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6)
尚钺(1902—1982),原名尚宗武,字健庵,河南罗山人。“五四”时尚钺负笈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是河南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曾追随鲁迅,是文学团体“莽原社”和“狂飚社”的中坚分子。他的小说集《斧背》、 相似文献
2.
柯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鲁迅 ( 1 881 - 1 936 )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史家。 1 92 6年 9月至1 92 7年 1月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鲁迅来厦门大学之前 ,在文坛已声誉卓著。他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基石 ;出版《中国小说史略》 ,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新局面。鲁迅来厦门大学后 ,原拟开三门课 ,即“小说选及小说史”、“文学史纲要”、“声韵文字训诂专书研究” ,后一门课因选修人少未开。“小说史”课采用他在… 相似文献
3.
4.
洪峻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陈衍 ( 1 856 .4 .8- 1 937.7.6 ) ,字叔伊 ,号石遗 ,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学者。 1 92 3年 9月至 1 92 6年 5月任厦门大学文科国文正教授、国文系主任。陈衍出生于书香门第 ,从小学诗 ,后入乌石山致用书院专攻经史及文字学。 1 898年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 ,后入京就任学部主事。曾任上海《求是报》主笔、湖北《商务报》总纂。 1 90 7年至 1 91 6年任北京大学(原京师大学堂 )经学史学教授 ,兼译学馆伦理学和文学教授。他入京后曾组织诗社 ,京城名流相率加入 ,轰动一时 ;同时撰写《石遗室诗话》 ,陆续在《庸言》杂志和《东… 相似文献
5.
王先霈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有着千差万别的极为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归结起来,却不外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世界的摹写、描绘,一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表现。作家要从事创作,首要的前提是要有东西可写,也就是说,他必须在这两方面有所积累。作家怎样获得材料,以改造制作成为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呢?他是通过观察和体验。他要摹写、描绘外在世界,必须先要进行观察;他要揭示、表现内心世界,必须 相似文献
6.
7.
邓治凡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2)
清末文学家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别号樊山、樊樊山,湖北恩施人。樊增祥的高祖樊尚彬,是四川三台县人,曾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曾祖樊继祖,系清军副将,1796年来恩施,所升任施南协副将,便落户恩施。1798年,樊继祖又升任浙江镇总兵,后病死于职所,回葬恩施。从此,樊氏子孙均入恩施籍。祖父樊从典,是樊继祖二弟之子(因继祖无儿)承嗣的,继袭一等轻车都尉,出任宜昌镇中营游击(武官名)。父亲樊燮,1831年承袭一等轻车都尉。1846年出任宜昌府中营游击时,续弦徐氏一同到达。不久,樊增祥便出 相似文献
8.
张傲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5)
成仿吾(1897—1984)十三岁随长兄东渡日本求学,在冈山六高学习时,开始诗歌的翻译和创作。二十岁考入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攻读枪炮专业,此间,他的新诗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不久, 相似文献
9.
10.
张红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
在我国古代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女子只是男子的附庸,既没有创作权利,更没有发表阵地,“才藻非女子事”几乎是那时公认的戒律。在那个时代,女子要跻身文坛简直难如登天。然而,就在这种磐石压顶的困难条件下,宋代却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女作家,她就是以词、诗、文蜚声文坛的一代俊才——李清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思基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土家族作家兼评论家。原名田儒壁。一九二○年三月八日出生于贵州省印江县官庄村的一个土家族贫苦农民家庭里。一九三四年,红军建立黔东苏区,宣传“工人农民联合起来,建立苏维埃”和“打倒土豪劣绅,铲除封建剥削”等革命思想,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觉得做人应该做红军那样的人。一九三七年,他考进了县立师资训练班,在共产党员严竞成老师的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视鲁迅、蒋光慈等人民作家为 相似文献
14.
柯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台静农 ( 1 90 2 - 1 990 ) ,字伯简 ,安徽霍邱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1 935年至 1 936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台静农少时在汉口念中学 ,未毕业即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1 92 4年转到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半工半读。翌年 ,认识鲁迅先生 ,与李霁野、韦素园、曹靖华等在鲁迅的领导和策划下组织未名社。在未名社刊物《莽原》(鲁迅编辑 )上发表《红灯》、《新坟》、《烛焰》、《儿子》等小说 ,后结集为《地之子》出版。这些小说师承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充满乡土气息的悲欢 ,他也成为当时著名的乡土作家 ,为鲁迅所看重。鲁迅选编《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所谈的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最近我决心要回到日本去。回日本后,我当然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分,和日本劳动人民在一起,为祖国的和平、独立、民主而斗争;在我的活动之中,也包括了做为一个文学工作者的活动在内,因此,今天把我个人对当前日本文学家的责任的看法,以及我回到日本后进行活动的基本方针向大家讲一讲。 相似文献
16.
古远清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78-82
《鲁迅正传》从书名到内容对鲁迅均持贬损态度。郑学稼研究鲁迅是通过一个人去折射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思潮,因而该书的某些史料的运用仍有可取之处。在中西文化大论战期间,郑学稼站在卫道士的立场上反对李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使他成了守旧派。在禁谈马列主义的"戒严"时代,郑学稼在台湾反复歪曲、批判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另一类"宣传"。这就难怪郑学稼去台后知音甚少,倍感寂寞。 相似文献
17.
黄季耕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30-33
包世臣泾县人.家境虽贫,父却文雄郡邑.世臣幼时饱学经史,"资质绝人".中举后,在赈灾、咨政、知县中均多有建树.包世臣在经济上重农,文学上否道,书法上博学兼采,自成一家.此外在诗、文、赋诸方面,世臣亦有不凡之绩. 相似文献
18.
叶志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3):120-126
在元代文坛,学者与文人相兼、理学与文学交融是当时学术的主要特点.在众多学者型文人中,吴师道是前人关注较少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个,他的《吴礼部诗话》很能体现元人诗论理学与文学相互浸润的特点.像吴师道这样主张理学与文学并重的文人在当时有许多,他的做法是整个时代的趋势,是带有学术共性的问题,绝非一家一派的取向.而造成这种共同取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同时文人们也开始反思宋儒鄙薄文艺的祸害.其二,元代理学大多传承朱熹一脉,而朱熹恰恰是宋代理学家中"学髓"与"文澜"集于一身,并能稍稍容忍文学性的一位.其三,元代疆域统一后,学术交流方便,门户壁垒被逐渐冲破,学源关系交叉多样,学人们转益多师,融会贯通,导致了学术风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林学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回顾了解放前后我国对萨特评价的变化,在较全面、扼要评论萨特的小说、剧本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剧本《肮脏的手》,认为它不是反共剧本而是对我们有所裨益的。鉴于此,我们应当重新评价萨特,并肯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余美云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亦空前地发展。然而,这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亦毫不例外地走完它昌盛——衰微——灭亡的途程,社会状况的变化,在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历史遗痕。打开唐代文学史,我们会明晰地看到,唐中叶以后讽刺文学兴起这一现象。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步走向下坡,社会矛盾激化。面对现实,一些头脑清醒的作家,纷纷以笔为武器,揭露、鞭挞社会丑恶,以图引起疗救的注意。于是,诗歌继《诗经》以来美刺传统,出现了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其诗以浅白流畅的语言讽谕时政,较广泛地针砭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