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的贫困样态发生转型,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新时期 的相对贫困是乡村振兴初级阶段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相对贫困多维表征和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根据“三支柱”的治理策略,建 立了“制度供给—能力提升—机会公平”的分析框架。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抓手,通过提升贫困人口可行发展能力,发挥基 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路径,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提供可行参考 路径,为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4.
2020年中国将消灭绝对贫困,未来扶贫工作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城镇化发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加之农村老年群体增收困难、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以及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农村老年人将是相对贫困防控的重点特殊人群。在相对贫困下,关注农村老年贫困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要把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规划;要创新农村老年人的多维精准识别与帮扶机制,加强“扶贫”向“防贫”转变;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保障供给水平,以构建相对贫困下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是我国相对贫困治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在治理重点、治理地域、治理维度、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主体等方面发生了转变。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的现状和特征指出,由于我国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在新发展阶段,民族地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相对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的差异,并对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政策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镇的相对贫困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险、医疗报销、社会救助等政策对缓解城乡相对贫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和农村的减贫效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镇社保的减贫效应达到11%,而农村社保的减贫效应仅为2%.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保障水平低抑制了社会保障政策减贫效应的发挥.未来国家需要在多维度上进行社会政策改革,才能逐步缓解相对贫困,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消除贫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梳理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的理论基础及相对贫困标准。以此为基础,提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途径。首先,应因地制宜设定多维贫困指标,相对贫困线划定应有地区性、层次性和阶段性。其次,应有针对性的加大农村教育、健康、文化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有利于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约束、提高可行能力、降低脆弱性,促进农村消除相对贫困,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厘定生成逻辑既是相对贫困治理策略空间选择的目标靶向,也是加快形成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前置基础。新发展阶段赋予相对贫困新的时代内涵,文章基于能力情境透视相对贫困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从家庭资本禀赋匮乏、权利与机会缺失和韧性能力阙如三维视角尝试性解构相对贫困的生成逻辑,探索性回答相对贫困的比较性、多维性、发展性、动态变化性等内在特质。以此为逻辑延续和脉络基点,从内外因素综合制约、识别困难及治理复杂等角度审视相对贫困群体能力的提升困境,继而从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赋权增能”弥合能力鸿沟、多元力量共筑韧性网络体系及强化能力培育与再造长效机制四重维度形塑相对贫困群体的能力提升路径,以期在相对贫困群体能力锻铸过程中梯度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吴秋玲 《国际公关》2022,(23):62-65
随着我国绝对贫困的消除,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治理的重点,而在相对贫困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协同将成为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广西农村女性对贫困政社协同治理的研究发现,当前主要存在政府与社会存在思想站位、理念、能力、步调和职能定位等方面的协同困境。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引导、拓宽参与渠道,加强体制、机制和法律的完善,破解广西农村女性相对贫困政社协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女性贫困问题和女户家庭(女性为户主的家庭)贫困问题业已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对女性贫困产生的原因、女户家庭贫困的类型细分及其脆弱性等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当前为我国脱贫攻坚关键期,女性贫困及女户家庭贫困问题研究成果对扶贫对象瞄准、减贫措施精准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块基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得正义"作为一种原初的分配正义具有必要性,但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社会救助制度的分配正义价值,体现为与需求原则、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相联系的"底线正义"。坚持社会救助制度的底线正义价值,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边疆地带安全环境的建立及维护、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同明代中朝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两国边疆地带的安全及开发建设,为双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及物质上的保障。而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融洽,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两国边疆地带的安全与开发程度。这一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明代中朝两国之间,而且在古代东亚世界的邻国交往中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视阈下,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演进过程划分为孕育准备、形成发展、成熟稳定、衰弱修整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展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创新主体可依据各阶段不同特征,明确组织各阶段的发展重心,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延长组织生命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测量的指标体系,在运用AHP和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依据各指标的实际统计数据值标准化后的值来分别测算我国东部10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情况,利用协同度模型,判断10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10个地区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处于初级协同状态,其中北京处于良好协同;广东、江苏处于中级协同;上海、山东处于初级协同;浙江处于勉强协同;天津、海南、福建、河北处于濒临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文化产业新内涵以及网络与信息化的信用保障体系下,对文化产业集群中的多领域、多单位主体以及人才之问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互动共享与交流机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图搭建文化产业“产学研”与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合作桥梁,探求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协同创新服务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管理是当今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经过长期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内部服务、外部保障及内外协同发展机制.因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管理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特点与大学发展需求,突出服务意识、优化机构设置、强化完善科研培训与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和人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为学科教研服务之创新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为学科教研服务这工作中心 ,大学图书馆应该以建立相应的学科分馆、配置优秀的学科馆员、建设优质的学科文献数据库为创新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公共安全管理是政府的责任。西方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一种体系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部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公共安全管理雏形期、民防时期以及公共安全管理成熟期三个阶段。每个国家对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表述不一,各有各的特点,但主要内容却相同,以美国的最为完善,已经为西方国家所普遍采用。因此本文在介绍三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成渝地区金融发展的“家底”如何?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差距有多大?运用AHP方法构建区域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对重庆和成都的金融生态进行评价;并以上海金融生态为标的,分析重庆和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差距;运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成都和成渝的金融生态主体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上海,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均值指标也相对落后;金融中心能够增强金融要素资源集聚功能,优化资本配置,促进金融生态良性循环;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金融生态主体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促进成渝地区金融生态良性循环,打造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基于此,从金融生态视角提出重庆和成都共同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西方理性官僚制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僚工具理性与官僚主义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现代官僚制是近代西方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适性价值。当今世界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官僚制的困境,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应用到中国应当慎重。现实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我国公共行政发展可以借鉴西方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某些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