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与能源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大约在三百万年以前。人类为了生存下去,使后代延续不绝,需要从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中索取食物和能源。从人类的祖先开始,都赖以食物、能源而存生繁衍,所以能源和食物一样,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古代,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人口为获取食物,投入的主要是人力、畜力,还没有使用化石能源,因而也不发生所谓的能源问题。如今世界人口已达44亿多,为维持世界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每年必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其区域发展面临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首先,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京津冀面板数据模型,研究1990—2017年京津冀人口密度、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其次,采用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京津冀人口密度变动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理和动态影响关系。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的人口密度、人均实际GDP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其中河北省影响系数最大;北京和天津第三产业占比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反向影响关系,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北京和天津的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影响不显著,河北省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具有正向影响;京津冀地区和京冀两地人口密度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呈现负向效应,但是在中长期京津冀地区和三地人口密度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先上升然后缓慢下降,人口集聚具有集约用能效应。相对于能源消费自身影响而言,京津冀人口密度变动对能源消费的贡献相对较小,其影响效应有限。最后,对京津冀人口流动和能源消费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口、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环境负荷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实证研究我国能源消费和人口、经济、技术三大人文因素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拟合能源消费与它们之间的短期调整过程,测算出在短期它们各自对能源消费的贡献份额,并从生产节能、生活节能以及控制人口增长三个方面提出节能降耗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原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人口对能源的压力也日益加大。如何保持人口发展与能源开发相平衡,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口安全与人口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研究》2008,32(6):49-54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到1990年间,中国人口走过了三峰两谷、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人口事件是长周期事件,只有这个阶段出生人口的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人口发展轨迹才会归于平静.这就决定了21世纪中叶以前的人口变化十分剧烈,各类人口问题集中爆发.特别是在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迈出关键性步伐,人口发展将经历许多重大转折性变化,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本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口发展能不能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取决于目前和今后的生育水平,需要现在就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引导.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人口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洪 《人口研究》2005,29(3):54-57
最近,“人口安全”概念的提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论题2。人口发展、人口问题、人口安全和人口管理是几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为了理解和界定人口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首先有必要搞清人口安全与人口发展、人口问题和人口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这些概念所试图反映的实际意义。1人口发展何谓“人口发展”?刘铮先生认为,“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3”这是很准确、很恰当…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变类型的概念国际上早已提出,近年来国內发表的文章中也常见到但均系、定性概念,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三个类型。由于没有数量指标概念,不好具体应用,不能分析某一国家人口已转变到何种类型,也不好比较国家与国家之间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类型阶段。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城乡之间人口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种人口交流对中国的人口控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目前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城乡人口交流总的看来对人口控制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目前普遍认为的流动人口对人口控制不利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此,对人口控制来说,应该鼓励城乡人口交流,同时,可以  相似文献   

10.
<正> 汹涌的中国生育大潮正将冲破本世纪末的人口界标—12亿。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向人口增长亮出了黄牌。尽管从70年代以来,我们在控制人口增长上作了诸多努力,很大程度上挽回了盲目生育的狂澜,但是,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生育模式。在城市,人口处于低增长,基本达到了国家预望的人口控制目标,人口控制模式因显效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研究展望乔晓春一7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研究恢复以来,学术界开始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围绕中国计划生育有关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并论证了“两种生产理论”,明确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这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印度人口发展的历史资料与最新统计数据,从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三个维度剖析印度人口状况,指出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减缓、年龄结构变化平稳但性别比失衡、人口总体密集但区域差异较大、不受限制的人口流动加重了市政管理负担是当前印度人口发展的特点。对此,印度政府曾采取不少措施但收效甚微。研究发现,基于中印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印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以及所采取的人口政策对中国有所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埃及是第一个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阿拉伯国家。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以来,不仅使我国司法机关和人口工作者在人口管理中有法可依,而且给理论工作者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人口教育对人口立法起着制约的作用,二者只有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法律效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已有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人口转变的角度来进一步说明计划生育带来的快速生育率下降对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本文引进人口乘数的概念,即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倍数,来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引导下的快速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人口乘数达到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低水平,对中国的发展将作出历史性贡献。本文最后探讨了中国人口控制给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同时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印度人口发展的历史资料与最新统计数据,从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三个维度剖析印度人口状况,指出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减缓、年龄结构变化平稳但性别比失衡、人口总体密集但区域差异较大、不受限制的人口流动加重了市政管理负担是当前印度人口发展的特点。对此,印度政府曾采取不少措施但收效甚微。研究发现,基于中印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印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以及所采取的人口政策对中国有所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正在我国农村发生着的深刻人口变动.这一变动已经或者将会给农村人口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区农村所作的有关调查,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是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战后的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以每年6%到7%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墨西哥的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年度自然增长率一直高达3.6%左右,使得墨西哥的人口由1960年的3500万急速增加到1970年的4900万,到1980年,已增加到7100万了。20年内人口翻了一番。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也使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从上届政府起,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正式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墨西  相似文献   

19.
和研究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人口问题也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来研究。如何评析我国古代的人口规律与人口政策,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结合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我国在秦以前,没有全面的、比较准确的人口统计数字,估计战国时人口已达二千万,秦时也是二千万上下。汉初人口约六百万,不及战国、秦时的三分之一。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人口达到5,959万人,这是西汉的最高纪录。也是此后近1300年的最高纪录。东汉光武中兴,人口不及西汉之半,直到东汉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与环境     
人口生存在一定环境中,又通过自己的活动积极影响和改造环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有时候协调,有时候失调。当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协调时,人口对环境起着净化和美化的作用,而环境则对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当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失调时,人口对环境起着破坏和污染的作用,而环境则反过来威胁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