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访谈方法,收集62位90岁以上健康长寿老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出身体内部重要器官健康、较强的自身抵抗力、顺其自然的心态、友好的人际关系、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睡眠习惯、优越的居住地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是这次调查的老人中比较明确的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儿子和女儿对高龄老人日常照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在家庭中居住的高龄老人由儿子或女儿提供日常照料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高龄老人的日常照料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高龄老年人有接受来自同性别子女帮助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高龄老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众多因素的一种。本文利用 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 ,对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长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受教育程度对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代际支持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震 《人口研究》2002,26(5):55-62
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 ,分析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力求为中国养老机制的建立及培育提供决策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 ,来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感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存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而经济支持却在统计上对老年人的存活不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有家庭支持的老人的存活状态要明显好于无家庭支持的老人 ,但家庭支持与居住安排及老人健康状况间的交互效应表明 ,应该对这种影响得以产生的条件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高龄老人的自评完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考察高龄老人的自评完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老人自评完好的总体水平较高,80岁组老人的积极的自评要高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消极的自评低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但各年龄组之间的均值水平差异不大。多元回归模型的研究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变量后,年龄对积极的自评有显著影响,对消极的自评没有显著的影响;认知能力、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生理功能以及自评健康都是影响自评完好的关键变量。相比而言,女性和农村高龄老人的消极的自评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京津沪渝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物质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中国4个直辖市1199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龄失能老人居住方式直接影响到长期照护服务质量,通过对211位高龄失能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理想的居住方式与现实的居住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高龄失能老人理想的居住方式是与家人同住,而现实的居住方式则是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经济与社会支持因素对高龄失能老人理想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而居住地、婚姻状况、儿女数量等多因素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的居住方式,使他们不得不居住在养老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应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将照护服务递送到居家高龄失能老人身边,同时提高机构照护服务质量,使身居养老机构的高龄失能老人在接受专业化照护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居家的温馨,以实现高龄失能老人理想的居住方式,满足他们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龄死亡模式及其与瑞典、日本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发现只有二个参数的莰尼斯托 (Kannisto)模型 (即简化的罗吉斯特模型 )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拟合效果好于其他五个模型。中国与瑞典、日本 96岁以上的年龄别死亡率比较相近 ,而中国 96岁以下的年龄别死亡率显著高于瑞典、日本。我们认为这一有趣的趋同现象可能主要是由中国高龄老人“劣淘优存”的选择性更强而形成的。我们还发现与发达国家模式类似 ,中国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在 96岁以后的特高年龄段减缓。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龄老人就医及时性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 1 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 ,对中国高龄老人患病能否得到及时医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高龄老人调查当时若患病 ,只有 3 7%左右的高龄老人不能得到及时医治 ;农村 (4 2 % )该比例略高于城镇 (3 0 % ) ;患病得不到及时就医的群体比较固定。LOGISTIC回归还揭示患病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料服务的高龄老人比由社会提供照料服务的高龄老人得不到及时医治的可能性小 ,与患病不能及时医治的高龄老人相比 ,患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的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好的比例高 ,完全自理的比例高 ,认知健全比例高 ,疾病对日常生活妨碍比例小 ,隶属健康纯类的可能性大 ,其后死亡的可能性小 ,健康存活的可能性大。说明患病得到及时治疗对高龄老人晚年健康促进和生存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研究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高龄老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进行的,而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子的代际支持在维持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关注男性人口的健康长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世勋 《人口研究》2002,26(3):64-69
文章通过分析已有的调查和统计资料 ,认为丧偶是老年妇女成为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 2 0世纪下半叶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分性别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在拉大 ,但并非必然趋势 ;女性老年人口的患病率比男性高 ,但男性人口患“致命性”疾病的比率却比女性高。在此提出需要深入研究在努力提高未来女性人口平均寿命的同时 ,如何改变导致男性老人患“致命性”疾病的行为因素 ,使未来男性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速度更快些 ,从源头上关爱女性老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CGSS2010-2018六年调查数据,从生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探讨了初婚年龄对青年群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初婚年龄推迟显著降低了青年男女的生育行为,未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大于青年女性,使用人口性别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青年男女初婚年龄推迟通过弱化传统生育观念和提高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概率是导致生育行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加之男性的生育意愿主导家庭的生育行为,因此晚婚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女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户籍晚婚对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农村户籍并且对城市青年男性的负向影响最大,农村青年女性的负向影响最小;青年群体初婚年龄增加对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概率都显著为负且负向影响强度依次增强,而且负向作用男性大于女性;80后90后男性晚婚对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大于女性,但60后70后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性别差异既是人群健康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人群健康差异的表现维度之一。就业、婚姻和退休是人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与成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安排。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所有的经济角色都会因性别化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而形成性别差异,该差异会导致健康相关行为的性别差异,从而对两性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外的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以期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已婚者比离婚、丧偶和未婚者的抑郁水平更低;从未结婚者抑郁程度最高,离婚者抑郁程度次之,再次是丧偶者的抑郁程度;并且婚姻对男性精神健康保护效应大于女性.分居会降低个体精神健康水平,这种作用对农村男性更加显著,说明婚姻对精神健康的保护效应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婚姻匹配方式会显著影响女性精神健康:女性与受教育程度相当或者低于自己的男性结婚,其抑郁水平会增加,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高质量的婚姻对个体精神健康具有保护效应,家庭和婚姻能有效改善个体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5.
