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司法独立而实现司法公正,然而有关机关近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如法官等级评定制和院长辞职制,却可能强化法院管理制度中的行政化色彩,损害司法的独立性。这显然是与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内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的成就却乏善可陈.随着各项改革步入深水区,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明显提速,其中司法改革的进步尤为明显.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多项增强司法独立性的措施为我国的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力的增强了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独立为何重要,增强我国的司法独立性还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司法独立面临的困难?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宪法角度探索司法独立的研究尚显单薄.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法院改革与司法独立--一个参与者的观察与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 ,对于中国的司法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证。包括司法制度在内的法律体系乃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因此 ,在社会结构、制度与文化等还无从支持一个现代司法体系的情况下 ,司法改革很难单打独斗地完成。文章对于妨碍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社会因素作了探讨。接下来 ,作者集中讨论了法官选任、司法权行使方式以及法院管理三个关键的改革领域 ,揭示了问题所在 ,也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民主国家已经普遍采纳的一项宪法原则和法治原则,巳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作用。司法独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诉讼公正的手段。其工具性价值表现在;确保程序的参与性、法官的中立性、程序的合理性及审判的统一性等程序公正内容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目前我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司法机关围绕使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进展,相当数量的司法机关已经初步完成了局域网建 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之一,在全国司法机关联网的三级网正在迅速建设之中。网络 已经在各项司法业务中日益体现出了实时、高效、科学管理的优势。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刑事司法形势发展的客 观要求,笔者对建设公、检、法、司四机关联网的“司法信息一体化网络”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凯 《学术界》2006,43(6):61-68
人类社会对权力制约的探索,存在权力分立与制衡以及独立设置监督权的两种路径。中国法律监督制度正是后者的一种现实体现,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都呈现出制约权力的基本特征。从制度渊源看,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和御史制度、前苏联和现今俄罗斯法律监督制度、西方议会监察专员制度都与之息息相关。我国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应当恢复法律监督的本来含义,采取检察建议、行政公益诉讼和查办职务犯罪的形式,尝试对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改革措施,其初衷在于解决我国检察权运行中某些环节存在的制约不足问题。作为一项在探索中建立的新生制度,其理论准备相对薄弱,相关制度架构距完善也还有相当距离。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有两点值得关注:人民主权论和权力制衡论,沟通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其现实依据在于:是维护稳定的社会缓冲机制,有助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是风险较小的战略选择。在国家政治和司法制度层面,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当走往权力监督方向。在地方立法层面上,人民监督员制度只能定位为非刚性的权力监督。人民监督员与人大关系是,由人大支持、鼓励、引导下的临时性民间监督团体。  相似文献   

8.
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与权力的产生、发展始终相伴的一个问题。只要有权力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就不会终止。本文从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几种机制及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的若干思考等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是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坚实保障。院、庭长审批制改革关系到审判权尤其是定案权的归属,是法院去行政化改革的主要抓手,对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具有深远意义。当今法治环境下,院、庭长审批制的存在有现实因素和体制背景,其存废将是一场渐进式的改革进程。因此,在承认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相对分离的基础上,设定院、庭长审判管理权的行使范围和方式、合理设定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的相应责任,是院、庭长审批制改革的阶段性策略,建立主审法官责任制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则是法院定案权去行政化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艺红 《中州学刊》2007,(3):113-115
法官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但作为我国司法制度主体内容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却未能清晰地体现和明确这一理念,导致在现有体制下产生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条的切入点之一,是要正确定位法官的角色,将行使审判权的主体回归于法官个人。  相似文献   

11.
司法独立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公认的一项法律原则,它作为一种制度肇始于英国。英国的法律历史土壤为司法独立的确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渊源。英国社会很早就确立了司法在社会控制机制中的权威地位.以抵制国王的专政。法律至上观念的早期传承,使得精通法律的专业法官开始全面接掌原本属于国王的司法权。而精密的法律运行所孕育出来的职业化法官和律师,形成了地位崇高、力量强大的职业共同体,他们致力于维护普通法。从而使得英国的司法独立有了实体的承载而得以存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不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对司法独立制度建设方面的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设计中国的法制未来。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司法独立应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这两者的结合与统一。审判独立必然要求法官独立,而在我国只能定义为法官审判独立。这就要求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必须依照法官审判独立的原则而行。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审判机关是司法独立的唯一主体。宪法规定的独立审判过于笼统 ,应该强调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独立、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在目前条件下 ,实现司法独立应注意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改革法院设立体制 ;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建立法官任期终身制度和司法经费的统筹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学君 《江汉论坛》2002,1(8):85-87
法制现代化意指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变迁,其主要表现是法制价值取向、法制内容、法制功能以及司法的现代化,而司法独立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司法独立存在着体制的困境。要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宪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司法独立的由来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原则,最早产生于近代西欧国家,后来得到了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法律确认。清朝末年,这一原则开始传入中国。我国现行宪法也确认了这一重要原则。不过,我国的司法独立原则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原则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为更好地贯彻我国的司法独立原则,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顺党的领导和司法独立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大对个案的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实行司法机关的垂直领导体制;实行人事和财政的独立管理;借鉴国外确保司法独立的有益经验;提高司法机关自身独立行使职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司法改革的出路在于司法独立,而司法独立又不能无视新闻媒介的监督功能。目前,新闻媒介监督司法活动存在一些缺陷。为了构建新闻媒介的有效监督和司法独立之间的和谐关系来保证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最终实现司法独立,就需要合理界定新闻媒介监督与司法独立理念和独立制度,这不失为是一条司法改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正性的分析,针对当前影响我国独立董事职能有效发挥的不利条件,提出应从严格选拔独立董事、科学设计公司治理结构、加大法制惩罚力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等方面实现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犯罪独立设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昌东  钱小平 《社会科学》2006,(12):152-159
商业贿赂的泛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现行刑法关于贿赂犯罪的规定涉及公务贿赂和业务贿赂两个规范体系,立法为两罪所配置的构成要件无法全面反映对商业贿赂犯罪实施刑法规制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刑法,将商业贿赂设计为并列于前两类贿赂犯罪的独立形式,以此形成我国完备的贿赂犯罪惩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志军  赵丽华 《阴山学刊》2005,18(2):116-119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治国方略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则在于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作为治国之道,必然要求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分析了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研究行政权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