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山是“磁山文化”的发祥地,距今有7300 年的历史了,也是中国三大露天铁矿之一。矿石极具磁力,能轻易吸起一枚大铁钉,因称磁山。常年裸露在外的铁矿石因氧化而成红色,又称红山。在磁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匹金马驹,就藏在红色的山里,守着一个藏满宝藏的山洞。谁能找到这匹金马驹,谁就能找到山洞的钥匙,得到这些宝藏。有一个年轻人,梦到了这匹金马驹,经过多方寻找,不见踪景,年轻人失望之极,气绝身亡。如今,在磁山脚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过艰苦奋斗,已经找到了这匹金马驹,打开通往宝藏的大门。他们就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叙事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当代外观之间的策略矛盾演化为历史叙事与当代叙事的连续性问题。如何在跨越历史叙事和当代叙事的场域中平衡叙事的仪式属性和传递属性,关系到一种可持续的国家叙事母体的建构。国宝之为国宝,其合法性在于对国家叙事的承诺。讲述文物的故事,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宝藏。《国家宝藏》以戏剧结构集传播者、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于一体,完成了文物仪式化传播的闭环。《国家宝藏》以鲜明的叙事指向性致力于对每一件文物做主题化的探索。从前世传奇到今生故事,在文物的在场性和历史的戏剧性中破解创造文明的密码。通过对其中三种重要主题的分析,能看到文物叙事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创作,是人类文化宝藏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旧体诗词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予了很大的冲击。但是,随着革命文艺的发展,旧体诗词这一文学形式经过历史的筛选,却显示出它一定的生命力。现代的中国诗坛,在新诗蓬勃发展的同时,旧体诗词仍保持着它应有的地位。而诗歌发展进入它的当代历史阶段之后,这种历史地位仍然有增无减。这一文学现象,当然是值得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组成部分的地方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宝藏。开发这一宝藏,对于当代地方文化的繁荣,对于华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地方文化已越来越多地摆脱了为历史所尘封的状态(其中旅游点的开发与方志的编写尤为突出),有的已经或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过,把地方文化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优秀小说,常常在谋篇布局上表现出作者的功夫.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家们,又对这些体现作者匠心之处,进行了切中肯綮的评价,有的还借此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写作艺术的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这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历史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6.
<正>地处亚欧陆路腹心的塔里木,因其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而成为近现代西域学术研究的肇始地。自19世纪后半叶始至今,已有不计其数的探险家、学者先后进入塔里木,探寻掩埋沙海千年的文化宝藏,西域学术也由是得以大力向前推进。然而,我们也必须理性地认识到,面积广袤、文物分散的塔里木,在东西文明交流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场域而存在的。因而,在对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中,我们务必以尊重这一总体文化特征为前提,洞悉内在文化脉络,建构科学有效模式,做到有的放矢。综观  相似文献   

7.
江苏山明水秀,风物清嘉,经济富庶,人才辈出,既具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有灿烂的现代文明。扎根于这一丰沃土壤之中的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据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宝藏。科学而系统地发掘整理这一历史文化宝藏,意义重大,任务也很艰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凤凰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冯梦龙全集》、《金圣叹全集》、《嘉定钱大昕全集》、《袁枚全集》、《李审言文集》、《李伯元全集》、《张謇全集》、《刘申叔遗书》、《高邮王氏四种》、《江苏地方文献丛书》(第一辑20种)等一大…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民间故事》是一部五卷本的当地民间故事丛书,它有着显著的历史文化传承性、传播性以及地域和民族特征,由此也昭示了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厚与繁荣。丛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五个大类,思想深刻、内容健康、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魅力。发掘这些文学宝藏,对繁荣和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为社会、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民俗等学科提供珍贵的资料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平素里对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未充分重视起来。博物馆中的文物,也因为缺少更好的宣传方式,被养在"深宫",未被人识……而《国家宝藏》实现了文化和节目的创新。近年来,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并不少见,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寻宝》等,但以综艺形式呈现的则较少。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12月3  相似文献   

