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底几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作者阿多那斯基,译者石夫,1923年3月1日发表在中国旅欧党团组织在巴黎编辑出版的《少年》第7号,1924年8月1日再次发表在中共中央在上海编辑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3期。关于这篇译文的作者"石夫",国内有关成果至今尚无明确结论。至今有两部著作提到了该译文作者。一是姚守中等编著的《瞿秋白年谱长编》,在1924年8月1日这天写到:"同日翻译普列汉诺夫的《辩证法与逻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几个规律》两篇哲学论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二是朱钧侃等主编的《总想为大 相似文献
3.
本刊从去年四月发起编辑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以来,广大读者和国内学者纷纷来信,热情称赞、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编传工作。他们认为,编辑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它对于总结和研究老一代社会科学家的治学实践、治学经验和治学方法,培养和造就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促进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事业,更好地为四化服务,将发生积极的作用。邓广铭教授指出:“贵刊要编辑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蔡尚思教授说:“你们拟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一书,真是现代学术文化界的创举!”周汝昌 相似文献
4.
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最近翻译出版了《宗教流派镜史》(以下简称《镜史》)一书。这本书叙述了藏语系佛教传承的历史沿革,对探讨研究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历史,了解藏传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资料。但是这本书在叙述“迦举派”的师承关系上,概念不清,眉目显得紊乱,使人得不出系统完整的印象。大量历史资料表明:藏传佛教的“迦举派”(确切译名应为噶举派,以下统称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为香巴噶举;一为达波噶举(《镜史》译名为香巴迦举、达波迦举)。在达波噶举下分 相似文献
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6)
一部能在广泛地区流传的长篇民间创作,必然有它从产生、流播到定形和变异的繁复过程。像《过番歌》这样一部长达数百行并有着不同异本流传的长篇说唱,也不可能是某个作者个人才智的表现,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弄清《过番歌》的产生和流变,对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出现的时代及其影响和意义,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江雪》一诗为柳宗元获谴后,流寓永州所作。诗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和他的《永州八记》虽有诗、文之别,但体调极为相似——都是追求一种寂寞的美感,在孤独寂寞之中自寻安慰。作为这种心境的独白,他还写了一首《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磵,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机。……(中略)。 相似文献
7.
<正> 林冲是《水浒》中所描写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作者从正面描写最早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多年来,论者较多,并被视为逼上梁山的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是从林冲典型性格上着墨较多,至于林冲为什么会从封建统治阶级营垒里分化出来(包括分化的困难性和必然性);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意义,对《水浒》主题思想的深刻揭示,以及在揭示《水浒》所描写的水泊梁山起义军产生的社会原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着墨不多。 相似文献
8.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成名作。这出以炽烈的热情“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的四幕话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经久不衰的艺术力量。《雷雨》整个剧情集中发生在从早晨到半夜十几个钟头的时间之内。四幕戏、八个主要人物全部活动都安排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两个场景中。仅仅通过一天的生活,就展示 相似文献
9.
比读汉诗《金缕衣》和英诗《劝少女:珍惜时光》原诗可以发现,尽管时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诗歌的格律不同,这两首诗的主题、意境却十分相似。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环境相似、经历相近、情感相同、思想相通。而从译文来看,由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组织法,《金缕衣》的英译诗和《劝少女:珍惜时光》的汉译诗同原诗相比,均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表明诗歌的翻译必然受到目的语语言、文化和诗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割取时文作古文,震川①琐琐少氛氲,归唐②制艺皆能手,家法张皇自鹿门③。文至灵皋④见大醇,铅华不御⑤自丰神;精微洁静桐城法,五百年来有此人。惜抱⑥诗文混一源,同标义法一家言;詹詹昭昧方仪卫⑦,华妙精深亦渺然。 相似文献
11.
竹王传说自从常璩在《华阳国志》中采录之后,不少史籍纷纷加以引述,千百年来成了研究夜郎历史的重要材料。史籍中影响较大的,当推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了竹王传说: 相似文献
12.
高增德主编,晋阳学刊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0辑)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传略》从1980年开始筹备,1982年出版第一辑,至1987年7月已出版了十辑.《传略》收社会科学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等22个学科,从写“五四”至今有过一定影响,在某一领域中有所建树的社会科学家283位(周谷城自写传略和张志哲代写的传略共二篇)284篇传略,其中101篇由社会科学家自己写作,183篇由别人写作,共36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3.
孔尚任在“一句一字,抉心呕成”《桃花扇》以后,看到“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予姑俟之。”(《桃花扇小引》)对一个严肃的作家来说,还有什么痛苦比作品不被理解更不堪承受的呢?同时,又有什么能动摇他关于作品终将被理解的信念呢? 《桃花扇》脱稿于1699年,到今年正好是二百八十年。这其间,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而由美人血痕点染成的桃花扇在舞台上和文学史上总是保持着艳红的光采。到了1962年 相似文献
14.
汪毅夫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5)
(一) 《后苏龛合集》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施士洁先生之部分遗稿的合集。台南黄典权教授在该书《弁言》中称:“施士洁先生,为台南名进士,所作诗篇脍炙士林。但因遗集存家未梓,所以除了他的后人外,得窥全豹者就没有几人。我因工作的关系,对施氏遗著宿加重视。在多年访求下,于民国五十三年(1964)秋间始在施氏后人处发见它。经多次商洽,终 相似文献
15.
崇祯庚辰(1640年),徐霞客自云南鸡足山东归江阴,其途中所经地区及具体时间,至今尚属悬案。徐霞客庚辰东归问题,成为编写徐霞客年谱和研究徐霞客生平的难题之一。一、现有史料考有关霞客庚辰东归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大庆精神是在数万干部、工人队伍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实践中形成的。首先,取决于石油大会战充分可靠的地质资源依据,这是物质基础;其次,取决于石油大会战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这是精神要素;第三,取决于石油大会战立足于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之路,这是初始路径;第四,取决于石油大会战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科学决策,这是起始之点;第五,取决于石油大会战的领导网络、施工队伍、施工设备、八方支援的强大优势,这是必须条件和坚实基础;第六,取决于石油大会战民族情绪、民族精神的空前释放,这是初始引信。 相似文献
17.
在中译本《高老头》第一段的末尾,有“真情实事”一语。译者傅雷先生特地加了一条注释:“原文是用的英文All is true,且用斜体字。莎士比亚的悲剧《亨利八世》原名《All Is True》,巴尔扎克大概是借用此语。”这条译者注虽然也或多或少地说明了一 相似文献
18.
19.
郭英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梁辰鱼采用传统故事题材创作的《浣纱记》,注入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功名失意的愤慨和历史兴亡的感伤,交织成这一传奇的深层意蕴,把男女爱情和家国兴亡溶为一体,在明清戏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传奇采用优美的昆腔,曲词典雅工丽,堪称典范之作,但主脑不够突出,韵律也时有错误之处。 相似文献
20.
王锡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1)
近日笺《诗》,每有所获即随手录于纸端,零思碎感,异时整理一过,辄成篇帙。这些陆续写出的东西,既无任何系统之可言,又未必有关宏旨。下面试就《鄘风·载驰》的诠释问题,谈一点浅见,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