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式三、黄以周成为学界公认的“东南经学大师”、“浙东学派殿军”,得益于社会、家族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家族教育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以家族教育为视角,从黄氏家族教育之渊源与发展、家族教育之内容与特色及家族教育之成就与影响三方面探讨定海黄氏家族成为经学名门、簪缨望族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日两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揭示了家族宗法观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的利与弊,强调了对家族宗法观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发展以团队合作为特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代家族公司在治理方面表现出二元化的特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法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家族伦理、泛家族伦理等传统手段在公司治理中同时并存,并相互影响,从而使近代家族公司在治理方面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公司的特点.学术界在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家族伦理、泛家族伦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有许多不足,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与家族伦理、泛家族伦理的适用对象缺乏认识,因而有必要澄清这一问题,以便进一步认识公司治理结构与家族伦理、泛家族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福州通贤龚氏家族是一个以科举、藏书显赫一时,被后人尊称为循良世家、藏书世家的文化家族.这其中靠的是龚氏“孝友忠厚相传”的家风,和子孙恪守修谱、刻书、藏书的传统家学,注重家藏、诗文传家的强烈意识.观其现存作品,通贤龚氏文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亦呈现出它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6.
从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现代历史,虽然相继推翻了封建帝制与家族制度,家族文化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激烈抨击,封建旧家庭经过革命与战争的冲击纷纷走向解体,家族叙事在新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家族文化所赖以滋生的小农经济形式仍然存在,在崇尚集体主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革命大家庭中,个人的自由与独立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社会尚未真正实现从家族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转变,家族观念仍在社会生活与人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代作家对家族文化的理性反思与形象反映仍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明代西南土司家族女性群体进行画像,可以聚焦责任、权力与情欲三大核心要素。土司家族女性的职责使命依据其身份主要分为三种:女土官——地方政权运作维系者,土司夫人——家庭责任承担者,土司女儿——家族政治联姻结盟者。土司家族女性对权力的态度与其为人处世风格、追求目标息息相关,她们作为一支重要的地方势力对土司继承权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类:主动捍卫、守住继承权;不迷恋,主动返还权力;未获得继承权,千方百计争夺权力。明代不同土司家族女性对职责使命的认知、对忠义精神的体悟,对情感欲望的感知程度不一,家庭、社会与自我在其心目中所占分量不一,因而在具体实践中做出各自不同的抉择,发挥不同的作用:有的女性为保护家族男性世系传承稳定竭尽所能做好家庭主事者,有的女性受忠君爱国意识浸润甘做社会秩序维护者,有的女性沉溺于私人情欲放纵个人欲望成为家族地方动乱的肇事者。  相似文献   

8.
家族构成及其社会功能是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家族现有概念界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穆斯林家族组织形式和制度特征,重点归纳了近百年来穆斯林家族社会的新发展,突出中国广大乡村从家族政治向社会政治的演绎过程,揭示家族与社会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农村家族与家族势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作者组织的河北省77个村庄的实际调查资料,得出了近年来农村家族观念有所强化、家族组织有所复活、家族势力有所抬头的结论,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社区管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坚决打击家族不法势力,把这些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促进农村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的家族意图与家族治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在家族企业定义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家族意图--家族治理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珠江三角洲民营企业主在家族化意图和家族化治理行为方面的表现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量,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具有不同自我认知的民营企业主在家族意图上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化"价值观"对家族化"态度"有正向的影响;家族管理意图与家族管理行为、家族控制意图与家族控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所有意图与家族所有行为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分家制度蕴涵了"合"的机制,即"分中有合"。分裂的小家庭合并之后的形式在传统时代表现为实体形态的宗族;在当代农村则表现为实践形态的家庭网络,本文称之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我们可以从家庭的文化礼仪活动、家庭经济活动和家庭建设活动这三大家庭实践活动中清楚地看到这一家庭网络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社会的宗族是血缘偏重的父系家族,而当代农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则扩展为血缘、姻缘并重的泛化家族,姻亲在家庭网络中地位的急剧上升与分家习俗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不过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所涵括的父系血亲范围则急剧缩小,一般是从该家庭沿父系的血缘关系向外推三代,即近亲-本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以张玉书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是清代镇江地区的文化望族,该家族科举鼎盛,家族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具有经世之才,勤政爱民,忠贞节义,这与张氏家族重视教育有关,张氏也因此形成了以科举文化、经世思想与史学传统为特征的家族文化;张氏家族人文荟萃,文学创作丰富、形式多样,宗尚唐音是张氏的诗学传统,吟诗结社是张氏家族的风雅方式,张氏家族中女性文人更增添了文化家族的风流儒雅。  相似文献   

13.
对家族的研究历来以分析现象和把握实际状况为主。然而,这种研究模式很难准确地把握家族的正体性并揭示其方向性。基于这种问题意识,我们试图通过儒教的家族观确立家族的正体性以展望未来。儒家的全部实践伦理都是从家族出发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家族占据着儒教社会的中心地位。儒教的家族是“道德的共同体”,家族成员是“关系的自我”。因此,也可以在道德行为的实践和普及上获得儒教家族的存在意义。儒家非常重视家族成员所具有的“关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扩大到社会乃至国家。我们可以从儒教的这种家族观中看到克服人际关系的疏远化和形成积极的“关系性”人性的可能性。当然,在儒教的家族观中也还残存着传统时代消极的文化因素,适应现代社会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儒教家族观中的未来指向性的后现代理念价值还是值得充分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从后现代的“家族相似”性的三点表现入手,从本质观、真理观和形而上学观三个方面将波普尔哲学与后现代哲学“家族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波普尔与后现代家族既近又远,即反对本质主义并不代表否定本质;批判真理并不代表否定真理;摒弃形而上学并不代表否定形而上学.研究意义在于从侧面暴露出后现代哲学本身弱势的同时,也为波普尔哲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和选择.这反映了当代科学哲学的一种多元性、开放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家庭身世和生活经历,极具戏剧化的生命体验,使得叶广苓创作的家族小说,将家族秘史与个人心曲委婉交融。本文试从其与生俱来的贵族视角、文本创作中的"非贵族化"倾向及个人抒怀式的"京味"话语写作等方面,来剖析叶广苓充满悖论的审美价值心理。  相似文献   

16.
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家族本位的形成原因.文章指出长期形成的家族本位的存在形式虽已基本瓦解,但家庭本位的思想仍或多或少地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在人们头脑中仍有相当遗留,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封建家族教育在当时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家族教育的类型、设立的方式、形成原因、受教育对象、教师的聘请、待遇,以及兴学目的与效果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举家族”定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张杰先生对"科举家族"的定义提出异议,认为定义中的"聚族而居"应改换成"族员间有较强的血缘认同感"为宜,即异地进士若能认族归宗,即使两人世居不同的省府县,亦视他们为同一家族族员,突破必须世代聚居一地方可视为同一家庭的定义局限。  相似文献   

19.
母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母教。清代海宁查氏家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家族女性多受到良好教育,学养较高。家族中诸多优秀的母亲或是助夫教子,或是在夫亡后身兼严慈课子读书,努力从道德和学业两方面对后代进行教化。海宁查氏家族母教不仅对家族文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且对家族的诗学观念和创作手法也有所影响,对海宁查氏文化世家的兴盛有重要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科举盛行,山东地区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由科举起家且长盛不衰的仕宦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及山东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山东仕宦家族都留下了厚重的家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这些家族文化的精华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