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睿 《青海社会科学》2009,(3):189-192,20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电视传媒作为主流信息传播媒介之一,应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要使电视传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必须采取多种策略对电视传媒进行科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体也进入了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然而伴随电视媒体发展而来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中国的电视媒体在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化、传媒产业化和中国加入WTO后电视发展国际化的复杂形势下,它的发展环境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3.
电视传媒对农民政治生活影响的双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视传媒在农民政治生活中产生影响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揭示电视传媒在农民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指出电视传媒对农民政治生活影响就像是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具有双重功效。文章对如何发挥电视传媒的有利因素以及如何解决其不利因素,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视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决定其必须追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近年来,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社会利益缺失,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严重失衡.研究中,笔者发现多年来电视人和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把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混为一谈,简单地对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作对立统一的分析,忽视了电视传媒在社会责任意识下所要追求的社会利益.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明确的差别,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不存在简单的矛盾关系.电视传媒不同于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事业单位,它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笔者提出了应从两个层面来准确解读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观点,并对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缺失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视传媒应如何去追求、实现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在电视传媒产业化进程中,出于电视节目事关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安全,政府有必要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规制。电视产品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致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对电视产品内容实行规制的动因。国内外电视产品内容规制的实践证明,从内容质量和限制境外电视节目播出方面进行规制对保护电视传媒业是完全有必要的。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规制,我国现实且明智的政策只能是在开放中实施保护,在保护中实施开放。  相似文献   

6.
景朝阳 《晋阳学刊》2004,(6):100-103
新闻传媒具有双重功能:基于上层建筑的喉舌功能和基于信息产业的产业功能。长时间以来,我国把新闻传媒的喉舌功能作为其唯一重要的功能,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一直被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我国的传媒业随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在发挥喉舌功能的同时,开始进行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探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开始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由公益型向部分经营型转变,传媒的产业属性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我们在看到传媒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此产生的诸多矛盾与弊端。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传媒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电视业进入了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时代,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地方传媒的城市电视台受到来自中央、省级卫视台以及网络、报纸等媒介的强大冲击。如何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寻找自己的目标受众市场,已成为城市电视台发展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电视是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生活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治理社会的方式。电视具有赋权功能,平衡和约束着国家权力。电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拓展了国家动员的空间,改造了国家动员的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自身的动员能力。对我国而言,要推动国家动员的进一步变革,应继续提高电视的覆盖率,提高电视播出质量。电视传媒应根据变化的媒介环境,按照电视平民化的要求,通过调整国家动员的视角,创新国家动员的内容,转变国家动员的话语,提升电视传媒的社会整合能力,激活和强化公众对国家权力的信任,提高国家权力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电视主持人作为现代电视传媒的核心竞争资本,是将媒介传播还原到人际传播的核心枢纽.电视主持人让静态的信息变成了活的资讯,使枯燥的知识变成了精彩的体验.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像电视一样将主持人的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像电视一样地依赖于主持人.如今,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涌现出不少实力派名牌主持人,他们正在托起更多的品牌栏目,并带动着整个电视事业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主持人作为现代电视传媒核心竞争资本的理念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0.
莫智勇 《江淮论坛》2012,(1):182-185
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三种信息技术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三网合一”的传播生态。从传统的“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电视信息的接受主动权转移到受众手中。电视传媒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市场格局调整形成媒体传播的新价值,达到媒介市场战略成效最大化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规划下传媒市场走向共生共赢,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营运模式与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电视对中学生的影响优劣并存。其正面功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启迪思想,满足心理需要;其负面功能中较为突出的信息污染则对中学生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行为等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班主任工作,重视电视教育,使电视成为中学生的良友,是解决电视对中学生影响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注意力经济与电视传媒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革命的推动使当前的电视传播成为一种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观众已经成为媒介的主体.电视传媒只有真正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创造出注意力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作为注意力经济的电视媒体也因商品机制,使社会文化面临严重的危机.电视传媒只有更新传播理念,采用全新的注意力经济发展战略,才能维持注意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媒体产业化的加速,无线上星、有线入户,报纸、互联网等其他传统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传媒业巨头新闻集团下属的娱乐频道“星空卫视”及“华娱卫视”等境外卫星频道相继在国内落地,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等公司以多种形式登陆我国电视传媒领域,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开始走向国际化。面对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和境外强势媒体的介入,地方电视台应当如何应对?我认为,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办台思路,以地方化、专业化、异质化的本土策略,构筑地方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高颖 《理论界》2009,(6):150-151
"关乎以文,而流化天下".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之处.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性是其主导方面,但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它在完成这一功能的时候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它必须在娱乐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电视传媒的经济价值凸显。商业化是世界电视产业的主流。电视传媒分为国有国营、商有商营、公有公营三种类型。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抛弃了一元模式,采用二元模式的发展思路。商有商营模式在国际电视舞台上已取得独尊地位.其他两种模式日见式微。  相似文献   

16.
李然 《理论界》2009,(5):187-188
21世纪,随着电视媒介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电视正如中国各行各业一样,都要面临品牌的挑战.电视台、电视栏目要想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节目策划的作用和重要性,电视节目策划的好坏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影响节目的质量;有了好的策划,才能制作出让观众锁定遥控器的精品节目.本文将从当今中国电视传媒面临的问题入手,逐步深入探讨电视节目策划的文化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技术革命的推进,城市电视也在多元化媒介生态大环境下,进入本土化时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只能走本土化营销道路,依托民生新闻和咨询服务等类节目形态,形成自己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其本土化趋势和基本策略具体有三个方面,即新媒介生态下城市电视的本土化应对,城市电视本土化要在地缘文化、媒介理念和传播语态等三方面实现突破,城市电视本土化一个可资借鉴的路径是电视与新媒体的功能、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视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有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星空卫视和华娱卫视等境外电视中的“新势力”落地广州4年之后,境外电视已经成为观众收看娱乐节目时的首选,“另类娱乐信息”是境外电视频道吸引受众的主要卖点。国内本土电视传媒机构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节目制作水平以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视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有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