于与别人合租柜台的企业12年后为何能超过20个亿的年销售 额?一个专注于小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企业凭什么将分公司开设到东南亚和 欧洲大陆?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企划总监刘之强说: “我们的 文化很厉害”,而华旗总裁冯军说: “华旗文化就是综合象棋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何俊英 《经理人》2005,(10):74-75
这是中关村又一个不同于联想“贸工技”的故事 3年前,华旗资讯还只是北京中关村 的一家以DIY为主的贸易公司。近 两年,伴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华 旗资讯迅速转型为以技术研发和自有品牌 为导向的技术型公司。在夺得移动存储销 量第一的宝座后,又从三星手中抢得MP3 销量冠军的桂冠——2004年,以月光宝盒 为代表的MP3市场占有率达21.4%(数据 来源:CCID)。紧接着,他们又去抢被日系 厂商牢牢霸占的数码相机生意,图谋虎口 夺食,半年内拿下7%的数码相机市场份 额,对抗日韩大品牌。  相似文献   

12.
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每个有基本法律常识的人都应该遵守的法规。但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及不足,不过,相比以往,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先看1999年3月微软诉亚都集团盗版侵权,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50万元人民币一案。该案最终以微软告错了“人”而败诉,因为是亚都科技开发公司而不是亚都集团使用了盗版软件,虽然他们与亚都集团同在一座楼内,法人代表也是同一人。中国的事情常常是让“老外”感到很困惑的。在法院审理前,亚都集团的老总直言不讳地承认确曾使用过盗版软件,但他对此却轻描淡写地一…  相似文献   

13.
李光斗 《经理人》2011,(3):106-107
日前,美国的团购网站Groupon在成功进入35个国家后毅然进军中国市场,它将与中国1700多家团购网站展开激烈竞争,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网络团购在中国的市场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史凡先生似乎很较真,因警察将他带回派出所并搜查他的“隐私物品”,就“不依不饶”,在派出所的院子里露宿20余天,目的仅仅是“只想让他们给我写份书面道歉”。  相似文献   

15.
徐风云 《经理人》2012,(6):112-113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要面对很多难题,我不算海外营销的行家,但工作常有接触,亲身体会很多,如何跟老外打交道,个人略做总结,有些方法和策略,还算“管用”。  相似文献   

16.
张率 《决策与信息》2007,(10):80-80
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善打“硬球”的企业就能够所向披靡吗?一些海外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折戟沉沙,不断警醒管理者:在这个由顾客拥有“体验解释权”的时代,竞争力可能不仅只存在于理性的大脑中,还需柔软敏感的触觉以体察顾客之快乐与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谢祖墀 《经理人》2010,(2):64-64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并购来实施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吴勇毅 《经理人》2012,(8):106-107
“当时,我们对海外市场还一无所知。第一次谈判,我们都不知道如何与海外代理商计算营收费用呢。”完美世界互动娱乐公司总裁竺琦形容最初启动海外扩张战略时的状态就是“懵懂”。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1,(6)
华赞很"热". 在中国巢湖召开的新世纪亚太总裁论坛上,他是第一个发言的老外. 当大多数人把翻译耳机在头上戴好时,这个高个、肤色黝黑的老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