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才是对《讲话》的真正的纪念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是应该进一步看清,《讲话》在当时,究竟解决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发展中的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它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将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央民族学院郭毅生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和《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两书,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这两部专著学术水平高,实用价值大,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介绍。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里按时间先后发展的。因此,读史离不开地图。而图史结合,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它历时十八年,纵横十七省,大小战事逾千百次,其间进退消长,头绪纷繁。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著述繁富,硕果累累。但这些太史论著在涉及地理关系时,就往往难于作直观形象的具体说明。过去虽也见过一些太史论著附图、教学挂图和中国近代史参考地图,但都过于简单粗略,远不能满足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需要。《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正是适应这个需要而编绘出版的。这种历史地图集在我国还是首创。  相似文献   

3.
怎么让财产保值?古老的答案是买入黄金和兑换成美元。现在看来,这个答案显然过于古老。美元不保险了,看新闻、去银行、出国旅游等你都能感觉出来。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破"7",也就是1美元兑换6.992元人民币,迈入"6",元时代。咱左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威猛,右手中的外汇正不停地抽搐。怎么办?如何处置才能做到保值增值,是结汇还是投资?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货币战争"。本刊记者近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无比恢宏的气度和过人的胆识作出以“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重温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联系今天的世界大势,更倍觉这一伟大战略决策的时代意义。 一、“一国两制”顺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 “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构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首先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他在谈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时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或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此,人们早已了解,并形成广泛共识。但是,这一转折是怎么实现的,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性质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就不那么统一了。  相似文献   

6.
“婚姻介绍所”自然是现在的说法,但太平天国时就设有婚姻介绍机构,确乎是有史可查的。在太平天国政权草创之初,为了整肃军纪、保护妇女,并防止军中发生淫乱,曾一度规定男女别营,同时,也许下诺言:一旦大军抵达南京,即令男女团圆。这在当时战事频繁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是定都南京以后,这个诺言并未获得实现,而且东王  相似文献   

7.
初学日本史的大学生往往会为日本史学界的巨大分歧而感到吃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总是没有定论?德川幕府统治是否封建主义?明治维新是不是革命的?如果是革命,又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明治时期的日本是资本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这个国家为什么走上帝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三十年代的日本是不是法西斯主义?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日本究竟是防御性的,还是侵略性的?运用当前的先进社会观点来看,当时的日本经验和欧洲的过去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也就易于沿用说明欧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九年我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参加《太平天国文献》四大集的编纂工作。当时曾与王淑慎同志一起在罗尔纲同志指导下,把现存的玺印拓本和太平天国文件上所盖玺印辑录下来,编成《太平天国印谱》,附录于《太平天国文物》之后。时隔二十多年,因种种原因,《太平天国文物》至今未能问世。现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来谈谈,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走向世界的时期,清初稳定的高度专制主义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却阻滞并延缓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自然发展。作为这一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多尔衮,他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动向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个问题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已经提上日程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正因为如此,它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广大群众置身改革,关心改革,也必然会对改革提出种种问题和疑虑。这些,都是理论工作者亟待研究的新课题。作为理论工作者,是一扫理论界尚存的八股调和脱离实际的风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回答这些问题?还是回避、绕过这些问题,去作脱离中国改革实际的文章?是个直接关系到是否有历史责任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客观必然性党的十三大闭幕以来,一个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新的历史潮头,在中国的大地上涌动。这种惑受,使我们首先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一新的历史潮头的客观现实根据是什么?它是主观人为的,还是客观必然的? 历史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思想领域里的变革,是由社会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里的变革引发的。解放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潮流,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张晓林《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人民公仆》是一本政治综合性的刊物,但主要还是应该以人物通讯为主。目前,报刊杂志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本刊物如果能在杂志行业里打拼出来,没有特点恐怕很难生存。我认为,《人民公仆》的受众是公务员。这就需要了解当前公务员队伍的需求,对他们的阅读心理做深入的了解。到底栏目怎么设置?比如说公务员愿意看的历史上的这些人是怎么从政的。这样的话,我们的杂志才有可读性,才有人爱看。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的内在运演机制及其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学术界对形象思维的研究更加深入。形象思维作为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必然有其内在的思维运演机制,必然表现出其本质特征,必然受其内在的思维规律制约。但是,形象思维的内在运演机制怎样?本质特征是什么?受哪些规律制约?还是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探索。一、形象思维的内在运演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太平天国土地问题,已有不少同志撰写论著发表过有益的见解。本文仅就太平天国辖区的土地占有状况作些考察,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指正。一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而没有得到实行。相反,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太平天国仍然维护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允许地主存在。关于这点,已有许多同志写文章加以论述,并为史学界所公认,不再赘述。但是,太平天国辖区内的土地占有状况较之革命前到底有无变化?有多大变化?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国家行政学院未来的学术带头人、未来的名师,现在的青年教师,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要怎么讲好课?我们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努力打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讲课模式,形成独特的行政学院气派。刚才听了十位选手演讲,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课堂上讲的一些话,有时还是"老一套",缺乏艺术语言,学员不爱听,大有进行一番革命性改造的必要。怎么改造呢?根据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根本问题,一是它的内涵:究竟是一种唯物主义还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二是它的性质: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三是它的功能:究竟只是一种意识理论还是一种类似生产力那样的实践力量?长期以来,在相关问题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尽管问题复杂,仍是可清楚说明的,正如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奠基于这个问题之上,而当马克思将斯芬克斯之谜理解为"历史之谜"时,也同时为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你需要作出正确的决断,需要去担当有可能是最可怕的后果,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他知道社会各群体抽象意义上的外在实力,但怎么去看他们的内在实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列出了一个公式供他参考。这个公式是:人的存在=头脑+心理+人格+身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太平天国门牌,只就其中几个问题,谈些看法,请同志们指正。1 太平天国在1853年7月于天京才开始设置门牌。太平天国为什么要设置门牌?是在什么样形势下采取这一措施的? 太平天国在1853年3月建都天京后,城内阶级斗争尖锐复杂,残余的反动分子兴风作浪,百般进行破坏活动。一些潜伏在城内的反动分子,有的竟然“十百为群,往往于昏黑时,(当)贼孤入委巷,辄袖刃尾杀之”,凶残地杀害太平军战士。当清钦差大臣向荣尾随太平军在天京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以后,  相似文献   

19.
浙江博物馆藏近千件石门太平天国文物是否真品?本文作者根据调查研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批文物是五十年代征集来的,当时参与征集工作的同志和许多花户的后代提供了大量确凿的证据,手续完备,来源清楚。技术鉴定和内容分析,也都表明这些文物的真实性是不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属于什么性质?是基础的性质,还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如果属于基础性质,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什么性质?是上层建筑性质,还是基础性质或者兼有上层建筑和基础双重性质?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问题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研究范围.最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