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现象。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视角,以安徽黟县N村外包制乡村旅游开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机制进行探析,认为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政府权力寻租、社区居民参与缺失等是“公地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建立多元治理模式、重视社区参与等调控路径,以破解乡村旅游中的“公地悲剧”现象。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有助于打破区域内部发展空间上的不均衡,缓解污染,解决农村就业问题.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京津冀乡村旅游开发势在必行,而创意旅游发展模式能够为京津冀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启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乡村创意旅游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京津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河北司马庄、北京古北口、宋庄为例,分析“创意农业旅游”“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乡村艺术旅游”三种典型的乡村创意旅游发展模式,以期对京津冀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小农经济国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应该放在小农经济场景中进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经济正在经历从伦理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由此带来整个乡村社会“脱嵌”与“入嵌”的双向运动。乡村旅游存在于这一特定历史场景中,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向运动,由此形成了以乡村振兴和文创乡建为策略的反向运动,诞生了一种新型社区——乡村文创旅游社区。但在众多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冲击和扰动下,乡村旅游社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做指引,而新兴的韧性理论恰好为乡村旅游社区建设提供了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战略.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建昌县是辽宁省省级贫困县,乡村振兴战略为其脱贫攻坚提供契机.通过对建昌县旅游发展基础、乡村振兴条件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建昌县旅游产品体系,选择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昌县旅游空间格局,合理安排点——线——面的空间布局,认真策划建昌县旅游形象等以乡村旅游带动建昌县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的普及化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的旅游体验,“到乡村去”成为更多人出游的新选择。以南京栖霞区为研究对象,从新时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出发,通过调研对栖霞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栖霞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栖霞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以期为南京栖霞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应用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旅游近年来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吃餐饭,打圈牌”等诸多问题。而美国乡村旅游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并以乡村俱乐部、乡村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和门户社区旅游为主导的多元业态体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典型经验上,美国注重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展现来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强化政府和高等院校对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推动作用;重视法治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并将可持续发展视为乡村旅游开发政策的核心原则。在我国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个性化、产业升级扩容与提质增效的新时代背景下,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其中在建设以农村人和乡村文化为中心的特色景区,反思主流文化中的农民与乡村形象并积极改善,营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市场环境,塑造有限主导、顺市而为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等几个方面的经验借鉴对于提升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竞争能力、全球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地特产包装乃是乡村旅游地的符号化身,承载着浓郁独特的乡土气息,兼具重要的旅游地品牌推广效应和媒介功能。乡村旅游地特产包装应规范化管理,以“土、特、精”定位,融入乡村旅游地景区品牌推广作系统化设计,“原始化”外观,“原始化”选材,“原始化”结构与器皿设计,方便至上。挖掘乡村旅游地特产包装对安徽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武卿玉 《国际公关》2023,(11):89-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其问题与不足之处,同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以行之有效地促进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并不断壮大,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把发展乡村旅游业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至关重要。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旅游资源,总结了利辛县美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景观整合和规划、特色景区建设、旅游发展规模、乡土旅游开发和农民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利辛县美好乡村旅游规划的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 ,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 ,因此 ,狭义的乡村旅游 ,是指在乡村地区 ,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这既不利于构建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 ,也可能会降低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迅猛,学术界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以“乡村旅游”为题名检索了2001—2011年间国内地理类、旅游类学术期刊所载的乡村旅游文献,获得有效文献50余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乡村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今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应着力于以下领域:基于旅游者角度的乡村旅游评价框架和体系的构建;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乡村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乡村旅游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在将2006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后,又将2007年旅游主题定为“和谐城乡游”,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法国的乡村旅游在活动设计、旅游要素的组织安排及乡村旅游地的营销等方面比较规范和完善,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借鉴作用:(1)尊重当地居民意愿;(2)转变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3)推行乡村旅游品质认证制度;(4)围绕“乡村特色”开发产品项目;(5)营销和开发并重;(6)拓展旅游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者游记的质性分析,阐释传统的乡村作为旅游世界中典型乡愁旅游场的逻辑,借此理解人们为何乡愁旅游,并解析该乡愁旅游场要素构成。研究发现:乡愁旅游场由乡愁自我心理场和乡愁旅游环境场构成,而乡愁旅游环境场主要包括环境场气氛和乡愁触发物;环境场气氛属于环境场中“物”的符号意义指向,以肇兴侗寨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气氛主要表现为“淳朴”“生态”“宁静”“祥和”“神圣”“吉祥”“团结”“和睦”“友爱”“有归属感”以及“历史悠久”等特性;乡愁触发物则包括乡村性的景观和物件、具有历史感的生活场景与事件、唤起记忆的其他感官输入、传统的仪式以及本真性的社会互动等。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绿洲区光、热、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为该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重新定义绿洲概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荒漠化和盐渍化、发展特色产业、知识化是实现河西走廊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联结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场、一产和三产的纽带,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消费者休闲度假、文化、审美等需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需要融入“精致乡村、休闲乡村、社区营造、月光经济、微旅游、乡村+”等新的发展理念,并使之通过有效处理乡村旅游中的“加和减”“大和小”“内和外”等关系得以落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朝品质化、专业化、高级化转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摘要]山地旅游是我国西部广大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山地旅游自身的特点和西部地区发展山地旅游的特殊性,西部山地旅游发展应树立“国家公园”的理念,围绕生态保护、旅游体验、社区参与三大核心要素,依托“智慧旅游”平台,以“产品——品牌”为载体、“安全——环保”为保障、“文化保护——社区发展”为目标,来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鸣沙山与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  相似文献   

18.
体验经济时代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人工”轻“天然”,求“量”不求“质”,重“表象”不重“内涵”,重“人力”忽视“人才”,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开发乡村旅游的方式,尽量保持乡村的本来风貌,注重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施政府主导、人才兴业策略,促进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的减贫工作重心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向共同富裕。聚焦乡村旅游情境,基于“核心-边缘”与空间正义理论,以江西婺源李坑村为案例,剖析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的空间非正义表征与机理,揭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发现:生产要素回流、人民主体性回归、空间秩序再建构、物质与精神双重发展是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互嵌的底层逻辑。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源于地理、产业、资源、决策等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非均衡空间结构引发边缘群体的多元化涌现。治理乡村旅游地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多维空间的“核心-边缘”结构,从空间结构、主体关系、治理体系三个层面构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模式,保障边缘群体空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与权益的平等共享,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的区域正义、阶层正义、资源正义与权力正义。  相似文献   

20.
“舞台真实”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旅游中,游客以追求原生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为目标,而旅游的产业化使得产品的商业化日益凸显,这样就产生了产品真实与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运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舞台真实”视角出发,对乡村旅游中游客、产品设计者进行分析,可以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