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叉性在拟超文本文学和超文本文学之中都有相似的存在,其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图文交叉与声像化转向,前者由文字造景和语图互文构成,后者则走向一种视听交叉的超媒体。这深刻地体现了拟超文本和超文本的内在关联,超文本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现的文学"怪物",而是拟超文本历史积淀的结果。但两者的交叉性却又并不相同,从拟超文本到超文本发生了从静态向动态、单层向多层、平面向立体等多方面的新变,超文本因此而浸染着独特的"机器诗意"。  相似文献   

2.
超文本文学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它的产生,有赖于互连网和超文本技术的充分发展。与传统文学相比,它有着鲜明、独特的特征,如结构上的超链接性、书写上的互动性、写作载体的超文本性、表现方法的超媒体性、传播方式上的互文性等。超文本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它对传统叙事的重新解读,但它的出现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样式,繁荣了当下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3.
现代才女萧红的绝笔之作《小城三月》以独特的叙事语调、叙事方式和技巧叙写了“翠姨”的故事。故事背后传达出的深层理念却是萧红本人对于爱和温暖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可得之后的幻灭。《小城三月》显示了萧红鲜明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提要]将互联网世界隐喻为跨媒介叙事超文本,赋予互联网传播理论与实践以更广阔的想象力,强调传播学研究中跨学科的重要性。基于符号意义上的对话交流不仅使传播学成为基础学科,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传播学乃有我之学。力图阐释互联网超文本链接世界中符号意义是如何生成的,以此将长久退隐的观念、情感、认知及选择突显出来,并在万物皆媒的现实中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变化的要素与推动力。超文本世界意义的无限延伸与流变,让客体的诱惑与主体的欲望在沟通对话中参与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乃至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中。互联网传播速度的加快与反馈机制的改变,个体感知、情感与认知等成为互联网传播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考验着人们的感知力与自我认知能力,艺术家所具有的认知与创造并举的思想方式为传播如何可能敞开了道路。互联网传播增进了个体认知与人类绵延关系的紧密程度,遮蔽在异质、无序、失范等背后的生命时间意味着有机社会的深刻存在,并在更大的时空差异中趋向同一,实现着在传播表达、行动与改变中以言行事所带来的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个体自我的感知、判断与抉择。  相似文献   

5.
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结构主义与电子超文本技术相互应和, 推动了20世纪下半叶文本形态与文本观念的变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罗兰巴特关于“引人写作之文”的论述, 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权力网络和全景敞视主义等观点,都和超文本理论息息相通。深入考察后结构主义和超文本理念的关系,有助于认清社会思潮和信息科技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本观念,超文本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批评理论和哲学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极大地改变了文本的存在样式与形态,促进了文本形态由线性文本向超文本转化.它消弭了阅读与写作的界限,直接挑战了读者与作者的传统角色.另外,它也消解了传统文本结构的边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8.
9.
英雄理念是鲁迅复杂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鲁迅从倡导个性主义的需要崇尚英雄。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是其英雄理念的重要内容。鲁迅区分了建设性英雄和破坏性英雄。英雄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也是他英雄理念的重要方面。在鲁迅英雄理念和他的启蒙实践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鲁迅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叙事是其英雄理念的形象化显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逻辑比较法和文本分析法,阐述超文本理念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为芬尼根守灵>的构思、克里丝蒂娃和罗兰·巴特从建构和解构两个不同角度阐述的"文本间性"理论、德里达的"延异"说以及福柯关于"话语理论"的观点都和超文本理论息息相通.研究后现代主义和超文本理念的关系,可以促进社会文化思潮和信息科技的互动,有助于实现网络人文价值和工具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天君衍义》作为韩国"天君"小说的代表作,其叙事特点是情节故事依凭理念图式展开,其理念图式的核心内容就是程朱理学的社会理想和伦理观念,基本冲突就是"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纠葛.这不仅与中国性理学思想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且与西方的弗洛伊德学说在阐释人的深层心理结构方面存在着同构性.  相似文献   

12.
论叙事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空间结构由于无形和不确定而成为叙事理论中的难题,其理论演绎的轨迹旷日持久、充满论战而仍无定论.从史的角度聚焦叙事空间、叙事空间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空间化阅读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发现叙事空间结构是由时空轴,即水平叙事轴和垂直叙事轴建构的.这一坐标的发现为空间化诠释叙事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主要用来阐明叙事文本中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文学,它的叙事情境有三个特点:舍弃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而主要采用第一人称;抛开现代小说叙事偏好的内聚焦和外聚焦模式而采用零聚焦;运用讲述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超文本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形成了对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文学认知与阅读体验的不可避免的改变。超文本网络文学作为最具网络特征的网络文学形态,充分显示了它与传统纸媒体文学不同的诸多特点。本文力图疏理超文本网络文学的简短的发展历程,并阐明它与传统文学相较之下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5.
法国文学理论家杰哈·简奈特所提出的超文本成分及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的.如今,超文本范畴已经从纯文学作品拓宽到非文学作品,其定义已经涵盖了文本产生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政治体制及审查制度等大环境因素.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新闻翻译中,分别对几组新闻的英汉互译进行考察,试图探究影响新闻翻译的超文本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读者期待视野、赞助人、传统价值观、翻译目的、传播媒介和市场因素等均对新闻翻译施加影响,从而更好地揭示了新闻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连贯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超文本语篇的连贯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需要从语义、语境、认知等角度进行多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总和 ,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知识进化是认识进化论的重要内容 ,科技发展过程中伴随的不同的知识进化机制也是科学技术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一项革命性的成果 ,超文本对人类行为、思维乃至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本文着眼于超文本与以往的文本对知识进化的不同影响 ,分析在超文本的非线性条件下知识呈现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说多采用全知叙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小说传统来看,仍受说书的影响;从创作主体来看,和大多数作者的创作思想相一致;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看,得到读者对象的认同。这种模式既有其优长,也有缺陷,关键在于作者如何运用。古代小说中少有的其它叙事模式,孕育了向现代小说转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电视新闻叙事的时空流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电视新闻叙事进行三维审视,认为电视新闻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都应保持流畅性。叙事时间的流畅性决定于自然时间的线性流动并同自然时间保持一致;叙事空间的流畅性一方面表现为画面的轴线规律,另一方面表现为空间移动的关联性。从时空结合上考察,画面向人们提供完整流畅的叙事空间,并在空间的延伸中表现时间;声音向人们提供完整、流畅的时间进程,并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空间,因而,电视新闻是时空复合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