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发优势概念(advantage of late-development)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A. Gerschenkro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是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由于有大量的先进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制度可以借鉴和利用,因此存在一种比先进国家增长更快、最终可赶上先进国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拉美最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走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两地所奉行的不同工业化发展模式角度,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形成战后两地经济实绩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看来,东方落后国家要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可以不必等待生产力的常规发展,而可以借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首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然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利用了比较优势,就会有后发优势,技术变迁速度快,就能赶上发达国家。思想、认识、社会思潮,是决定一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转型国家对落后背后的真正原因(要素禀赋结构)有足够认识,并据此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选择转型路径,即使在非常弱的制度框架下,也有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与近代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楚汉近代时期的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在经济上,它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和英国;到二十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强国。德国经济得到如此迅速发展的原...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增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资本的积累;第二阶段的增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先进技术的模仿;当进入先进发达国家行列以后,第三阶段的增长将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由于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成本比前两个阶段大得多,同时风险也大得多,因此,相对落后的、处于第一、第二发展阶段的国家是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处于第三阶段的先进国家的.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看来,东方落后国家要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可以不必等待生产力的常规发展,而可以借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首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然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后发国家具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验借鉴、精神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的这种后发优势,实质上是指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的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把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后发国家是否向发达国家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大小。因此,培育和提高学习能力,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
后发优势的演化创新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创新是实现后发优势的基础。后发优势的思想最早是由才学派演化经济学家凡勃伦所提出,与流行的技术后发优势观不同,他讨论的是落后国家在制度上不模仿发达国家,从而进行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概念,"新熊彼特"学派演化经济学家区分了技术后发优势的两种机会窗口;追赶和跨越,他们认为,能否抓住这两种机会窗口,使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关键性地取决于技术能力的迅速累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创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演化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并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创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美国由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其关键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产业调整政策,使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由潜在变成现实,西部一批后发展城市和地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整体上升,使美国从此走向上了强国之路。美国后发达地区的崛起给予崇左启示:崇左经济要实现腾飞,必须激发崇左后发优势的潜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快速的、跨越式的增长期,提升全市的经济实力,赶上或超越发达地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后发优势即为后发国家的后发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种优势不应该仅仅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理解,而应该从更广的视角来理解它。从发展的要素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5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后发优势更为明显和突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充分发挥了各种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只是这些后发优势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触发器。经济发展一般有4种战略可供选择:跟随战略、追赶战略、赶超战略和超越战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应该继续奉行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因为我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为什么能用不到40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独占鳌头而成为“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近年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多侧重于从革命解放生产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西部的开发、移民因素、充分利用外来投资和美国政治稳定等方面来解释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原因。但往往忽略了教育改革在美国工业化、现代化中的作用。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请读者赐教。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始建于18世纪70年代的新兴国家,但到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却赶上并超过了德、法、英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经济的起飞与其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美国工业革命于1812年至1814年英美战争后迅速展开,19世纪末叶完成。纵观其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后果,不难看出有如下特点。 一、工业革命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工业革命在美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重要特点之一。当大工厂在北部纷纷落成时,西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W.Shultz)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有形的物质资本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以获得人力资本为目的的投资,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培训投资、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和感情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已经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如何既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生态文明,电力工业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5个主要发达国家经过一系列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阶段,我国在电力工业发展虽然落后于这些国家,但这些发达国家发展电力工业的经验教训也将成就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6.
后发优势论创立以来,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但其对潜在的后发优势和现实的后发利益的分析,在研究视角上存在冲突;并且,在中国学者将后发优势论运用于地区层次后,国家层次的后发优势与地区层次的后发优势也存在研究视角上的冲突。应拓展传统后发优势论的研究视角,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后发优势,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现有的后发优势,并更好地预测将来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7.
美苏关系正常化中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建交,以便为美国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苏联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需要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实现苏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一、高速度的含义及速度间的对比问题生产高速度地发展这一问题,是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必需以高速度来发展社会生产;否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这一要求,便无法实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的经济竞赛中,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速度问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人民民主的国家里,其经济方面的任务必须是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列宁说:"或者是灭亡,或者是赶上并超过  相似文献   

19.
路雅  陈威华 《今日南国》2008,(20):68-69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或者新兴崛起的“金砖国家”,都感受到金融海啸的震撼。  相似文献   

20.
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后发优势即为后发国家的后发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种优势不应该仅仅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理解,而应该从更广的视角来理解它.从发展的要素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5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些后发优势更为明显和突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充分发挥了各种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只是这些后发优势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触发器.经济发展一般有4种战略可供选择跟随战略、追赶战略、赶超战略和超越战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应该继续奉行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因为我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