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等同原则是判断是否存在专利侵权的一项重要准则,在社会实践中专利侵权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等同侵权。等同原则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平。我国的立法中一直没有对等同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国外专利法中等同原则的适用对我国启示颇多,应借鉴、移植外国研究成果。我国等同原则适用中的判断主体、判定侵权的时间标准以及“等同特征”的判断标准等是在专利侵权判定中适用等同原则应注意的重要问题。等同原则适用体系应在立法上及适用限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作为无形财产权,其保护范围主要通过权利要求书确定,其范围的确定是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权利要求的解释应采用主题内容限定原则。在专利侵权判定司法实践中,应优先适用全面覆盖原则,慎用等同侵权原则,以禁止反悔原则限制等同侵权原则的适用。外观设计侵权判断应审查一般消费者对不同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角效果是否混同。  相似文献   

3.
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依法确认发明创造的财产属性 ,并给予保护 ,依法使发明人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正确认定专利侵权 ,首先要搞清专利的保护范围。在适用全面覆盖原则无法解决侵权认定时 ,可以采用等同判定原则进行补充。同时对等同原则作出一定的限制即不得违背“禁止反悔”原则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法院自20世纪末开始在专利案件中适用的权利要求妨害原则,植根于等同侵权中的全面覆盖原则,初衷是对等同原则的适用进行进一步限制,强调技术特征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限定作用。通过对美国联邦法院多个案例的分析,梳理权利要求妨害原则在美国的起源、定义、功能,归纳了权利要求妨害原则在美国联邦法院的适用。该原则在定义上难以自洽,在适用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逻辑,结果缺乏可预期性,发挥的功能不是对等同原则的限制而是彻底否定。权利要求妨害原则的中国法移植会打破字面侵权原则和等同原则共同构建的平衡,影响专利体系的安定性,使得专利侵权判定与字面侵权等义,不符合中国国情,亦不能服务于中国专利制度促进技术进步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5.
等同原则的适用为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利益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了专利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人民法院在适用等同原则时,只有对其目的、本质、适用条件、判断标准以及合理限制等认真加以研究,才能比较准确的掌握该原则,并作出公正客观的判决。  相似文献   

6.
针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SSO标准的适用问题和“接触”的证明标准问题,对“实质性相似+接触”原则提出了见解。认为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举证责任。权利人对“接触”的举证应该只要求证明到“接触”的可能性即完成了举证的责任,此后的举证责任即转移给了侵权嫌疑人,由此提出“合理来源的解释”。如提不出,则可判定其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7.
商标反向混淆作为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概念、认定标准上与正向混淆存在较大差别,无法依据以往的商标侵权思维进行分析。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认定需要引入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推动认定标准要素的发展及完善,进而形成全面且稳定的认定标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法院应遵循判定的逻辑顺序,在现有的认定标准要素中选取适宜要素进行分析判断,秉承法律与个案灵活结合的原则处理案件,从而更好地规制商标反向混淆侵权,提高判决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纠纷中适用广泛,最新的司法解释对于等同原则的具体适用方式做出了修改,直接表现为对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认定变化,而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专利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书的撰写。通过分析等同原则的变化,可以判断专利申请人会在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时候会减少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判定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在专利审查工作中面临的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缺陷会增多,同时由于技术特征的减少引起的不满足创造性的问题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子商务法功能等同原则基本内涵的剖析以及国际国内电子商务法对功能等同原则的体现,阐述了为什么只有电子商务法领域才有功能等同原则、功能等同原则是如何与其它原则一同构成电子商务法基本原则体系的、功能等同原则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什么指导意义,并最终得出功能等同原则不应该长久地作为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集成电路之电路设计,是一门具有高度创造性及专业性之产业。法律对于电路设计最基本之保护,即为专利权之赋予。本文根据一般专利侵权判定的原理、原则,结合集成电路电路设计的特点,探讨集成电路电路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流程以及适用的各种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