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利益需求更加复杂化、利益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利益矛盾更加尖锐化等新特点。为此,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应做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科学机制等基本要求,并努力提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织密城乡融合网络,统筹新型城乡融合关系,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逻辑。当前,在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城乡产业融合配套不协调,乡村生态资源使用不当,人力资源短缺,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润色以及乡村整体治理效能偏弱。鉴于此,要抓住乡村振兴的重点突出问题,通过健全科技转化的配套,加强乡村产业融合协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加快基础公共服务建设,助力乡村人才集聚;提升乡风文明内涵,筑牢乡村文化根基;深化培育制度改革,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等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健全城乡融合的发展网络,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必须考虑财务关系、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如何协调企业与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获得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对于企业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仅是财务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财务管理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节约资源,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善环境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大美新疆。认真对待援助依赖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统筹整体开发与点对点援助的关系;协调产业援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妥善解决单方援助与互利共赢的关系;协调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行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但现有生态补偿定义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生态补偿实践的进行。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分析发现,前三个统筹强调对人的补偿,即利益的协调;后两个统筹更强调对自然的补偿,即环境的协调。基于科学发展观,我们将生态补偿重新定义为利益环境的双协调。生态补偿中的利益协调主要指对人的补偿,包括为生态保护、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的补偿;维护和保持相关者利益均衡的补偿。环境协调主要指对自然的补偿,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的保护性投入。利益环境的双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生态补偿现有定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发展观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施城镇化战略,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利益关系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8.
陆军恒 《河北学刊》2007,27(5):14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从而促进了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各五年计划和规划可知,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指导,但又要防止完全依靠计划,把一切统得过死的倾向。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与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生态宜居建设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通过乡村区域内各治理主体之间的统筹协调、充分交流、有序调度,能够有效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出现的各自为政、重复管理、信息壁垒严重等问题。调研表明,现阶段部分地区在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过程中,面临协调机制不健全、协同利益不均衡、治理目标差异化明显、协同治理效果不佳等多重困境。由此,需要在把握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内涵和外在诉求的基础上,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强化各参与主体间利益与目标的匹配性,保证主体行为及关系的有序性和协同治理功能的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加强企业基层民主监督,可以有效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基层矛盾;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可以严格地执行企业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特权和腐败。  相似文献   

11.
高君 《江汉论坛》2008,(3):45-48
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要求、主要基础和重要措施.要分析当前利益关系变化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把握社会转型中利益关系变化的规律,寻找经济增长与利益格局均衡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利益关系和谐的新机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同步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口”与“腹”区位的互动,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配置,是以产业为导向实现的。区位之间的协调本质上是非均衡协调。区域经济当局所要干预的,是通过资源的空间配置,实施统筹政策,健全各区位间经济要素流动机制,充分利用区位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实现每一区位的比较利益和整体区域产业组织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度的本质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规则,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机制,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经济利益关系格局演变的过程。不论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如何,一国经济发展战略或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该国居民利益分配状况及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这意味着,调整和改变发展战略或政策是影响利益分配变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经济利益关系演变是体制转换和增长方式变换的先导性动因,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则通过对不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4.
经济伦理学论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一、立论依据经济与利益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目标;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涵;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注意力的焦点及行为动力所在。1.经济问题说到底是伦理道德问题。因为经济行为目标和动力是利益与利益追求问题。而利益和利益追求只能在人际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才能现实。又因为,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完美性。因此,经济现象与伦理道德现象是共生和共存的。伦理道德及其运行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正、反作用)直接影响利益关系的协调,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经济的发展要避自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混乱或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强调本国安全与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对于国家间关系,“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最高目标,每个国家都十...  相似文献   

16.
中共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将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作为重庆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重庆软实力发展战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整体推进原则、统筹协调原则、改革创新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升重庆市软实力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包括核心价值建设工程、城市精神培育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科技创新推广工程、文化发展繁荣工程、人才队伍培育工程、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和城市形象塑造工程等八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它所带来的挑战更多地源于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这使公共政策调节成为必须。仅仅调节人口政策、仅仅调节针对老年人的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应当以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来重构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在重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统筹短期目标与中长期战略的联系。因此,应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统筹机构,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问题、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扩大,已经危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东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仅仅用政策、计划还不足以保障种种统筹和协调,应当从国家整体、系统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通过科学的法律制度设计,实现东西部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协调发展建立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运用系统演化论改造的EKC曲线从外部整体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综合水平的数量关系;运用嵌入自然契约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内部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研究框架构建两大系统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取2011-2014年数据均值作为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成渝城市群生态经济水平契合系统演化序列;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实力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成渝城市群区域耦合协调整体偏弱,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双核”结构,形成等级板块空间格局。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城市发展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渝城市群应根据生态承载功能实现产业错位发展,通过区域互联互通、联防联控构建生态、交通、科技、市场等一体化区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群。  相似文献   

20.
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动态的利益协调机制。对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等利益的协调可以实现环境合作,从而达到利益的共赢。生态补偿机制的产生是基于生态安全和生态公平的需要。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预防功能、引导功能和王约束功能。生态补偿与战略环评和生态赔偿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