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应该肯定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应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教育意识,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应该肯定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应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教育意识,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地位尴尬等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信仰和高校信仰教育的现状出发,寻找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内容上构建信仰教育体系和方法上改进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运用质性访谈法,研究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认识。访谈内容涉及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描述,对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信仰情况的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及相关问题的阐释,学校政策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支持情况,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行中的亮点等5个方面,文章对此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这一领域还存在着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新形势下,要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一种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8.
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关键在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要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解决"真可信"的问题;改进和完善课程形式和手段,解决"真愿意信"的问题;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首先真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整体推进战略.  相似文献   

9.
路径选择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优化理论课主导功能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载体路径,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的倾向,为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更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对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实效性.本文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就如何优化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浅谈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思想主张修习禅定,其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其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本文主要通过对枯山水庭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砂、石景观及其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来阐述禅宗思想对枯山水庭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是隋末的政治谶言,它们分别为当时两大集团——太原李唐集团与山东豆子、高鸡泊集团所利用。李唐建立后,更把“李氏”之谶加以发挥,作为自己代隋而立的符命。对于这两个谶言,前贤皆没有上溯及这些谶言的早期历史背景,本文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试图揭示它们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冷战以来,国际范围内的军事性的影响渗透至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它在形式上表现为军备扩张政策和军备竞赛,在本质上表现为军事机构的作用与机能的扩大,或将暴力工具作为统治和权力的手段加以使用。为了确保欧洲及世界和平,和平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他们针对和平研究对现实政治影响较小的状况,提出现实和平的构想,使之尽可能获得持各种价值观的不同层次的人们的支持,使和平研究保持其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双重特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元代史学领域的"华夷"、"正统"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元代史学领域的"华夷"、"正统"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华夷一家"观念在元代中后期于思想领域所获取的主流地位,并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   

16.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上博(二)《民之父母》9简“”字的释读,学术界颇有分歧,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如字,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为“语”,或释为“诗”字异构,或释为“辩”字异体,或疑为“语”字异体。文章辨析各家之说,断以己意,在较为详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为“语”之异体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忧患"意识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亦是一种历史思想。它最早渊源于《尚书》,与"殷鉴"思想、"先王"观念紧密相连,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尚书》历史功用思想,予后世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