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围绕文学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进行了两次大争论,关于文学本质的问题仍旧是充满了讨论的可能性:一方面是作为高校文科课程资源的各类文学原理教材从各个角度对文学本质作出阐释;另一方面却是这些声音并未达成和谐一致,迄今仍然没有一个令所有人都认同的答案,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解出现多元化的倾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情感体验作为文学本质的维度之一必须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道德情感的本质,是使道德情感成其为道德情感,并与别的情感现象相区分的道德情感自身内在的规定性;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各种生活情感单向性、排它性、膨胀性的必然要求;道德情感的本质主要表现在它表层本质的规范性和深层本质的统辖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园活动中的“五指活动”观念为指导、立足幼儿文学作品编写的幼儿教材文本,探讨幼儿教育在语文活动中体现的独特审美本质,以及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其承担的作用,进一步反思在幼儿文学自身特性和市场商业化利用、成人化的误导现状,指出幼儿文学的创作价值取向对幼儿教育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界对文学翻译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人们虽然认识到翻译之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创造,文学翻译却依然,也永远不能在任何诉诸于理性的模式与规范那里得到完全的阐释,这又恰好体现了文学翻译作为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的原文和权威译文的表述看,“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相等同,更没有把文学简单界说为“意识形态”。文学应归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极为复杂,将“审美”和“意识形态”组合成“审美意识形态”概念,并用此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文学本质问题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界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在论争过程中往往混淆了文学的定位和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定位和本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文学的定位是:文学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新表述方式:文学是一种审美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7.
将美育视为情感教育的传统观点,虽然注意到了美育的情感特征,但往往忽视了情感的审美规定性。本文强调,美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在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大社会情感中,美育的焦点集中在审美情感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8.
自先秦诸子百家以来人们对“文”的内涵的认识有所变化,但总不甚明确,无论是策论、书信、碑诛,还是辞赋、游记、小品,都谓之曰“文”。文学性文章与应用性文章的概念区别模糊,忽视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形成重道轻文的观念。清代桐城文统的创立者姚鼐突破了前人“文以载道”说,通过“文与质备、道与艺合”等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倡导强调文章的文学性:为文学由杂向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充满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不能科学地揭示文学的本质 ,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情感语言艺术作为文学的本质较为准确 ,也更切合中国文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野草》以浓郁的象征手法展示了一个个奇异的意象。在这些意象中记录着鲁迅心灵的奥秘,折射着他丰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落尽了叶子的枣树,还是那彷徨于无地的影,都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蕴含着鲁迅生命中所体验到的寂寞感、虚无感以及荒诞感等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的两种基本在世经验,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之间不仅表现出不同,更呈现出紧密的互涉性。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在关涉人的存在样态上、在体验过程中,甚至在更为根本的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即生存论视域中的拯救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化约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更是对文本本身与创作主体情感重合可能性的探讨。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郁达夫从感伤主义到《迟桂花》中所体现的回归真实、回归自然的艺术真实的理念追求,以及从欲望未遂的行为体验与向善求真的艺术选择两方面,阐释郁达夫对于艺术真实理念的建构与坚守。  相似文献   

13.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18世纪的小说,《霍华德庄园》是一部19世纪的小说,却都描写了两对姐妹的爱情与婚姻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中两对姐妹的情感与理性因素,旨在指出简·奥斯汀与E.M.福斯特,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小说家的相同观点,即理智与情感是否达到真正的融合,是决定一个人处事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在自我理论反思与清理的基础上,郑重地提出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界定的质疑。目前,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论好像一块魔方,可以扭织出各种理论图案;它又像一剂万应的灵药仙丹,可以包治文学百病。可是,这是宣传出来的,并不是它本身的素质。面对不断出现的批评意见,主张“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学者也有自己的论证和辩解,但其论证和辩解多是枝节性的,并没有把握住受批评的要害,也有意避开了该辩解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工具性;以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架构中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以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代表,从当今所谓"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反本质主义、历史性、开放性成为关键词。当代的文学观念应该充分融合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  相似文献   

16.
《鸿雪楼词》创作于沈善宝三十岁之前,是其前期生活和文学活动的集中体现。《鸿雪楼词》蕴含了以“愁”为核心的四重情感体验:一、经营家计的愁苦:既要售卖书画维持家计、积攒资金归葬亲人,又要劳心兄弟反目的家庭人事,再加上病魔的折磨,以上生活种种构成了《鸿雪楼词》的愁苦体验。二、亲友苦别的离愁:亲友的生离和与妹妹、母亲、业师、弟弟的死别,成了《鸿雪楼词》的离愁体验。三、壮志未酬的愁怨:父仇未报及满怀壮志无法施展的苦闷和憾恨构成了《鸿雪楼词》的愁恨体验。四、异乡飘零的乡愁:三次离乡的经历成就了《鸿雪楼词》的乡愁体验。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有如下阐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学生的体悟,整个语文教育贯穿一个‘情’字”。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一名会“教书”的“书师”,更应当成为一名会”育人”的“人师”,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对象由“书”向“人”的转变,蕴涵着丰富情感的人性化内容,  相似文献   

18.
解放区后期文学的价值观以追求功利性为目的,其功利性主要是以阶级利益为中心,通过阶级—政治倾向性表现出来的。剧作《血泪仇》的创演及反响,说明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在内涵上已发生了从重在“为民族”到重在“为阶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和导引之下发生的。它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立场问题”以及“态度问题”,反映了“阶级的功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作为必须执行的“党的文艺政策”和解放区文艺的“方向”,它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对各解放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使之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阶级的功利主义”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左翼文学从它诞生那天起,面对的就是一个险恶的社会文化环境。但它恰恰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个中原因,应该从国民党自身的权力合法性方面去寻找。而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成了历史发展的主体,特定的历史任务,为以《讲话》为标志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讲话》与左翼文学之间,又有着诸多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并且将它贯穿在阶段目标中.的确,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