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Elsevier科技部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研讨会8月28-29号于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07年版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JNMU)2006年影响因子为0.189,期刊国际累计引用情况(SCI)在大学学报类排名第1。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英文版生物医药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英文版生物医药类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从科技期刊稿源国际化、编辑出版标准化、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版发行国际化、编审国际化等几个方面论述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进程中所面临的处境,以期为有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论文发表情况正被日益广泛地用于评价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指标体系,从而使得作为承载科研成果载体的科技期刊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简称JUSTB)为案例,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在2001—2007年间刊登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载文情况、引文情况、基金项目、论文作者情况、被引频次、h指数、即年指标、影响因子等方面,探讨了JUSTB的办刊特色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历年增长情况,以及中国科技论文在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的分布,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辨析了期刊国际化和面向世界的两种发展战略,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科技期刊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传统英文科技期刊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文章以《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IJMMM)为例,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策略与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只有在办刊队伍建设、学术质量及编校质量控制、融合出版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深耕细作,才能有效提高期刊的品牌声誉和学术影响力,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传统英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英文版)是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发行的专门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的官方刊物。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缺乏对中国的认同。作为对外宣传的刊物,《中国文学》(英文版)在翻译选材上有一定的要求,并受到政治需求、文艺政策、文学思潮、外交需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2011-2015年期间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建设的成果与不足,为中国水利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规划。依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期刊年检数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科技期刊引证数据,结合手工查询补充相关数据,对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在出版资源、出版能力和主办单位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在2011-2015年期间各方面保持稳定发展,学术质量持续提高;江苏省在水利科技期刊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指出中国水利科技期刊未来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德国科技期刊<Chemistry-A Uropean Journal>以国际化为创刊起点,快节奏、高效益办"国际大刊"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国的科技期刊主编们应研究其成功经验,求真务实地迅速走上"国际化"的轨道,实现中国办"国际大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农业期刊专委会、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研究分会合办,以“中国农业期刊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学术年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会议表彰了2014年全国农业高校“优秀社科学报、科技期刊优秀栏目、科技期刊特色栏目及优秀编辑学论著”。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期,政府暂不承诺开放出版市场。但逐步扩大开放是总的趋势,中国科技期刊必须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通过分析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与国际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提高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办出中国的“精品”、“名牌”;科技期刊必须走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逐步引进行业外资金和外资参与经营,增强科技期刊的经济实力;改革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重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等应对策略。相信经过努力,加入WTO以后中国科技期刊一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期刊改革与发展、期刊编辑、名刊名栏建设、期刊特色、编辑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期刊评价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繁荣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牛津版《技术史》是193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之后,掀起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结合思潮的主要产物之一。这个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成为后来英国左翼的中坚力量,对于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管理学的产生起了奠基作用。威廉斯作为该书主编,为中译本写了序言为新中译本的出版创造了一定条件。堪与原版本相比拟和装订精良的中译本的问世,说明我国的科技、翻译和出版的水平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出发 ,针对 2 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见解 ,指出科技期刊应抓住我国加入 WTO后带来的机遇 ,冷静地思索 ,迎接挑战 ,在创新中求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文章从科技期刊应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及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才两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创始人,集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教师、大编辑多重身份于一身,以一个期刊推动了中 国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现代性最为厚重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编辑史上最伟大的编辑,陈独秀对《新青年》编辑群的卓异组合,对"轰动效应"的期刊策划,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与科研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片面强调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和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的现象,论述了影响因子(im pact factor,IF)及IF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学科领域、出版时滞、引文条目以及伪引等对影响因子(IF)值的影响,认为在对科技期刊和科研绩效评价中不能单看其影响因子,应该科学地使用科技期刊评价系统中提供的各项指标,科学使用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资源整合的方向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改变科技期刊的“小、老、长、低、少”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应对我国科技期刊进行科学系统地调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适当的资源整合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应顺应国际科技期刊发展方向做到出版规模集团化、期刊内容专业化、发行周期快捷化、期刊资源国际化、期刊语言通用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特点,从意识层面、知识层面、科技规范层面对其编辑行为进行了立体化剖析。剖析结果表明:科技期刊编辑行为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编辑行为是编辑主体的意识体现,是编辑人员加强编辑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的体现,是编辑人员了解科技期刊规范、执行规范的体现,是形成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如何将高校社科期刊办的更具特色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社科期刊的功能定位 ,并从期刊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两方面 ,论述了如何办出高校社科期刊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提供的数据,选取5家已进入CSSCI扩展版的和山西3家未进入的理工农医高校学报的来源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国内6 063种期刊来源指标的总平均值进行对比。结论是:5家学报与山西3家学报相比,在编辑水平、论文质量、交流范围方面均有较强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