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利用手机短信骚扰、诈骗,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予以打击,2004年6~7月,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打击治理利用手机短信和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近日在上海,运营商和公安机关联合打击有害短信,并采取了强行停机和冻结账户等措施。我们在为这些措施拍手称快的同时不禁疑问,短信诈骗为什么屡禁不止?一是短信发送成本低、收益高。手机是一种投资低、风险小的诈骗工具。诈骗活动在移动短信平台和移动网络内进行,不法分子不需要和被骗者面对面。此外,无需申请经营许可证,只需花费数千元购买SIM卡、手机、手机短信群发器等简单设备,即可通过发送短…  相似文献   

2.
李利敏 《经营管理者》2011,(12):162-163
手机短信作为当今信息、资讯交流的一个平台,具有便捷、经济、使用范围广泛等优点,而同时它也成为一些经营者散播广告的工具。泛滥的短信广告已经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的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从短信广告泛滥的现象及原因出发,然后从现实层面及法律层面上论述对该现象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并借鉴欧洲及美国的经验,以及我国上海的做法,提出我们应该如何规制。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现代信息的传播渠道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给人们的信息获取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使人们可以用更便捷的渠道获取多元化、丰富化的信息。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流使用者,新媒体对其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了解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偏好,以便正确引导大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短消息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应用得十分广泛。电力营销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提升电力公司对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客户服务领域和范围,全方位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妇女节……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们一直被各种各样的祝福短信包围着,在我们感受着来自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暖时,这些"千人一面"的祝福短信又让我们感到阵阵尴尬和无奈,手机短信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情感沟通效果,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谋生不易     
宗青 《领导文萃》2012,(11):125-126
"城市里已经发生了200起凶杀案,你怎么还好意思在这儿等着买手机?"这是上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的一句话。说这话的是一位22岁的"愤怒青年",而站在他对面的,则是美国费城市市长约翰.斯蒂利特。当时,两人正站在一家通信商店门口,等着排队购买苹果公司新出的iPhone手机。  相似文献   

7.
档案微信公众号的逐渐兴起,俨然已经成为传播档案信息的一种方式。微信公众号在档案信息传播有着快速便捷的特点,本文在对档案类公众号的调查后,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档案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能力,扩大档案公众号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德国:短信查罪犯 从今年初开始,德国主要大城市的警方开始试行利用手机短信追查逃犯.警方会向志愿帮忙的"眼线"发出描绘疑犯特征的短信,以及汽车牌照号码等信息.这些"眼线"主要是城市中的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德国犯罪调查局局长克尔斯腾说"这是寻求依靠警方和公众合作来提高破案率的一种新手段."未来5个月中,如果这一方法被证明有效的话,将推广到德国全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传播格局。目前影响较大的新媒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手机、电脑等为终端的网络新闻、微博、博客、微信、客户端、网络论坛等。信息来源、信息传播渠道的异常丰富,给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雾里看花的新型职业 手机短信,新世纪的新名词。它的出现,拯救了苦苦求生的众多网站——网站们的盈利表上,短信收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成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手机用户共发出900亿条短信;同时,它还创造了一个传奇的职业:短信写手。 短信写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指的是那些为门户网站或者专业短信息网站提供短信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一看短信就自动关机,一种名为“移动黑客”的短信病毒在春节期间困扰着成都的手机用户。专家担心,一旦这种手机病毒在全国蔓延,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将波及整个手机行业。幸运的是七天长假已过,本市相关部门尚未接到此类投诉。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市民不必惊慌,此病毒尚处于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2.
手机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畅快的通信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烦恼,那就是对手机辐射的恐惧。自从知道辐射以后,许多人就开始担心,手机辐射到底是什么?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影响吗?手机辐射有没有一个安全标准?所谓手机辐射,其实是一种电磁波,或者叫无线电波。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随地打电话,是因为它时时刻刻在与基站保持着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基站可以判断出手机是开着还是关着,是待机还是正在通话。而这种联系,就是靠电磁波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数据     
《领导文萃》2006,(3):1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1.77亿截至2005年9月30日熏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达到671个熏覆盖农业人口2.33亿熏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6.30%熏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7亿熏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9.94%。(《光明日报》2006年1月21日)手机短信3000亿条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以最低每条0.1元计算,2005年短信市场收入超过300亿元。短信发送量的增长首先源于手机用户数的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平均每月新增手机用户近500万户,用户总量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3部。(《中华工商…  相似文献   

14.
正吃饭时,手机汹涌地响了一声,然后就寂寥了下去。你本想不去管它,可它过了一会儿又那么地来了一声。于是,你放下饭碗,拿起手机,有这样一条短信:“我突然地很想你。”那一刻,你的心砰然一跳。你看了看饭桌旁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这条暖昧的信息删除了。然后,你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饭。吃饭于是成为一种形式。你在想,是谁发给我的短信,是谁在这寒冷的冬天还牵挂着我,是谁在这轻松的时刻制造了紧张气氛。但你想不出。红颜知己,有,却在心里,人家是我的,我不是人家的;同桌的人,有,但一晃20年过去了,已成为“同桌的大叔大婶”;同事?朋友?不可能。既…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传播行为是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过程,更是彼此交流情感、沟通情感的过程。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播的,其中仅面部表情就可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美国学者艾伯特·梅拉宾制定了这样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16.
吴庆芳 《经营管理者》2009,(20):327-327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幽默手机短信深受大众青睐。本文从语用预设角度来探析幽默手机短信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必然引起公众极大的心理震荡。公众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事实真相,渴望听到权威部门的声音,而当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处于缺席状态时,公众内心产生的不确定性的信息,往往就会转向人际传播、区域外传播或网络传播,谣言于是便大行其道。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等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  相似文献   

18.
王睿 《管理科学文摘》2009,(33):271-272
对手机短信语言的研究也是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途径之一,有益于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民情、民风、民俗。本文以语周学中的合作原则为基础,对幽默手机短信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解释了手机短信制造者如何运用语用学规律而形成幽默这种特殊效果。利用实用例子,对幽默短信广受欢迎,广泛传播的内在奥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说苑》中记载:郑国丞相景差严冬时节看到一人水过河冻得发抖,赶快用衣襟裹住他的腿。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然而在晋国大夫叔向看来,景差做丞相并不称职,因为一个好官吏上任3个月就能修缮沟渠,上任10个月就能建好桥梁,牲畜都不至于浸湿蹄脚,更何况人?解一时之急是应尽之责,解一世之患更见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今天,无论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女人就像是部精彩的多幕剧,内容跌宕起伏,除了不可知的机遇外,更多的是剧中人的性格使然。严琦用她的经历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注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