10.
刘托 《山西老年》2014,(11):50-51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南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传承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络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井生活和乡村故事,生动鲜活,扑朔迷离,引世人竞相探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典诗词在唐、宋两代取得了辉煌成就。后世文学史家对于清代诗词的评论,遂常常贬多于褒;而对于清代满族作家的诗词,除纳兰性德之外,其余更极少提及。显然,这与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尽相符。本文试图发掘、探讨一下清代满族作家运用汉文创作的一些诗词作品,以使读者看到这里也有着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曾经说过:“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当我们回首中华民族五千年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拨开表象的迷雾而潜心寻觅时,便不难发现,中国的历史是无数志士先贤用生命和智慧书写的一部辉煌灿烂的宝典,也是永掘不竭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宝藏。且不说这其中有兴亡盛衰、治乱得失的规律和经验,值得今人品味、思考;仅从历代儒者修身的哲思、诗人志存高远的豪迈语句中,我们就能吮吸到她背后蕴藏的丰厚内涵。每每读起,总能让人回肠荡气、引人深思、促人前行。  相似文献   

13.
属于两大不同体系的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而开始了中印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佛教经录正是这一交流过程中留下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忒修斯之船难题解决方案的“最佳候选者理论”表明:个体物的同一性判断依赖于人们的选择,而非依赖于对象本身。该理论主要在个体物的本体论存在、历史起源及历史发展进程三方面被质疑。在东方哲学领域,藏传因明典籍《量理宝藏论》与“最佳候选者理论”的主张存在相通之处。借鉴《量理宝藏论》对“最佳候选者理论”辩护和修正,可得如下结果:不存在忒修斯之船的本体同一;不存在本体同一性标准;同一性判断取决于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9,(11):18-27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9月17日至11月2日,国家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此次“国家宝藏展”共有57件套(73件)藏品展出,汇集了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精华,包括流传曲折的国宝文物四羊方尊、曾频频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的顶级文物“虢季子白盘”、史前的“人面鱼纹彩陶”、奇诡的“三星堆突目铜面具”等旷世瑰宝。这些国宝是中华民族干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1:探讨的问题蒙古族和藏族是历史最悠久、文化遗产最丰富,关系最密切的少数民族。两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思想交流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贡噶坚赞(1182——1252即《善书宝藏》的作者)和蒙古宗王阔端凉州会见算起,有近千年的交往历史了。他俩是从各自民族的政治利益着手打开了蒙藏民族文化大门的。蒙藏两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亲密相处,尤其在文学艺术交流上不同于其它民族,最大特点是通过藏传佛教来相互影响的,其次才是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  相似文献   

18.
从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理论的观点看,《百年孤独》中的马贡多正是典型的原始意象,与其说它是世界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它是某种精神状态,作者通过它对苦难的拉丁美洲的历史深刻反思——人们在循环往复的苦难中艰难徘徊。马尔克斯返回到他们灵魂的故乡:集体无意识。作者的情绪记忆是形成他独特艺术个性的重要原因。《百年孤独》蕴含着无限的艺术宝藏,每个时代都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从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理论的观点看,《百年孤独》中的马贡多正是典型的原始意象,与其说它是世界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它是某种精神状态,作者通过它对苦难的拉丁美洲的历史深刻反思——人们在循环往复的苦难中艰难徘徊。马尔克斯返回到他们灵魂的故乡:集体无意识。作者的情绪记忆是形成他独特艺术个性的重要原因。《百年孤独》蕴含着无限的艺术宝藏,每个时代都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舞海撷美     
我来到了民间,来到了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中间,尝到了滋养我生命的源泉之水,它是那样的清澈、甘甜。我呼唤我同行的朋友们,投入生活的怀抱吧! 云南,素有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之乡的美称。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宝藏,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是我探求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真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源泉。今年新春时节,我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跋山涉水,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边寨生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这盼望已久的生活终于如愿已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