婚姻与心理福利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数据,比较了不同婚姻状况、婚姻质量的群体心理福利的差异,并分析了婚姻状况、婚姻质量对心理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其性别差异,探讨了家庭代际支持、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对婚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单身群体的心理福利比婚居群体差,心理福利也因婚姻质量而差异显著,但单身女性的心理福利好于婚姻质量差的女性,婚姻质量差的男性心理福利好于单身男性。回归分析结果也证实婚姻特别是高质量的婚姻对心理福利存在保护功能。婚姻状况对男性的影响较大,婚姻质量对女性的影响较大。另外,代际支持和个体地位也是影响心理福利的重要因素,对婚姻特别是婚姻质量具有替代或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u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infant health, but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is relationship is causal or a reflection of positive selection into marriage. We use multiple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First, using a technique developed by Gelbach (2009)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s, we show how selection into marriage has changed over time. Second, we construct a matched sample of children born to the same mother and apply panel data techniques to account for time-invariant un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evidence of a sizable marriage premium. However, this premium fell by more than 40 % between 1989 and 2004, largely as a result of declining selection into marriage by race. Accounting for selection reduces ordinary least squares estimates of the marriage premiums for birth weight, prematurity, and infant mortality by at least one-half.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marital status and marital quality on life satisfaction. The roles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ere also explored.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data from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in 2006, representing 1,317 women and 1,152 men at least 25 years old. Chi-squared test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in this process. Marriage, including marital statu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has a protective function for life satisfaction. Marital status is more important for males, but marital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females.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gender specific, perhaps due to norms that ascribe different roles to men and women in marriage.  相似文献   

18.
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5年深圳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从性别视角系统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初婚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在理想初婚年龄方面,婚姻讨论网络成员的数量、质量,尤其是网络成员的平均理想初婚年龄对农民工理想初婚年龄的延长有显著影响;在初婚行为方面,婚姻讨论网络成员的数量可以降低男性农民工早婚的风险。个人因素和流动因素对农民工理想初婚年龄的延长和降低早婚风险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It has long been argued that the legaliza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w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marriage.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how different-sex marriage in the Netherlands was affected by the enactment of two laws: a 1998 law that provided all couples with an institution almost identical to marriage (a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a 2001 law that legalized same-sex marriag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I first construct a synthetic control for the Netherlands using OECD data for the period 1988–2005 and find that neither law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ither the overall or different-sex marriage rate. I next construct a unique individual-level data set covering the period 1995–2005 by combining the Dutch Labor Force Survey and official municipal records. The estimates from a discrete-time hazard model with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for the first-marriage decision confirm the findings in the aggregate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the two laws are heterogeneous, with presumably more-liberal individuals (as defined by their residence or ethnicity) marrying less after passage of both laws and potentially more-conservative individuals marrying more after passage of each law.  相似文献   

20.
基于CHARLS2018年数据,本文构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标,系统地衡量老年人健康,实证考察儿子和女儿教育分别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代际支持这一中介路径探究儿子和女儿教育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进一步讨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及亲子关系在儿子和女儿教育影响中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儿子和女儿教育均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总得分具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的维度及力度存在差异。(2)儿子教育主要通过经济支持发挥作用;而女儿教育主要通过情感支持、同住模式发挥作用。(3)农村社会保障、亲子关系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建议提高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以期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